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012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控制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控制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
[0003]目前,常用的车用燃气控制阀一般都是3联或4联的,并且线圈的导磁架都采用半包围结构,见图1,该结构包括线圈1,线圈I的外侧具有塑料包层,还包括弓形的导磁架2,该导磁罩壳2的两端分别于线圈I的两端相互固定。这种型式,虽然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但由于3个阀或4个阀连在一体,在系统安装中,每个阀与发动机对应的缸之间的距离就会较大,影响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另外,半包围结构的导磁架磁通损失较大,影响控制阀的开阀响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包括:阀腔座,具有环形的座身,座身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有导磁板,所述导磁板具有螺纹孔;静铁芯,外侧壁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且其中一端伸入座身内;环形线圈,固定在所述座身的内圆周面上;阀口环形座,与所述座身开口的一端密封固定;通气接头,固定在阀口环形座背向座身的一端;动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口环形座的内侧壁上,且端部与所述通气接头配合;复位弹簧,位于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用于在环形线圈断电时使动铁芯复位。
[0006]本申请是单点式的控制阀,在发动机安装时,每个控制阀都可以与发动机各自对应的缸的最近距离安装,相较于3联、4联的控制阀,采用单点式能够加快响应节凑。阀腔座作为本申请的线圈导磁件,是一个整体,对线圈的导磁是一种全包围结构的导磁方式,磁通损失较小,在线圈同等功率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更大的电磁力,提高控制阀的开阀响应能力。
[0007]现有技术中,阀腔座是整体式的结构设计,但由于加工的深度较深,且加工的空间较小,刀具的刀柄只能设计的较细,由于刀柄的刚度不强,因而加工速度较慢,而且加工的质量也较差。同时,该结构的阀腔座由于是整段的材料加工而成,材料浪费很大,而加工阀腔座所用导磁材料价格很贵,因而,整体式结构的阀腔座的生产成本很高。本申请中,阀腔座采用分体式结构,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尺寸的材料,如导磁板可以采用棒料,加工距离较短,能够很好地保证加工速度与加工质量;环形的座身的壁较薄,可以采用管料加工,分体式结构在节约了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因为是分体式结构,环形的座身的内部有了很大的空间,刀具的刀柄可以设计的较粗一点,增加刀具的刚度,因而在加快加工速度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加工质量。
[0008]作为优选,所述动铁芯面向静铁芯的一侧设有用于安置复位弹簧的凹槽,背向静铁芯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通气接头配合的阀口橡胶。
[0009]通过设置凹槽使得复位弹簧安装方便,且凹槽的侧壁能够对复位弹簧进行限位,保证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调节套,所述静铁芯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调节套的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套的端面抵靠。
[0011]通过调整调节套的位置能够调节电磁阀的弹簧的初始弹性力。
[0012]为了防止杂质等进入座身内,作为优选,所述静铁芯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动铁芯的一侧设置有滤网。
[0013]为了保证导磁板与座身之间有较好的配合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座身与导磁板配合的一端的内侧壁具有的环形的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导磁板配合,对导磁板进行定位。
[0014]作为优选,所述凹口的侧壁包括:与座身轴线平行的平直部;一端与平直部连接,另一端向座身轴线方向靠拢的弯折部;所述导磁板的外侧壁的一侧具有防脱倒角,所述导磁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平直部相互抵靠,所述防脱倒角与所述弯折部相互贴合。
[0015]导磁板的端面与凹口的底面配合,导磁板的外侧壁与平直部相互抵靠,这样能够使导磁板精确的定位到指定位置,最后通过铆压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与防脱倒角相互贴合能够有效保证导磁板与座身之间的固定关系,防止脱落。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单点式能够加快控制阀的响应节凑;环形的座身对线圈的导磁是一种全包围结构的导磁方式,磁通损失较小,在线圈同等功率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更大的电磁力,提高控制阀的开阀响应能力;阀腔座采用分体式结构,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尺寸的材料,这不仅节约了材料,也减少了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常用的线圈导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座身的剖视图;图3是导磁板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的剖视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线圈,2、导磁架,3、滤网,4、导磁板,5、座身,6、静铁芯,7、调节套,8、环形线圈,9、复位弹簧,10、缓冲垫圈,11、动铁芯,12、阀口环形座,13、阀口橡胶,14、通气接头,15、平直部,16、弯折部,17、凹口,18、导磁板的外侧壁,19、防脱倒角,20、螺纹孔。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22]如图3和4所示,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包括:阀腔座,具有环形的座身5,座身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有导磁板4,导磁板4具有螺纹孔20 ;静铁芯6,外侧壁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且其中一端伸入座身5内;环形线圈8,固定在座身5的内圆周面上;阀口环形座12,与座身5开口的一端密封固定;通气接头14,固定在阀口环形座12背向座身5的一端;动铁芯11,滑动设置在阀口环形座12的内侧壁上,且端部与通气接头14配合;
[0023]复位弹簧9,位于静铁芯6和动铁芯11之间,用于在环形线圈断电时使动铁芯11复位。
[0024]动铁芯11面向静铁芯的一侧设有用于安置复位弹簧9的凹槽,背向静铁芯的一侧具有与通气接头配合的阀口橡胶13。
[0025]控制阀还包括调节套7,静铁芯6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与调节套7的外侧壁过盈配合,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调节套7的端面抵靠,且通孔远离动铁芯11的一侧设置有滤网3。
[0026]如图2和3所示,座身5与导磁板4配合的一端的内侧壁具有的环形的凹口 17,凹口 17与导磁板4配合,对导磁板进行定位。
[0027]凹口 17的侧壁包括:与座身5轴线平行的平直部15 ;—端与平直部连接,另一端向座身轴线方向靠拢的弯折部16 ;导磁板的外侧壁18的一侧具有防脱倒角19,导磁板的外侧壁18与平直部15相互抵靠,防脱倒角19与弯折部16相互贴合。
[0028]工作时动铁芯在运动时与静铁芯接触,产生较大的噪音,为了防止频繁接触破坏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且减少噪音,本实施例,动铁芯面向静铁芯的端面具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缓冲垫圈10,为了防止缓冲垫圈10在接触时脱落,本实施例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
[0029]本实施例适用于车用燃气的控制,控制阀工作时,环形线圈得电产生电磁力,静铁芯上的电磁吸力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吸合动铁芯运动,此时阀口橡胶13与通气接头14脱离,即阀口打开,天然气就从电磁阀的出口通过。当环形线圈失电,动铁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阀口橡胶13与通气接头14相互抵靠,即阀口关闭,切断天然气从电磁阀的出口通过。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腔座,具有环形的座身,座身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有导磁板,所述导磁板具有螺纹孔;静铁芯,外侧壁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且其中一端伸入座身内;环形线圈,固定在所述座身的内圆周面上;阀口环形座,与所述座身开口的一端密封固定;通气接头,固定在阀口环形座背向座身的一端;动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口环形座的内侧壁上,且端部与所述通气接头配合;复位弹簧,位于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用于在环形线圈断电时使动铁芯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面向静铁芯的一侧设有用于安置复位弹簧的凹槽,背向静铁芯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通气接头配合的阀口橡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套,所述静铁芯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调节套的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套的端面抵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动铁芯的一侧设置有滤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身与导磁板配合的一端的内侧壁具有的环形的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导磁板配合,对导磁板进行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侧壁包括:与座身轴线平行的平直部;一端与平直部连接,另一端向座身轴线方向靠拢的弯折部;所述导磁板的外侧壁的一侧具有防脱倒角,所述导磁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平直部相互抵靠,所述防脱倒角与所述弯折部相互贴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点车用燃气控制阀,包括:阀腔座,具有环形的座身,座身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有导磁板,导磁板具有螺纹孔;静铁芯,外侧壁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且其中一端伸入座身内;环形线圈,固定在座身的内圆周面上;阀口环形座,与座身开口的一端密封固定;通气接头,固定在阀口环形座背向座身的一端;动铁芯,滑动设置在阀口环形座的内侧壁上,且端部与通气接头配合;复位弹簧,用于在环形线圈断电时使动铁芯复位。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点式能够加快控制阀的开阀相应能力;环形的座身对线圈的导磁是一种全包围结构的导磁方式,磁通损失较小,在线圈同等功率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更大的电磁力,提高控制阀的开发相应能力。
【IPC分类】B01D35-04, F16K27-02, F16K31-06
【公开号】CN204328155
【申请号】CN201420804854
【发明人】徐浩坤, 章炳法, 韩洋, 顾君浩, 阮怀定
【申请人】上虞市通利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