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9106阅读:1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品灌装领域,特别涉及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桶装食用油使用普遍,桶装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将原料榨取后制得食用油,再将食用油分桶灌装,密封处理后打包成箱,再成箱进行运输售卖。

现有的桶装食用油的灌装过程中,通常采用与储油箱连通的注油嘴进行食用油的灌装,灌装过程中,由人工进行注油嘴与油桶桶口的连接,当进行多个油桶的灌装时,需要多次进行注油嘴与油桶桶口的连接,连接过程花费较多的时间,工作效率较低。由于同一批的油桶规格一般相同,且数量较多,每一个油桶都需要与注油嘴进行一次连接,导致一批油桶的灌装整体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人工进行注油嘴与油桶桶口的连接,较容易导致食用油受到污染,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影响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的桶装食用油的灌装过程中,人工进行注油嘴与油桶桶口的连接,耗费较多的时间,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导致食用油受到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桶装食用油的灌装过程中,人工进行注油嘴与油桶桶口的连接,耗费较多的时间,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导致食用油受到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油桶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注油嘴,每一个所述注油嘴均连接有输油管道,所述输油管道与储油箱连通。

本申请的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采用滑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注油嘴对油桶进行灌装食用油,注油嘴与储油箱通过输油管道连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注油嘴,同一批的油桶,只需要调整一次注油嘴在支架上的位置,使注油嘴与油桶桶口对齐,较容易的实现对多个油桶的同时灌装食用油,灌装效率较高,同时,当对相同规格的油桶进行再次灌装时,不需要重新调整注油嘴在支架上的位置,只需要一个工人将其中一个油桶对齐,其他的注油嘴相应的自动与油桶桶口对齐,进一步减少调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不需要工人多次与注油嘴和油桶接触,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装置本体连接有控制部件,每一个注油嘴均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注油嘴沿所述支架滑动。通过设置控制部件与注油嘴电连接,只需要在控制部件上设置相邻两个注油嘴之间的距离,由控制部件控制注油嘴在支架上的位置,不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调整较方便,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每一个所述注油嘴上均设置有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注油嘴与油桶桶口对齐,所述扫描装置与控制部件通信连接。通过设置在注油嘴上的扫描装置确定注油嘴与油桶桶口对齐,不需要人工进行对齐操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自动化控制,提供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通道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油桶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为传送带提供运行动力。通过动力机构控制传送带移动,进而带动油桶移入或移出输送通道,不需要人工进行油桶的搬运,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力的耗费。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注油嘴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通过将注油嘴设置在支架上的滑槽内,方便注油嘴的自由移动,移动较方便。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将所述注油嘴固定在所述滑槽内的锁紧件。通过锁紧件将注油嘴固定在滑槽内,避免注油嘴在滑槽内误滑动,使得对同一批次相同规格的油桶进行灌装时,不需要二次调整注油嘴的位置。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油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与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控制阀门开启时,所述注油嘴通过输油管道与储油箱连通。通过在输油管道上设置控制阀门,由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控制较方便,使得当进行灌装的油桶注满食用油后,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控制阀门关闭,使灌装间隙食用油不会从注油嘴中流出,保证注油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对食用油造成浪费。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油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监控器,所述流量监控器与控制部件通信连接。通过流量监控器监控所述输油管道内的食用油流量,使输油管道内的食用油流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由控制部件根据输油管道内的食用油流量控制所述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使加入每个油桶中的油量均相同,精确控制每个油桶中的油量。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部件为PLC电气控制部件,包括操作台、PLC柜、传动柜和启动柜,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若干操作按钮。通过控制部件及时控制及监控自动灌装装置各部位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自动灌装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滑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注油嘴对油桶进行灌装食用油,注油嘴与储油箱通过输油管道连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注油嘴,同一批的油桶,只需要调整一次注油嘴在支架上的位置,使注油嘴与油桶桶口对齐,较容易的实现对多个油桶的同时灌装食用油,灌装效率较高;

2、当对相同规格的油桶进行再次灌装时,不需要重新调整注油嘴在支架上的位置,只需要一个工人将其中一个油桶对齐,其他的注油嘴相应的自动与油桶桶口对齐,进一步减少调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不需要工人多次与注油嘴和油桶接触,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桶装食用油全自动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装置本体,11-输送通道,12-储油箱,2-支架,21-滑槽,22-锁紧件,3-注油嘴,31-扫描装置,4-输油管道,41-流量监控器,42-控制阀门,5-控制部件,6-传送带,7-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油桶的输送通道11,所述输送通道11顶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滑槽21,所述支架2上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注油嘴3,所述注油嘴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1内,每一个所述注油嘴3均连接有输油管道4,所述输油管道4与储油箱12连通,所述装置本体1连接有控制部件5,每一个注油嘴3均与所述控制部件5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5控制注油嘴3沿所述支架2滑动。

本实施例的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采用滑动设置在支架2上滑槽21内的注油嘴3对油桶进行灌装食用油,注油嘴3与储油箱12通过输油管道4连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注油嘴3,同一批的油桶,只需要调整一次注油嘴3在支架2上的位置,使注油嘴3与油桶桶口对齐,较容易的实现对多个油桶的同时灌装食用油,灌装效率较高,同时,当对相同规格的油桶进行再次灌装时,不需要重新调整注油嘴3在支架2上的位置,只需要一个工人将其中一个油桶对齐,其他的注油嘴3相应的自动与油桶桶口对齐,进一步减少调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控制部件5控制注油嘴3沿支架3滑动,只需要在控制部件5上设置相邻两个注油嘴3之间的距离,由控制部件5控制注油嘴3在支架2上的位置,不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调整较方便,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每一个所述注油嘴3上均设置有扫描装置31,所述扫描装置31用于确定所述注油嘴3与油桶桶口对齐,所述扫描装置31与控制部件5通信连接。通过设置在注油嘴3上的扫描装置31确定注油嘴3与油桶桶口对齐,不需要人工进行对齐操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自动化控制,提供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通道11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油桶的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连接有动力机构7,所述动力机构7为传送带6提供运行动力。通过动力机构7控制传送带6移动,进而带动油桶移入或移出输送通道11,不需要人工进行油桶的搬运,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力的耗费。

作为优选,还包括将所述注油嘴3固定在所述滑槽21内的锁紧件22。通过锁紧件22将注油嘴3固定在滑槽21内,避免注油嘴3在滑槽21内误滑动,使得对同一批次相同规格的油桶进行灌装时,不需要二次调整注油嘴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输油管道4上设置有控制阀门42,所述控制阀门42与控制部件5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5控制所述控制阀门42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控制阀门42开启时,所述注油嘴3通过输油管道4与储油箱12连通。通过在输油管道4上设置控制阀门42,由控制部件5控制所述控制阀门42的开启或关闭,控制较方便,使得当进行灌装的油桶注满食用油后,控制部件5控制所述控制阀门42关闭,使灌装间隙食用油不会从注油嘴中流出,保证注油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对食用油造成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输油管道4上还设置有流量监控器41,所述流量监控器41与控制部件5通信连接。通过流量监控器41监控所述输油管道4内的食用油流量,使输油管道4内的食用油流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由控制部件5根据输油管道4内的食用油流量控制所述控制阀门42的开启或关闭,使加入每个油桶中的油量均相同,精确控制每个油桶中的油量。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部件5为PLC电气控制部件,包括操作台、PLC柜、传动柜和启动柜,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若干操作按钮。通过控制部件5及时控制及监控自动灌装装置各部位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桶装食用油自动灌装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