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及同步高度调节单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60751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示意图,用于说明紧锁块及调节手轮。
[0053]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示意图,用于说明传动机构。
[0054]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示意图,用于说明限位元件。
[0055]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示意图,用于说明另一种传动机构。
[0056]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示意图,用于说明又一种传动机构。
[0057]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例的应用于影像模组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一变形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59]如图1至图8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灯箱10和一升降机构20,所述灯箱1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20。
[0060]所述灯箱10包括一光源箱11和一标板抽屉12,所述光源箱11位于所述灯箱10内,所述标板抽屉12位于所述光源箱11下方,所述标板抽屉12用于放置一测试标板,以提供所述测试标板测试环境。更进一步,所述标板抽屉12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灯箱10内,以便于更换所述测试标板,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所述标板抽屉12的抽出或者推进状态,方便的更换所述测试标板,以完成对不同所述测试标板的测试。
[0061]如图3A和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影像设备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图,所述灯箱10进一步包括一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标板抽屉12,所述限位块13具有一打开状态和一限位状态,当所述限位块1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标板抽屉12可以沿所述灯箱10滑动抽出,方便更换所述测试标板,当所述限位块13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标板抽屉12被限位于预定位置,也就是说,所述标板抽屉12被限制于所述灯箱10内,同时使得所述标板抽屉12处于原有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得在更换所述测试标板前后,所述标板抽屉始终保持在相同的高度,也就是说,所述标板抽屉12的平整度不会因为更换标板而改变,也就是说,所述灯箱10的平整度调节完成之后,更换所述测试标板不会改变所述灯箱10的平整度,所述限位块13使得平整度保持一致,从而不需要再次调节。
[006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块13形成一 L型结构,可反转地连接于所述灯箱10,所述限位块1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L型结构底端离开所述标板抽屉12底端,所述标板抽屉12可自由抽出或者推进所述灯箱10,所述限位块13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L型结构的底端支撑于所述标板抽屉12底端,使得所述标板抽屉12处于原有的高度位置。
[006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一组立柱21和一组调节单元22,所述一组立柱21用于支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调节单元22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一组立柱21,所述灯箱1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调节单元22,用于调节所述灯箱10的平整度及高度,也就是通过调节灯箱10来调节所述测试标板的平整度及高度,从而达到测试要求。
[006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一组立柱21为四个立柱21,分别位于所述灯箱10的四个角,支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于一放置位置,更进一步,所述每一立柱21还包括一底座211,所述底座211位于所述立柱21下端,用于支撑于放置位置,更具体地,所述底座211为塑料材质,使得与所述所述底座211与所述放置位置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所述立柱21稳定放置于所述放置位置。
[0065]如图4,图5所示,所述每一组调节单元22包括一连接部件221,一组微调元件222和一升降调节部件223,所述连接部件221连接于所述两个立柱21和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23之间,所述一组微调元件222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221,所述每一微调元件222支撑于所述灯箱10底部,用于调节所述灯箱10的平整度。
[0066]所述连接部件221包括一管状调节元件2211和两个管状支承元件2212,所述每一立柱21适于穿过对应的管状支撑源件2212,所述每一升降调节部件223适于穿过所述对应的管状调节元件2211,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23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对应的管状调节元件2211,当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23转动时,所述连接部件221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221的所述微调元件222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相对运动,引导所述连接部件221沿所述立柱21运动,从而改变所述灯箱10的相对高度。
[0067]所述每一升降调节部件223包括一调节杆2231,一紧锁块2232和一手轮2233,所述每一调节杆2231穿过所述连接部件221的对应的管状调节元件221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管状调节元件2211,更进一步,所述调节杆2231与所述对应的管状调节元件2211具有对应的螺纹结构,使得所述调节杆223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对应的管状调节元件2211产生相反的运动,从而引导所述连接部件221运动。
[0068]参照图6A,6B所示,所述紧锁块2232设置于所述调节杆2231下方位置,所述手轮2233设置于所述调节杆2231的下端部,用于提供操作位置,所述紧锁块2232具有一解锁状态和一闭锁状态,当所述紧锁块2232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可以通过转动所述手轮2233,使得所述调节杆2231转动,当所述紧锁块2232处于所述闭锁状态时,所述手轮2233不可转动,所述调节杆2231被锁定,不可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灯箱10的相对高度位置固定。换句话说,当需要调节所述灯箱10的高度时,将两侧的所述紧锁块2232调节至解锁状态,调节任一侧的所述调节杆2231下端部的所述手轮2233,转动所述手轮2233,使得所述调节杆2231产生转动,从而调节所述灯箱10的高度,当所述灯箱10的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将两侧的所述紧锁块2232调节至闭锁状态,使得所述调节杆2231不能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灯箱10处于固定高度。
[0069]值得一提的是,穿过所述管状支承元件2211的立柱21与对应的管状支承元件2212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通过一定的摩擦力支撑所述调节单元22,使得所述调节杆2231没有发生转动时,所述连接部件221与所述对应的立柱2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也就是说,在所述调节杆2231没有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灯箱10稳定地支撑于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221的微调元件222上方,通过所述管状支承元件2212与对应的所述立柱21之间的摩擦力相对固定,当所述调节杆2231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对应的所述管状调节元件2211产生向上或向下的运动,所述连接部件221克服所述立柱21与对应的所述管状支承元件221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连接部件221沿所述立柱21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改变所述灯箱10的相对高度位置。
[0070]值得一体的是,所述管状支承元件2212可以是一直线轴承,通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立柱21之间的摩擦力来相对固定所述连接部件221与所述立柱之间的相对高度位置,当转动所述调节手轮2233时,所述调节杆2231在所述调节手轮2233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管状调节元件2211产生向上或向下的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所述连接部件221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直线轴承中的滚珠结构,使得所述管状支承元件2212和对应的所述立柱21之间的摩擦力有滑动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变小,从而使得使用者转动时,不需要施加很大的力就可以转动所述调节杆2231,而带动所述连接部件221整体向上或向下运动,以达到调节所述箱体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摩擦力的变化,使得所述管状支承元件2212更有利地引导所述连接部件221沿所述立柱21的运动。
[0071]总体来说,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具有四个微调元件223和两个升降调节部件223,所述灯箱10被支撑于所述四个微调元件223上方,用于支撑以及调节所述灯箱10的平整度,所述四个微调元件223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部件221,在所述连接部件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每一微调元件222随所述连接部件221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灯箱10的相对高度位置,所述任一微调元件223都可以独立调剂所述灯箱10的平整度,所述两个升降调节部件223分别位于所述灯箱10相对的两侧,任一侧升降调节部件223都可以独立完成调节,从而调节所述灯箱10的相对高度。
[0072]更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微调元件222为一螺栓,可转动的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