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455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橇装加油装置正在逐渐取代原有的地下预埋油罐,然而,由于其是设置在地面上的,所以安全因素需要比原来考虑的更多,汽油是一种燃点较低的化工液体,危险性非常大,现有技术的加油装置为了平衡压力,都会安装呼吸装置,然而当加油装置的液位传感器发生问题时,汽油就很容易从呼吸装置溢出,尤其是在夏天,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攀升,夏天的温度在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呼吸装置的更换,非常耗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的呼吸装置,所述主体内设有排气机构;

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导轨、支架、传动单元及扇叶,所述导轨竖向设置,所述支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支架沿导轨上下滑动,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扇叶设置在传动单元上,所述传动单元驱动扇叶旋转;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走位轮、面齿轮、第一圆齿轮、连杆、第二圆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导轨上设有与走位轮匹配的滑槽,所述走位轮位于滑槽内,所述走位轮与滑槽滚动连接,所述面齿轮设置在走位轮一侧,所述走位轮的外圈与面齿轮的外圈相切且相互抵靠,所述第一圆齿轮与第二圆齿轮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圆齿轮与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圆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扇叶传动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制作材料的密度小于汽油的密度,所述扇叶位于两块支撑板之间,两块支撑板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支撑板的上端面上设有触块,所述主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触块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触块的上端面为弧面。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支架行走的稳定性,所述走位轮与面齿轮的外圈均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对液位控制的双保险,通过设置排气机构,在液位上升或者下降时进行工作,从而实现了调节压力的目的,有助于配合呼吸装置,提升压力调节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主体,2.呼吸装置,3.压力传感器,4.导轨,5.走位齿轮,6.面齿轮,7.第一圆齿轮,8.连杆,9.第二圆齿轮,10.驱动齿轮,11.扇叶,12.支撑板,13.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包括主体1及设置在主体1上的呼吸装置2,所述主体1内设有排气机构;

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导轨4、支架、传动单元及扇叶11,所述导轨4竖向设置,所述支架设置在导轨4上,所述支架沿导轨4上下滑动,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扇叶11设置在传动单元上,所述传动单元驱动扇叶11旋转;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走位轮5、面齿轮6、第一圆齿轮7、连杆8、第二圆齿轮9和驱动齿轮10,所述导轨4上设有与走位轮5匹配的滑槽,所述走位轮5位于滑槽内,所述走位轮5与滑槽滚动连接,所述面齿轮6设置在走位轮5一侧,所述走位轮5的外圈与面齿轮6的外圈相切且相互抵靠,所述第一圆齿轮7与第二圆齿轮9之间通过连杆8连接,所述第一圆齿轮7与面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圆齿轮9与驱动齿轮10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0与扇叶11传动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制作材料的密度小于汽油的密度,所述扇叶11位于两块支撑板12之间,两块支撑板12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设有触块13,所述主体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感器3位于触块13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触块13的上端面为弧面。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支架行走的稳定性,所述走位轮5与面齿轮6的外圈均为粗糙面。

事实上,整个排气机构除去导轨4,是浮在油面上的,而随着主体1内的油面的上升或者下降,支架就会沿着导轨4上升或者下降,而在支架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走位轮5就会沿着滑槽滚动,而走位轮5的滚动就会带动面齿轮6的转动,从而在第一圆齿轮7、连杆8和第二圆齿轮9的传动作用下,使得驱动齿轮10转动,从而达到了驱动扇叶11转动的目的,这样就能提高主体1内的油气的排出,减小了主体1内部的油气压力,特别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汽油即使挥发速度很快,也不会形成大量堆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全型橇装加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压力传感器3,实现了对液位控制的双保险,通过设置排气机构,在液位上升或者下降时进行工作,从而实现了调节压力的目的,有助于配合呼吸装置2,提升压力调节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