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50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液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舱、柜或罐(以下统称TANK)的补液系统,仅对单个TANK进行液体自动补充,如需对两个TANK进行液体自动补充,则往往需要配备两套自动补液系统,如图1所示,该液体自动补充系统包括液体储存柜11、1#PLC控制装置12、2#PLC控制装置13、1#泵14、2#泵15、1#日用柜16和2#日用柜17,其中,1#泵14连接1#PLC控制装置12,1#泵14的进液口处设有阀门141,出液口处设有阀门142;2#泵15连接2#PLC控制装置13,2#泵15的进液口处设有阀门151,出液口处设有阀门152,1#日用柜16的进液口处设有阀门161、柜身处设有低液位监测器162和高液位监测器163,低液位监测器162和高液位监测器163分别连接1#PLC控制装置12;2#日用柜17的进液口处设有阀门171、柜身处设有低液位监测器172和高液位监测器173,低液位监测器172和高液位监测器173分别连接2#PLC控制装置13。其工作原理为:1#日用柜16是通过1#PLC控制装置12控制1#泵14进行补液,2#日用柜17是通过2#PLC控制装置13控制2#泵15进行补液。这种液体自动补充系统主要有以下缺点及不足:

1、一个泵对应一个TANK(日用柜),当某台泵故障时,与之对应的TANK(日用柜)将无法及时得到液体补充;

2、两台泵都需要长期运转且启停的次数过于频繁,功耗大且对泵的使用寿命有不利影响;

3、需要两套独立管路、两套PLC控制装置,对于无管路冗余要求的系统而言,增加材料成本;尤其是远距离补液时,管材成本增加明显。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度集成、高效率、低耗能的补液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液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液体储存装置、多个液体输送装置和多个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连接并控制多个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和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多个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相互并联连接,且多个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进液口通过共同进液管连接所述液体储存装置,出液口通过共同出液管连接多个所述液体容器的进液口。

优选地,所述液体输送装置采用容积式泵。

优选地,多个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进液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截止阀,出液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截止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共同进液管上设有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共同出液管上设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液体容器的进液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控制阀门,多个所述控制阀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液体容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低液位监测器和高液位监测器,多个所述低液位监测器和多个所述高液位监测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低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对应的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液位是否低于总液位的30%,所述高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对应的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液位是否高于总液位的90%。

优选地,所述液体容器为液舱、液柜或液罐,所述液体容器上设有溢流管。

优选地,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和所述液体容器的数量均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补液系统中设有的多个液体输送装置相互并联连接,多个液体输送装置通过共同进液管连接液体储存装置,并通过共同出液管连接多个液体容器的进液口,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多个液体容器的液体进行补充,任一台液体输送装置故障时其他液体输送装置仍然可以进行工作,可确保同时对多个液体容器进行补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优化了液体输送装置的启停次数,避免了现有的补液系统中液体输送装置需要频繁启停,从而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

在优选的方案中,液体输送装置采用容积式泵,液体输送装置的出液口处设有对应的截止止回阀,防止液体回流;在共同出液管上设有压力检测组件,通过压力检测组件来监测液体输送状态,及时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便作出相应的响应。

在优选的方案中,液体容器为液舱、液柜或液罐,多个液体容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控制阀门、低液位监测器和高液位监测器,且多个控制阀门、低液位监测器和高液位监测器均连接控制装置,实现高度集成,进一步实现快速控制和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泵双柜补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泵双柜补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补液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液体储存装置、多个液体输送装置和多个液体容器,其中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多个液体输送装置和多个液体容器,多个液体输送装置相互并联连接,且多个液体输送装置的进液口通过共同进液管连接液体储存装置,出液口通过共同出液管连接多个液体容器的进液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输送装置采用容积式泵;多个液体输送装置的进液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截止阀,出液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截止止回阀。

在一些实施例,共同进液管上设有截止阀;共同出液管上设有压力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为液舱、液柜或液罐,液体容器上设有溢流管;多个液体容器的进液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控制阀门,多个控制阀门分别连接控制装置;多个液体容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低液位监测器和高液位监测器,多个低液位监测器和多个高液位监测器分别连接控制装置,更进一步,低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对应的液体容器中的液位是否低于总液位的30%,高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对应的液体容器中的液位是否高于总液位的9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一种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20,包括液体储存柜21、PLC控制装置22、1#泵23、2#泵24、1#日用柜25和2#日用柜26,其中1#泵23和2#泵24相互并联连接,且1#泵23和2#泵24通过共同进液管27连接液体储存柜21,并通过共同出液管28连接1#日用柜25和2#日用柜26的进液口。

1#泵23和2#泵24可以采用容积式泵,分别连接PLC控制装置22,1#泵23的进液口处设有截止阀231,出液口处设有截止止回阀232,2#泵24的进液口处设有截止阀241,出液口处设有截止止回阀242。

1#日用柜25的进液口处连接遥控阀门251,柜身上设有低液位监测器252和高液位监测器253,低液位监测器252用于监测1#日用柜25中的液位是否低于总液位的30%,高液位监测器253用于监测1#日用柜25的液位是否高于总液位的90%,其中遥控阀门251、低液位监测器252和高液位监测器253分别连接PLC控制装置22;2#日用柜26的进液口处连接遥控阀门261,柜身上设有低液位监测器262和高液位监测器263,低液位监测器262用于监测2#日用柜26中的液位是否低于总液位的30%,高液位监测器263用于监测2#日用柜26的液位是否高于总液位的90%,其中遥控阀门261、低液位监测器262和高液位监测器263分别连接PLC控制装置22。1#日用柜25和2#日用柜26上分别设有溢流管(图中未示)。

1#泵23和2#泵24的进液口与液体储存柜21之间的共同进液管27上设有截止阀271;1#泵23和2#泵24的出液口与1#日用柜25和2#日用柜26的进液口之间的共同出液管28上设有压力检测组件281,压力检测组件281用于检测共同出液管28上的液体压力,压力检测器281连接控制装置22,压力检测组件281包括压力表阀和压力开关PS(低压设定值为额定工作压力的50%)。

通过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20对1#日用柜25进行自动补液的步骤包括:

S1:1#泵23和2#泵24组成泵组,互为备用,在工作时受压力检测组件281控制;

S2:1#日用柜25的低液位监测器252监测到液位低于总液位的30%,控制装置22控制打开遥控阀门251,10s后检查遥控阀门251是否打开,如未检测到遥控阀门251打开状态信号,则报错E1:遥控阀门251打开失败;

S3:如控制装置22检测到遥控阀门251正常打开,则检查2#泵24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如果2#泵24是在运行,则不做任何动作;在2#泵24运行过程中,如果控制装置22收到压力检测组件281的压力低信号,则启动1#泵23,并报错E2:2#泵24故障;

S4:如果2#泵24没有运行,则检查1#泵23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如果1#泵23是在运行状态,则不做任何动作;在1#泵23运行过程中,如果控制装置22收到压力检测组件281的压力低信号,则启动2#泵24,并报错E3:1#泵23故障;

S5:如果1#泵23也没有运行,则启动1#泵23。

S6:10s后检查1#泵23是否启动,如果正常启动,则在20s后通过压力检测组件281检查泵组出口的压力是否正常,如未收到压力检测组件281的压力低信号,则说明1#泵23正常启动并运转正常;如1#泵23未正常启动或者收到压力检测组件281的压力低信号,则停止1#泵23,并报错E3:1#泵23故障;

S7:5s后启动2#泵24,10s后检查2#泵24是否启动,如果正常启动,则在20s后通过压力检测组件281检查泵组出口的压力是否正常,如未收到压力检测组件281的压力低信号,则说明2#泵24正常启动并运转正常;如2#泵24未正常启动或者收到压力检测组件281的压力低信号,则停止2#泵24,并报错E2:2#泵24故障;

S8:当1#日用柜25的高液位监测器253监测到液位高于总液位的80%,则检查遥控阀门261是否处于打开状态,如果遥控阀门261处于打开状态,说明2#日用柜26正在补液,则只需关闭遥控阀门251;

S9:如果遥控阀门261处于关闭状态,则停止正在运行的1#泵23或2#泵24,再关闭遥控阀门251;

S10:5s后检查遥控阀门251是否关闭,如未检测到遥控阀门251的关闭信号,则报错E4:遥控阀门251未正常关闭;如果检测到遥控阀门251的关闭信号,则输出警报ALARM1:1#日用柜25自动补液完毕。

其中对2#日用柜26进行自动补液的步骤和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20中的1#泵23和2#泵24相互并联连接,通过共同进液管27从液体储存柜21中吸液,再通过共同出液管28排至1#日用柜25和2#日用柜26;具有的优点有:第一,实现两台泵(一备一用)对1#日用柜25和2#日用柜26进行自动补充,任意一台泵故障时另一台泵自动启动工作,可确保同时对双柜进行液体自动补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第二,该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20优化了泵的启停次数,避免了常规单泵控制系统10中泵需要频繁启停,提高设备寿命,同时降低了功耗;第三,该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20还具有智能化配置主泵和备用泵的优点,即:无需人为设定1#泵23是主泵还是2#泵24是主泵,通过随机自然概率确定优先工作的泵为主泵,使两台泵工作的负荷自然均衡,避免了固定主泵可能造成的某台泵过度工作而损坏,也避免人为切换主泵的麻烦;第四,该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20高度集成、操作简单,对于每一个故障点都有唯一且明确的故障代码,方便后期维护和故障诊断,使远程无人化自动控制成为可能。其中,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泵双柜自动补液系统可以应用于船舶项目中的燃油沉淀柜的自动补油系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