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4377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液体抗菌剂的加入,通常是通过人工添加的方式进行的;也有通过采用液 体缓释瓶和固体缓释块添加的。运用运些方式添加,除了耗费人工和麻烦外,一个主要问题 是无法准时、定量和W准确比例自动加入。
[0003] 现有的抽水马桶和公共卫生间的小便池,在冲水的时候,没有按冲水比例定量加 入抗菌消毒液的装置。
[0004] 现在的全自动洗衣机,都有在漂洗的时候加入消毒液的功能;消毒液的加入,是W 人工实现,无法依所需水量的多少按比例加入。 阳〇化]现有的水龙头,一经梓开,往往水量过大,人们的不良用水习惯使水的浪费惊人。 如果在水中渗入大量的气泡,就能实现和缓水流、节约用水之目的。
[0006] 中央空调等设备的冷却塔,为了抑制菌藻生长,要在冷却水中加入抗菌灭藻剂。现 在都是定期由人工添加,无法实现在补充冷却水的时候即时添加和补多少水就按比例加多 少药。不仅浪费人力,管理麻烦,还往往因为添加时间难W把控,而造成工作疏漏。
[0007] 在农业生产方面,现有水产养殖使用的增氧器,能耗高、噪音大、增氧效率低下,无 法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一种能耗低、噪音小、增氧多的新机器,为当前之急需。随着无上栽 培和滴灌技术的普及,将有大量的农药、营养液需要随灌概系统流入大田,而现有的配套设 备配置豪华,耗能低效,复杂且故障率高,可靠性与可维修性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8]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用于解决现有 的液体混合比例不易控制,且不能定时定量添加的问题。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 设有将带压流体导入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贯穿所述本体,沿所述流体流动方向,所述主流 道中至少一处具有横截面突然变大或变小的突变结构,于所述突变结构处,径向联通有供 另一常压流体流入所述主流道内的辅流道。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辅流道与所述主流道在截面突变位置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且位于 主流道截面突变处。
[0011] 进一步地,沿所述主流道的径向连接有一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辅流道 联通的阀孔,所述阀孔内插设有一可控制所述辅流道通断的阀忍。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阀孔为阶梯孔,所述阀忍插入所述辅流道内并可将所述辅流道截 流的端部呈锥体状,所述阀忍相对所述阀孔的端面与所述阀孔的阶梯面具有一个固定间 隙。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还设置有一端联通于所述主流道上游处的引流通道;所述阀 忍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套设有密封圈,两所述密封圈均匀抵顶所述阀孔的内壁并形成一个与 所述引流通道联通的推力腔。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顶部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阀忍之间设置有用于 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顶所述上盖和所述阀忍顶部。
[0015]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还穿设有一用于调节所述阀忍移动位置的调节件,所述调 节件与所述上盖螺纹连接且底端抵顶于所述阀忍的顶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径向焊接或螺纹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侧壁,所述阀体连接于所 述本体上的端面凹设有一可与所述引流通道联通的环形槽。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可与外接管道连接并将所述主流道联通的连接 部。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凸设于所述本体端部且能与外接管道连接的竹节嘴。
[0019] 本发明提供的主体内贯穿设置有一主流道,该主流道可将带压流体导入所述本 体,在主流道内至少一处设置有横截面突然变大的突变结构,并在该突变结构径向连接有 辅流道,该辅流道引导常压流体流入所述主流道内。如此设计,当带压流体经过突变结构 时,流体截面突然变大,流体压力突降,于突变结构处形成空穴效应,产生一个负压,该负压 通过辅流道将常压流体导入所述主流道内,从而将带压流体与常压流体均匀混合,只要主 流道内有流体流入,便可通过压力差吸收辅流道的带压流体,达到了定比例混合W及实时 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的示意图。 阳ow 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W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W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3]W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液控自吸式流体 比例添加装置,其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1设有将带压流体导入的主流道11,该主流道11 沿轴线贯穿所述本体1,沿所述流体流动方向,所述主流道11中至少一处具有横截面突然 变大的突变结构,当然,将该处的横截面设置为突然变小的突变结构,也是可行的。于所述 突变结构处,径向联通有供另一常压流体流入所述主流道11内的辅流道12。该辅流道12 垂直联通于主流道11。所述主流道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辅流道12的横截面积。可W理 解该处提到的主流道11和辅流道12,都是"通孔结构",流道的横截面可w是圆形或楠圆性 或方形,W及其他的结合图形都是可行的。该处说提及的"带压流体"和"常压流体"可W 理解为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也就是说,该处的"带压流体"和"常压流体"是具有压力差的 两种流体。
[00巧]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带压流体"为具有高于标准大气压的主流体,其压力 在1~0.IMpa之间;"常压流体"也就是标准大气压的添加流体。也就是,将该添加流体混 合到主流体内。本实施例中,沿主流道11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将该主流道11依次分为"高 压区A"、"负压区B"、"混合区C"S个区。
[00%] 当带压流体由主流道11内的"高压区A"进入本体1内,当经过突变结构处时,主流 道11的横截面突然变大,横截面突变的断面附近形成一个负压(实际上也是形成了真空), 如此形成了"负压区B"产生的负压吸力将径向联通的辅流道12内的常压流体吸入主流道 11内,一同均匀混合后进入混合区C域,实现两种流体的比例调整、添加和稀释,达到后续 使用的要求。
[0027] 本发明提供的主体内贯穿设置有一主流道11,该主流道11可将带压流体导入所 述本体1,在主流道11内至少一处设置有横截面突然变大的突变结构,并在该突变结构径 向连接有辅流道12,该辅流道12可引导常压流体流入所述主流道11内。如此设计,当带 压流体经过突变结构时,流体截面突然变大,流体压力突降,于突变结构处产生一个空穴效 应,从而产生一个负压,将通过辅流道12将常压流体导入所述主流道11内,从而将带压流 体与常压流体均匀混合,只要主流道11内有流体流入,便可通过压力差吸收辅流道12的带 压流体,达到了定比例混合W及实时混合的效果。
[0028] 可W理解地,实际使用时,还可将所述辅流道12与所述主流道11倾斜设置。具体 地,该辅流道12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运样设置,更利于辅流道12内的常压流体 进入主流道11内,进而与主流道11内的主流体快速均匀地混合。
[0029] 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示,沿所述主流道11的径向连接有一阀体2,所述阀体2上 开设有与所述辅流道12联通的阀孔,所述阀孔内设有一可控制所述辅流道12通断的阀忍 7。通过设置该阀体2,便可控制辅流道12内流体的流量,从而调节带压流体和常压流体的 混合比例。具体实施时,可在主流道11的高压区A设置一个感应器,一旦有流体经过,则开 启阀忍7,便可将该常压流体与带压流体混合,保证由该本体1流出的混合流体的比例完全 一致,实现两种流体的定比例自动混合。优选地,所述阀孔为阶梯孔,所述阀忍7插入所述 辅流道12内并可将所述辅流道12截流的端部呈锥体状,运样,减小了阀忍7对流体的阻 力,利于阀忍7开启或关闭辅流道12。
[0030] 再参见图1所示,为了使得该液控自吸式流体比例添加装置结构紧凑,于所述阀 体2上,还开设有一引流通道21,该引流通道21联通于所述主流道11上游处,也就是连接 于"高压区A"。为了使阀忍7上朝向阶梯孔的柱塞面与阀孔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也就是 推力腔22,于所述阀忍7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套设有密封圈6,两所述密封圈6均匀抵顶所 述阀孔的内壁。如此,该推力腔22体通过引流通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