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蛋白质原料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593141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饲料蛋白质原料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原料检测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可发现饲料蛋白质原料中掺非蛋白质含 氮化合物(NPN)之一脲醛聚合物的掺假现象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GB6432-1994,是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出氮元素的含量后 再乘上一个系数(6.25)而得出的。此样品检测方法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把样品中所有 的含氮化合物均认定为蛋白质。这就给那些不法商人留下了做假的技术漏洞,他们常把一些 廉价的含氮化合物(如尿素、脲醛聚合物、三聚氰胺等)冒充蛋白质加到蛋白质原料中,来 谋取暴利,危害动物的生长,影响畜产品质量,并造成食品安全风险。
本发明的优点
1、 检测快速在5分钟内完成;
2、 成本低不到l元钱的成本,仪器、药品易买到;
3、 灵敏度极高检出限量为O. l毫克,且无干扰物质;
4、 本发明仅适用于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中脲醛聚合物的检测。

发明内容
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之一脲醛聚合物在热的硫酸作用下分解,生成的甲醛与变色 酸形成紫红色物质,其它醛、酮、糖均无此现象。
蛋白质原料用石油醚脱脂烘干后,将样品置于体式显微镜下放大10 20倍,将可疑颗粒 (黄色易碎粒)小心夹出3 5颗于50ml烧杯内,力口lml变色酸(lg/L的浓硫酸溶液),电炉 上加热到刚产生微烟,迅速取下加入50ml水,若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则掺入脲醛聚合物。
本发明也可直接取样品约O. 05g于烧杯中,按上述方法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某动物性蛋白原料鱼粉按凯氏定氮法测得的粗蛋白含量为61%,达到合同要求;而按本
发明检测样品中含脲醛聚合物,实际上可判定是掺假的原料。
某植物性蛋白原料豆粕按凯氏定氮法测得的粗蛋白含量为43. 4%,达到合同要求;而按本发
明检测样品中含脲醛聚合物,实际上可判定是掺假的原料。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饲料蛋白质原料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之一脲醛聚合物在热的硫酸作用下分解,生成的甲醛与变色酸形成紫红色物质,来判定样品中是否掺假。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蛋白质原料用石油醚脱脂烘干后,将样品置于体式显微镜下放大1 400倍,将可疑颗粒(黄色易碎粒)小心夹出1 500颗于10 500ml烧杯内,力叫.1 100ml变色酸(0. 1 10g/L的浓硫酸溶液),电炉上加热 到刚产生微烟,迅速取下加入l 200ml水,若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则掺入脲醛聚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此方法也可直接取样品 0.01 10g于烧杯中,按上述方法操作。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适用于动物蛋白质原 料、植物蛋白质原料中脲醛聚合物的定性判定。
全文摘要
一种饲料蛋白质原料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是利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之一脲醛聚合物在热的硫酸作用下分解,生成的甲醛与变色酸形成紫红色物质,其它醛、酮、糖均无此现象这一特性,判断掺假原料的方法。将蛋白质原料用石油醚脱脂烘干后,将样品置于体式显微镜下,将可疑物用镊子夹出并放入50ml烧杯内,加入变色酸1ml,电炉加热到刚冒烟,取下立即加水50ml,若呈紫红色,即证明样品中含有非蛋白氮(NPN)的一种化合物枛脲醛聚合物,可准确判断样品是否掺假。
文档编号G01N21/77GK101464415SQ20071020316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吕明斌, 孔凡科, 芹 崔, 蕾 张, 朱素丽, 鑫 李, 王永强, 佳 荣, 郭吉原, 莉 隋, 河 黄 申请人: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