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变速器的选换挡操纵机构、拉索、拉索接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66233阅读:来源:国知局
套圈15靠近弹性缓冲垫20的轴向一端。
[0043]上盖10还具有盖设在套圈15的轴向另一端的顶盖11。顶盖11的中央部位设有向弹性缓冲垫20突伸的圆形凸台17,凸台17与套圈15沿径向间隔设置,柱状部61的轴向一端位于该径向间隔内。顶盖11在对应凸台17的位置设有圆形凹槽16。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上盖10中也可以没有顶盖11、凸台17和圆形凹槽16。
[0044]上盖10还具有与套圈15轴向端部的外周面固定设置的环形盖板12,盖板12盖设在弹性缓冲垫20上,且背向弹性缓冲垫20的表面设有第三凸起13,在套圈15的径向上第三凸起13与套圈15存在间隔,第三凸起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凸起13在套圈15的周向上呈180度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三凸起13的连线基本上与两个第二插槽14的连线垂直。
[0045]结合图2和图6所示,锁定件70呈U形,沿方向B将锁定件70同时插入两个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内,锁定件70能防止衬套60与上盖10在柱状部61的轴向上发生相对晃动,从而实现了衬套60与上盖10的固定。其中一个第三凸起13抵挡锁止件70,以防止锁止件70沿插入方向B的反方向从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脱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沿方向B的反方向将锁定件70插入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内,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第三凸起13抵挡锁止件70,以防止锁止件70从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脱出。
[0046]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环形衬套60的柱状部61穿过弹性缓冲垫20的第一通孔21且一端伸出第一通孔21外,柱状部61伸出第一通孔21外的一端外周面设有第一插槽63,上盖10盖设在柱状部61的轴向一侧,并具有位于柱状部61径向外侧的套圈15,套圈15在对应第一插槽63的位置设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二插槽14。在装配拉索接头时,将锁定件70直接插入第一插槽63和第二插槽14内,在锁定件70的作用下能防止衬套60与上盖10在柱状部61的轴向上发生相对晃动,从而实现了衬套60与上盖10的固定。与现有利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固定衬套与上盖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衬套和上盖的固定方法更为简单,不仅缩短了拉索接头的装配时间,而且在装配过程中不易出错,提高了良品率。
[0047]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的数量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其可以为一个或不小于三个。根据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的数量可以相应调整锁定件70的数量。
[0048]另外,锁定件70的形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只要其能够同时插入第一插槽63、第二插槽14内即可。例如,锁定件70还可以设置为直线型、V字型等等。另外,上盖10上第二插槽14与第三凸起13的相对位置也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只要第三凸起13能够抵挡锁定件70,并能防止锁定件70从第一插槽63和第二插槽14脱出即可。根据拉索接头中锁定件70的数量可以相应调整上盖10上第三凸起13的数量。
[0049]另外,上盖10的形状也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只要其满足下述要求,即可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衬套和上盖的固定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更为简单:上盖10盖设在柱状部61的轴向一侧,并具有位于柱状部61径向外侧的套圈15,套圈15在对应第一插槽63的位置设有第二插槽14。
[0050]继续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拉索接头还包括位于柱状部61内的环形球碗50和环形弹片40,球碗50与柱状部61过盈配合,以防止球碗50与衬套60在轴向上发生相对晃动。球碗50设有球形孔(未标识),变速器中选档摇臂上的球头或换挡摇臂上的球头用于与球碗50的球形孔过盈配合。弹片40夹持在上盖10和球碗50之间。
[0051]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中选档摇臂或换挡摇臂传递过来的抖动、及选档和换挡的冲击会经由球碗50、衬套60传递给弹性缓冲垫20,使得弹性缓冲垫20会在水平受压方向Cl、C2上被挤压,被挤压的弹性缓冲垫20通过形变来吸收传递过来的抖动、及选档和换挡的冲击。水平受压方向Cl、C2相反。
[005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性缓冲垫20还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沿与第一通孔21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贯穿弹性缓冲垫20。第二通孔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通孔22在第一通孔21的周向上呈180度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第二通孔22在弹性缓冲垫20的水平受压方向Cl上位于第一通孔21的一侧,另一个第二通孔22在弹性缓冲垫20的水平受压方向C2上位于第一通孔21的一侧。通过在弹性橡胶垫20中设置第二通孔22,能够减小整个弹性缓冲垫20的刚度,使得弹性缓冲垫20在水平受压方向Cl、C2上被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
[0053]通过调节第二通孔22的形状及尺寸能够调节弹性缓冲垫20的刚度。例如,当第二通孔22的孔径越大,则弹性缓冲垫20的刚度越小,当第二通孔22的孔径越小,则弹性缓冲垫20的刚度越大。
[005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2孔壁的局部位置设有沿水平受压方向C1、C2突出的第一凸起23,使得第二通孔22在对应第一凸起23的位置的孔径最小。弹性缓冲垫20在水平受压方向C1、C2上被挤压时,首先,第二通孔22在对应第一凸起23位置的孔径逐渐缩小,直至第一凸起23与第二通孔22的孔壁接触,将此阶段定义为第一阶段;接着,抵靠在第二通孔22孔壁上的第一凸起23会在水平受压方向C1、C2上逐渐被挤压,将此阶段定义为第二阶段。弹性缓冲垫20在所述第一阶段的变形能力大于在所述第二阶段的变形能力,使得弹性缓冲垫20在水平受压方向Cl、C2上被挤压时能够快速地吸收传递过来的抖动、及选档和换挡的冲击,从而起到较佳的缓冲效果。
[0055]更进一步地,第一凸起23从与第一通孔21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看过去呈半圆柱状,表面比较光滑,能够减少在所述第二阶段第一凸起23的磨损以及被撕裂的概率。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第一凸起2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如三棱柱、四棱柱等等。
[0056]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2从轴向上看过去为圆弧形,每个第二通孔22上第一凸起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凸起23在第二通孔22的周向上间隔排列。
[0057]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通孔22的形状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其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如圆形、椭圆形等等,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弹性缓冲垫20的刚度要求来设定。另外,第二通孔22内第一凸起23的数量也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其可以设置为一个、至少三个,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弹性缓冲垫20的刚度要求来设定。
[0058]结合图4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垫20夹持在上盖10和底板62之间,消除了弹性缓冲垫20、上盖10、底板62三者在轴向上的间隙,防止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弹性缓冲垫20、上盖10、底板62三者会在轴向上发生相对晃动,提高了选档、换挡品质。
[005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弹性缓冲垫20面向上盖10的端面设有第二凸起24,第二凸起24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第二凸起24在第一通孔21的周向上间隔排列,在第一通孔21的径向上部分第二凸起24位于第二通孔22与第一通孔21之间。结合图4至图5、图7所示,弹性缓冲垫20面向上盖10的端面中,仅第二凸起24与上盖10接触,其余部分未与上盖10接触。
[0060]如前所述,车辆行驶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