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封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731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封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封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卡车及军车,液力缓速器包括换热器、转子叶轮、定子叶轮、传动轴、壳体和端盖,壳体上具有储油腔,端盖盖合在壳体上形成工作油腔,转子叶轮和定子叶轮均位于工作油腔内且对合设置,转子叶轮、定子叶轮和端盖均套置在传动轴上,转子叶轮与传动轴同步转动,而传动轴与汽车变速箱的输入轴同步转动,这样就可以通过对转子叶轮施加阻尼力来对车辆进行减速,具体的,汽车在行驶时,转子叶轮转动,液力缓速器启动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腔,将储油腔内的油液压进工作油腔,使得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之间具有油液,转子叶轮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转子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叶轮,定子叶轮上的定子叶片对油液产生反作用力,油液流出定子叶轮再转回来冲击转子叶轮,这样就形成对转子叶轮的阻力矩,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0003]在目前的液力缓速器中,在传动轴和端盖之间需要设置油封,以避免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工作油腔内的油液从传动轴和端盖之间的间隙泄露,而油封的工作时需要进行润滑,而如何向上述油封输送润滑用的油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封润滑结构,其可以对传动轴和端盖之间的油封进行润滑。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液力缓速器的油封润滑结构,它包括液力缓速器本体,液力缓速器本体包括一壳体、一端盖、一传动轴和一吸油兀件,壳体内设置有一储油腔,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安装座,端盖盖合在安装座上,端盖和安装座围合形成工作油腔,储油腔和工作油腔通过流道相连通,工作油腔内设置有一定子叶轮和一转子叶轮,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对合设置,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工作油腔,工作油腔的位于第一工作油腔外的部分为第二工作油腔,定子叶轮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工作油腔和第二工作油腔的通孔;
端盖套置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和端盖之间设置有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沿传动轴轴向相邻设置,涨圈密封结构位于端盖的面向工作油腔的一侧;传动轴上设置有一轴向盲孔和一径向通孔,轴向盲孔与第二工作油腔通过流道相连通,径向通孔的一端与轴向盲孔相连通,径向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之间;
吸油元件与传动轴同轴连接,吸油元件具有一与储油腔相连通的进油口、一与第二工作油腔相连通的出油口,当传动轴转动时,吸油元件将储油腔中的油液输送到第二工作油腔中;转子叶轮与传动轴同轴连接,当传动轴转动时,转子叶轮同步转动,转子叶轮转动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定子叶轮上的通孔流道第二工作油腔,通过气流将第二工作油腔中的油液压入轴向盲孔,流入轴向盲孔中的油液通过径向通孔流到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之间。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油元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和一转动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设置,转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的靠近第二壳体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一第一 C形凹槽,第二壳体的靠近第一壳体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二 C形凹槽;转动件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叶片组,转动件的另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均由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叶片组成;转动件容置于安装槽内,第一C形凹槽和第二C形凹槽相对设置,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均位于第一 C形凹槽和第二 C形凹槽之间,进油口设置于第二壳体上且与第二 C形凹槽的槽底相连通,出油口设置于第一壳体上且与第一 C形凹槽的槽底相连通,转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第一 C形凹槽和第二 C形凹槽的通孔,转动件与传动轴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力缓速器本体还包括一过油螺栓和一连接件,连接件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液力缓速器本体内,连接件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油螺栓具有一轴向通孔,过油螺栓的螺杆部穿过连接件并旋合在轴向盲孔内,过油螺栓的螺杆部不遮挡径向通孔,轴向通孔与第二工作油腔通过流道相连通;
连接件上螺纹连接有一传动件,传动件与传动轴同轴设置,传动件穿过第一壳体并与转动件同轴连接且周向限位。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油封结构包括两个油封,两个油封均套置在传动轴上且沿传动轴轴向相邻设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涨圈密封结构包括一密封涨圈和一支撑环,支撑环包括一环状的第一部分和一环状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内,第一部分的一端与第二部分的一端通过一环形连接部相连接,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油封相连接,密封涨圈位于第二部分内,且密封涨圈的外周壁与第二部分的内周壁相抵。
[00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传动轴还是随着汽车变速箱的输入轴同步转动,这样,传动轴带动吸油元件工作,吸油元件将储油腔中的油液输送到第二工作油腔,同时,传动轴带动转子叶轮同步转动,转子叶轮转动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定子叶轮上的通孔流道第二工作油腔,通过气流将第二工作油腔中的油液压入轴向盲孔,流入轴向盲孔中的油液通过径向通孔流到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之间,这样油液就可以对油封结构进行润滑,保证液力缓速器在不工作时可以对油封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传动轴、油封结构、涨圈密封结构的组合视图;
图4是涨圈密封结构的组合视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油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油封的剖视图;
图8是过油螺栓的剖视图;
图9是吸油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吸油元件的爆炸图;
图11是吸油元件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2是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转动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壳体;2、端盖;3、传动轴;301、轴向盲孔;302、径向通孔;4、安装座;5、定子叶轮;6、转子叶轮;7、第一工作油腔;8、第二工作油腔;9、油封;10、密封涨圈;11、过油螺栓;1101、轴向通孔、12、支撑环;13、连接件;14、吸油元件;15、第一壳体;16、第二壳体;17、转动件;18、传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4]由图1?图13所示,本发明液力缓速器的油封润滑结构包括液力缓速器本体,液力缓速器本体包括一壳体1、一端盖2、一传动轴3和一吸油兀件14,壳体I内设置有一储油腔,壳体I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安装座4,端盖2盖合在安装座4上,端盖2和安装座4围合形成工作油腔,储油腔和工作油腔通过流道相连通,工作油腔内设置有一定子叶轮5和一转子叶轮6,定子叶轮5和转子叶轮6对合设置,定子叶轮5和转子叶轮6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工作油腔7,工作油腔的位于第一工作油腔7外的部分为第二工作油腔8,定子叶轮5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工作油腔7和第二工作油腔8的通孔。
[0015]端盖2套置在传动轴3上,传动轴3和端盖2之间设置有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沿传动轴3轴向相邻设置,涨圈密封结构位于端盖2的面向工作油腔的一侧,油封结构用于对传动轴3和端盖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涨圈密封结构用于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对传动轴3和端盖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0016]传动轴3上设置有一轴向盲孔301和一径向通孔302,轴向盲孔301与第二工作油腔8通过流道相连通,径向通孔302的一端与轴向盲孔301相连通,径向通孔302的另一端位于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之间。
[0017]吸油元件14与传动轴3同轴连接,吸油元件14具有一与储油腔相连通的进油口1602、一与第二工作油腔8相连通的出油口 1503,当传动轴3转动时,吸油元件14将储油腔中的油液输送到第二工作油腔8中;转子叶轮6与传动轴3同轴连接,当传动轴3转动时,转子叶轮6同步转动,转子叶轮6转动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定子叶轮5上的通孔流道第二工作油腔8,通过气流将第二工作油腔8中的油液压入轴向盲孔301,流入轴向盲孔301中的油液通过径向通孔302流到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之间。
[0018]这样,在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传动轴3还是随着汽车变速箱的输入轴同步转动,传动轴3带动吸油元件14工作,同时,传动轴3带动转子叶轮6同步转动,这样,在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吸油元件14将储油腔中的油液输送到第二工作油腔,同时,转子叶轮转动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定子叶轮上的通孔流道第二工作油腔,通过气流将第二工作油腔中的油液压入轴向盲孔,流入轴向盲孔中的油液通过径向通孔流到油封结构和涨圈密封结构之间,以对油封结构进行润滑。
[0019]所述的吸油元件14包括一第一壳体15、一第二壳体16和一转动件17,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对合设置,转动件17设置于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之间,第一壳体15的靠近第二壳体16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安装槽1501,安装槽1501的槽底设置有一第一 C形凹槽1502,第二壳体16的靠近第一壳体15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二 C形凹槽1601;转动件17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叶片组1701,转动件17的另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叶片组1702,第一叶片组1701和第二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