用于传送板状元件的传送带和包括这种带的处理机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52168阅读:来源:国知局
6在两者之间形成等于86度的紧固锐角A12。相应地,装配方向X12与纵向方向Y4.6在两者之间形成等于94度的钝角,此钝角为紧固角AH的补角。因此,紧固角A12使配准的品质与传送带I的横向滑动之间的比率优化。
[0041]带本体2具有分布在中心区域22内的多个穿孔21,该中心区域在纵向边缘4与6之间延伸。借助于这些穿孔,在支撑表面2.1上获得真空,以便将硬纸板3压在传送带I上且将该硬纸板保持在适当位置中。在此情况下,中心区域22具有垂直于纵向方向Y4.6的大约为1.1m的宽度W22,该宽度表示传送带I的宽度Wl的约50%。
[0042]穿孔21较佳地分布在纵向边缘4与6之间延伸的中心区域22中。中心区域具有垂直于纵向边缘4和6测量的宽度W22,该宽度表示带本体2的宽度Wl的30%与70%之间。
[0043]穿孔21分布在三个纵向区内,所述区将中心区域22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区。三个区为中心纵向区22a和两个横向纵向区22b。两个横向区22b位于中心区22a的任一侧上。
[0044]中心区22a具有高密度穿孔21。两个横向区22b具有较低密度穿孔21。此密度差异意指硬纸板3均匀地保持在适当位置中。经由穿孔21获得的真空对于具有仅覆盖中心区22a的较小宽度的硬纸板3而言是恒定的。经由穿孔21获得的真空对于具有覆盖中心区22a和横向区22b两者的较大宽度的硬纸板3而言是恒定的且均匀的。
[0045]穿孔21分布在若干连续行11至In中,以便形成规则图案且促进带I的制备。较佳地,穿孔21的行11至In大体上彼此平行且大体上平行于装配方向X12。穿孔21分布在若干连续行Cl至cn中,以便形成规则图案。穿孔21的行Cl至cn大体上彼此平行、是纵向的、且平行于纵向方向Y4.6,并且因此大体上平行于纵向边缘4和6。行11至In和行Cl至cn相对于彼此的布置允许在支撑表面2.1上获得均匀的真空。
[0046]穿孔21有利地提供在很接近紧固构件12处。换言之,本体2具有很靠近接合边缘中的一者8的穿孔行11。对于另一接合边缘10而言,情况是相同的。由于具有靠近接合边缘8和10的穿孔21,当通过紧固来装配带I时,不存在真空的中断。因此,将通过真空将定位在在接合边缘8和10处的接合处的硬纸板3保持在适当位置中,其方式与将硬纸板3定位在带I的本体的支撑表面2.1上的不同位置中的方式相同。
[0047]穿孔21定位为使得提供在接合边缘中的一者8处的一穿孔21与提供在接合边缘中的另一者10处的另一相邻穿孔21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体上等于提供在带本体2中的两个其他相邻穿孔21之间的最短距离。同样地,最靠近接合边缘中的一者8的穿孔行11与最靠近另一接合边缘10的穿孔行110之间的距离大体上等同于两个相邻行In-1与In之间的距离(参见图6)。
[0048]带本体2具有四个孔24,每一孔定位为靠近纵向边缘4和6(参见图5和图6)。每一孔24为通孔,即该孔向外通到支撑表面2.1上且通到滚动表面2.2上。每一孔24成形为由销(未示出)穿过,该销意欲在装配紧固构件12期间将带本体2保持在适当位置中。
[0049]因此,传送带I使转换机器51更具生产力,因为更换传送带I所需的时间显著减少,由于传送带通过紧固构件12接合起来。在此情况下,更换传送带I所需的时间约为2小时。
[0050]为了更换已损坏的传送带,在展开的状况下供应传送带I,其中接合边缘8和10是自由的。仅拆卸转换机器的少许元件来允许安装传送带I。
[0051]用于安装传送带I的程序包括下面描述的步骤。在展开的状况下供应传送带1,即接合边缘8和10并不接合在一起。
[0052]通过保持条带30来单独保护接合边缘8和10,该保持条带在图9中可以看见,并且该保持条带附接至接合边缘8和10。每一保持条带30具有与传送带I相同的宽度W1。每一保持条带30具有具备紧固构件(未示出)的接合边缘,该紧固构件类似于传送带I的紧固构件12。
[0053]切断保持条带30,以为需要安装在转换机器51中的皮带提供附接点。保持条带30还构成保护机构,该机构是使紧固杆12.1易于安装在传送带I上所必需的,该传送带具有在Im与3m之间的宽度Wl。
[0054]将传送带I连同两个保持条带30置放在转换机器51中。随后移除两个保持条带30,由此使接合边缘8和10自由,允许装配传送带I。
[0055]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并示出的实施例。在由此不超过由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修改。
【主权项】
1.用于在转换板状元件(3)的机器(51)中输送所述板状元件(3)的传送带(1),包括: -带本体(2),所述带本体(2)具有纵向边缘(4、6)、接合边缘(8、10)和成形为支撑所述元件(3)的支撑表面(2.1),以及 -至少一个装配构件(12),所述装配构件(12)布置为以接合所述接合边缘(8、10),并且在倾斜于纵向方向(Y4.6)的装配方向(X12)上延伸, 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2)具有多个穿孔(21),所述多个穿孔用于在所述支撑表面(2.1)上获得真空,以便固定所述元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向(X12)与所述纵向方向(Y4.6)在两者之间形成装配锐角(A12),所述装配锐角(A12)大体上在75°与88°之间,较佳地大体上在85°与87°之间,更佳地大体上等于8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向(X12)是直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穿孔(21)提供在很接近所述装配构件(12)处,以使得形成于所述接合边缘中的一者(8)处的穿孔与形成于所述接合边缘中的另一者(10)处的另一穿孔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体上等于形成于所述带本体(2)中的两个穿孔之间的最短距离。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1)分布在若干行(11、110、In-K In)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ll、110、ln-l、ln)大体上平行于所述装配方向(X1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1)分布在中心区域(22)中,所述中心区域在所述纵向边缘(4、6)之间延伸,并且具有垂直于所述纵向边缘(4、6)测量的宽度(W22),所述宽度表示所述带本体⑵的所述宽度(Wl)的30%与70%之间。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1)分布在三个区(22a,22b)内,所述区为中心区(22a)和在所述中心区(22a)的任一侧的两个横向区(22b)。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2)具有至少两个孔(24),所述孔(24)较佳地定位为靠近相应的纵向边缘(4、6),每一孔(24)设计为由销穿过,所述销用于在装配所述装配构件(12)期间将所述带本体(2)保持在适当位置中。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2)具有滚动表面(2.2),所述滚动表面(2.2)设计为与驱动构件交互作用以便驱动所述传送带(1),所述装配构件(12)定位在所述支撑表面(2.1)与所述滚动表面(2.2)之间,使得所述装配构件(12)自所述支撑表面(2.1)回退且自所述滚动表面(2.2)回退。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2)由聚合物及/或弹性体组成,并且较佳由具有一聚氨酯涂层的聚酯织物制成。12.用于转换元件的机器(51)、诸如印刷机器,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传送带(I),所述传送带围绕能够在所述支撑表面(2.1)上产生真空的腔室安装。
【专利摘要】一种设计用于在处理板状元件(3)的机器(51)中输送所述板状元件(3)的传送带(1)包括:带本体(2)和至少一个装配构件(12),所述带本体(2)具有纵向边缘(4、6)、接合边缘(8、10)和成形为支撑所述元件(3)的支撑表面(2.1),所述装配构件(12)布置为以接合所述接合边缘(8、10),并且在倾斜于纵向方向(Y4.6)的装配方向(X12)上延伸。所述带本体(2)具有多个穿孔(21),所述多个穿孔用于在所述支撑表面(2.1)上获得真空,以便固定所述元件(3)。
【IPC分类】F16G3/04
【公开号】CN104968966
【申请号】CN201380071901
【发明人】M·库兹恩
【申请人】鲍勃斯脱里昂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9日
【公告号】EP2938902A1, WO2014101993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