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99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储罐(1)、电气控制箱(120)、自动循环空气装置(2)、供气装置(3)、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空气储罐(5)、燃气发生器(6)、原料输送机构(7)、燃气储罐(8)、2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9)和3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10);所述的原料储罐(1)用于存储液态轻烃燃料,通过底部的输油管(115)与所述的原料输送机构(7)连接,且所述的输油管(115)上安装有阀门(104);所述的原料输送机构(7)通过输送泵(72)将液态轻烃燃料输送至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所述的自动循环空气装置(2)和所述的供气装置(3)组成供气系统,所述的供气装置(3)通过气泵(33)和空气过滤装置(31)使外部空气进入燃气发生装置内并对外部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的供气系统通过出气管(39)与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的进气管(41)相连通,所述的自动循环空气装置(2)安装在所述的供气装置(3)的出气管(39)和进气管(32)之间,通过执行阀(21)控制空气的循环;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用于对空气进行再次过滤并进行气液分离,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顶部设有出气管(44),所述的出气管(44)通过止回阀(402)与所述的空气储罐(5)的进气管(51)相连接;所述的空气储罐(5)用于储存洁净空气,顶部通过出气管(52)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的主进气管(61)相连通,所述的主进气管(61)连接若干管道和鼓泡器(605),将空气转化为气泡,与液态轻烃燃料混合;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顶部带有一集气室(617),所述的集气室(617)通过燃气输送管(65)连通所述的燃气储罐(8)的进气管(81);所述的燃气储罐(8)用于储存混空轻烃燃气, 侧面设有出气管(84),所述的出气管(84)连接至所述的2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9)内,所述的2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9)用于油气分离,通过顶部的出气管(91)、阀门(93)与用于再次油气分离的3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10)的进气管(106)相连,所述的3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10)的出气管(108)与用户的燃气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包括主进气管(61)、进气分配器(62)、喷气管(63)、电动阀门(614)、进气再分配器(602)、再喷气管(604)、多孔板(615)和鼓泡器(605),所述的进气分配器(62)一端与主进气管(61)相连接,另一端与多路喷气管(63)连接,并通过安装在喷气管(63)上的电动阀门(614)来控制喷气管(63)喷气;所述的喷气管(63)置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上部或顶部连接罐体并连接所述的进气再分配器(602),多路所述的再喷气管(604)一端连接进气再分配器(602),另一端连接鼓泡器(605),所述的鼓泡器(605)位于原料液位下方,上面设置有分配好的气料通孔,所述的多孔板(615)置于原料液位下方且在鼓泡器(605)上方连接罐体;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还包括电器控制机构组件、进料口(611)、隔离室(618)、隔油板(616)、卸油管(606)、集气室(617)和燃气输送管(65);所述的电器控制机构组件包括液位控制组件(608)和压力变送器(68),所述的液位控制组件(608)与罐体中部与下部分别连接,所述的压力变送器(68)与罐体上部连接,用于发送罐内压力数据至电器控制箱(120);所述的进料口(611)与原料输送机构(7)的引出管(76)相连接;所述的隔离室(618)与罐体底部连通,所述的隔油板(616)与隔离室(618)上部连接,所述的卸油管 (606)安装在隔离室的底部;所述的集气室(617)与罐体顶部连通,所述的燃气输送管(65)连接在集气室(617)的顶部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还包括一加热组件(603),所述的加热组件(603)可采用盘管式或直管式安装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内部,也可以采用外包式安装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外部,或同时安装内部组件和外部外包组件;采用内含载热介质的加热元件(111)对所述的加热组件(603)进行循环式加热,所述的加热元件(111)通过载热介质引入接口(69)和载热介质引出接口(601)与所述的加热组件(603)相连通,使载热介质在所述的加热组件(603)和所述的加热元件(111)之间循环流动,进行热量传递;通过加热控制装置(607)控制载热介质的流动,达到控制罐体内液态轻烃燃料温度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包括筒体、进气管(41)、螺旋叶片(47)、折流板(48)、大小头(46)、循环管(42)、间隙板(43)以及进液管(401);所述的进气管(41)从侧面上部接入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的筒体;所述的出气管(44)与所述的筒体顶部中央连接,所述的出气管(44)一端连接大小头(46)并且下端延伸至所述的螺旋叶片(47)下方,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空气储罐(5)的进气管(51),且出气管(44)上设有止回阀;所述的出气管(44)外部设有多圈螺旋叶片(47),所述的螺旋叶片(47)外边缘连接所述的的筒体,内边缘连接所述的出气管(44);所述的间隙板(43)位于筒体的上部高于进气管(41)的位置,外侧与筒体相连接, 内侧与所述的出气管(44)连接,上面均匀分布有稀散的小孔;所述的折流板(48)位于筒体的下部,连接筒体并置于大小头(46)下方;所述的循环管(42)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折流板(48)上方及所述的间隙板(43)上方;所述的进液管(401)位于所述的折流板(48)下方,并与所述的空气储罐(5)的底部连通;所述的2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9)和所述的3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10)的内部结构与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装置(3)包括第一基座(35)、电机(34)、气泵(33)、传动带(301)、出气管(39)、空气过滤装置(31)、第一进气口(32)和第二进气口(38);所述的电机(34)和气泵(33)共同固定在第一基座(35)上,在所述的电机(34)的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轮(302),而在所述的气泵(33)的气泵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第二传动轮(303),所述的传动带(301)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0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03)上;所述的出气管(39)的一端与所述的气泵(33)的气泵出气口(37)配接,而另一端分别伸展到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的腔内和自动循环回气系统(2)中;所述的气泵(33)的第一进气口(32)上配接有一用于对进入到气泵内的外界空气进行过滤的空气过滤器(31),在所述的气泵(33)的第一进气口(32)上方连接处配接有第二进气口(38),在所述的第二进气口(38)与所述的出气管(39)之间设有自动循环控制装置(2);所述的自动循环控制装置(2)包括并联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上设有执行阀(21),所述的执行阀(21)可通过接收电器控制箱(120)传送的压力信号自动开启或关闭第一 管路;所述的第二管路上安装有阀门(22),可手动控制第二管路的开启或关闭,通过所述的自动循环控制装置(2)可平衡系统的气压并保护电机(34)。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输送机构(7)包括第二基座(74)、支架(73)、输送泵(72)、原料引入管(75)和原料引出管(76);所述的支架(73)固定在第二基座(74)上,所述的输送泵(72)安装在支架(73)上,所述的原料引入管(75)的一端与所述的输油管(115)和所述的燃气储罐(8)以及2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9)的卸油回路管(83)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泵(7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原料引出管(76)的一端与输送泵(72)的出料口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下部的进料口(611)相通;且在所述的原料引出管(76)下方设置有单向阀(77)。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中还设有气压平衡管(112、113、612),所述的气压平衡管上均设有阀门,分别为阀门(116、117、118);所述的气压平衡管相互连通,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原料储罐(1)顶部、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顶部和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顶部;在所述的原料输送机构(7)上安装有旁通管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原料引入管(75)前端,所述的原料引出管(76)与单向阀(77)之间,且所述的旁通管路上安装有阀门(71)。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能型燃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储罐(5)底部设有出液管(53),所述的出液管(53)连接至所述的1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4)侧边下 部的进液管(401);所述的燃气储罐(8)和所述的2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9)底部均设有卸油口(82、92),所述的卸油口均连接卸油回路管(83),所述的卸油回路管(83)连接至所述的原料输送机构(7)的引入管(75)和所述的燃气发生器(6)的卸油管接口(610);所述的3号气液循环旋风分离器(10)的进气管(106)上设有阻火器(10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