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带电测试电压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566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t带电测试电压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带电测试电压抽取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状态检修的深入开展,停电试验周期较以往普遍延长,停电测试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CT)设备介损和电容量的次数减少,评价CT设备的有效状态量相对不足,从而和准确把握设备状态的要求形成了矛盾。CT带电测试技术无需停电,可以随时开展,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状态的监控能力。带电测试作业可及时发现运行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缺陷情况,为状态检修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是发现缺陷的良好手段。带电测试包括CT带电测试、避雷器带电测试、耦容带电测试及红外测温等工作,其中CT带电测试工作最为复杂,至少需要六名班组员工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多现场工作时,人员不够,就会发生监护不到位、现场忙乱,容易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作业难度、减少必要工作人员还可保证现场安全的CT带电测试电压抽取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以及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黄线接入端、绿线接入端、红线接入端以及接地端,所述的箱体上还对应黄线接入端、绿线接入端、红线接入端设置有黄线接入刀闸、绿线接入刀闸以及红线接入刀闸。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I、标准电容器[雨林木风I]操作人员不用在三相之间导线;2、抽取装置可由记录人员操作,省去一个人力;3、记录人员和介损仪操作人员互相监督,既起到了监督作用,又省去了一个人力;4、避免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测量结果不正确,提高测试精度;5、有利于班组更好的安排生产任务;6、避免了因为作业现场试验线太长而造成的混乱。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箱体、2箱盖、3接地端、4黄线接入端、5绿线接入端、6红线接入端、7[雨林木风2][雨林木风3]、8绿线接入刀闸[雨林木风4]、9红线接入刀闸。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I以及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黄线接入端4、绿线接入端5、红线接入端6以及接地端3,所述的箱体I上还对应黄线接入端4、绿线接入端5、红线接入端6设置有黄线接入刀闸7、绿线接入刀闸8以及红线接入刀闸9。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测试时刀闸打开后,就不再进行其他操作,工作人员通 过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各项刀闸的开合,操作控制CT末屏接地或断开,从而降低了作业难度、减少了必要工作人员的同时还保证了现场的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CT带电测试电压抽取装置,其包括箱体(I)以及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黄线接入端(4)、绿线接入端(5)、红线接入端(6)以及接地端(3),所述的箱体(I)上还对应黄线接入端(4)、绿线接入端(5)、红线接入端(6)设置有黄线接入刀闸(7)、绿线接入刀闸(8)以及红线接入刀闸(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带电测试电压抽取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以及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黄线接入端、绿线接入端、红线接入端以及接地端,所述的箱体上还对应黄线接入端、绿线接入端、红线接入端设置有黄线接入刀闸、绿线接入刀闸以及红线接入刀闸。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标准电容器[雨林木风1] 操作人员不用在三相之间导线;抽取装置可由记录人员操作,省去一个人力;记录人员和介损仪操作人员互相监督,既起到了监督作用,又省去了一个人力;避免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测量结果不正确,提高测试精度;有利于班组更好的安排生产任务;避免了因为作业现场试验线太长而造成的混乱。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383218SQ20112055026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任杰, 侯满堂, 刘英丽, 吕卫革, 安春光, 张献, 张继龙, 张运相, 李林, 李艳生, 杨博, 杨博超, 林长海, 樊学军, 武春辉, 王巍, 王淇锋, 王立军, 王芳, 董海山, 薛海, 郭丽萍, 郭赫, 韩楠, 马卫红 申请人:石家庄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