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892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车门是车辆上很重要的部件,其开关性能关系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可靠,也直接影响客户对车辆质量的评价。新制造的车辆在投入市场前都要进行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以测试车门在经过反复的开门、关门动作后,仍然能保持正常的密封性,也即验证车门的可靠性。目前已有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主要是采用铝型材搭建的车内试验台架和多气缸伸缩来模拟实际车门的开关状态。然而,该种试验方法存在以下缺点(I)没有完全模拟实际开启状态;(2)气缸直接作用于车门内饰板上,容易使车门内饰板破损;(3)由于车内空间有限,气缸的摆放角度受阻,致使车门无法正常开启;(4)装配繁琐,试验耗材太多,试验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可完全模拟实际的车门内开启试验装置,以验证车门可靠性。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座椅固定架、气缸、连杆、转动臂,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座椅固定架上且气缸的第二端与连杆的第一端枢轴连接,连杆的第二端与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转动臂的支承端枢轴连接至座椅固定架、转动臂的驱动端适于与车门连接,且转动臂的枢结部位于支承端与驱动端之间。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臂的驱动端例如还安装有转轮,驱动端通过转轮和绳索与车门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杆例如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臂例如对应地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旋转轴与气缸的第二端枢轴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一个第二旋转轴与第一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旋转轴与第二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第一转动臂的驱动端与第二转动臂的驱动端适于与两个车门分别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座椅固定架例如包括位于气缸两侧的两个大致成F型座椅夹持件,第一转动臂的支承端与第二转动臂的支承端通过两个第三旋转轴分别与两个F型座椅夹持件枢轴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臂例如为大致V型结构,转动臂的支承端与驱动端分别位于V型结构的两端部,枢结部位于V型结构的弯折处。在上述实施例中,气缸的第二端例如为活塞杆端。[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简单,易于操作,完全模拟实际车门内开启状态,减小了试验耗材和气缸数目,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通过连杆、转动臂对气缸输出力的有效转化,使作用于车门内饰板上的力大大减小,降低了对车门内饰板的损害。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座椅固定架I、气缸2、连杆3和转动臂4。座椅固定架I包括两个大致成F型的座椅夹持件11、12,该两个F型座椅夹持件11、12适于夹持固定在车内座椅(图I中未示出)的靠背上,并通过一个基座(图I中未标/Jn )连接固定在一起。气缸2包括弟一端和弟_■端,弟一端为缸端21,弟_■端为活塞杆端
22。连杆3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转动臂4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第一转动臂41包括驱动端411、枢结部412、支承端413,第二转动臂42包括驱动端421、枢结部422、支承端423。第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在图I中为大致V型结构,驱动端411、421与支承端413、423分别位于该V型结构的两端部,枢结部412,422位于支承端413、423与驱动端411、421之间的该V型结构的弯折处。气缸2的缸端21固定在该座椅固定架I的基座上。第一连杆31的第一端,第二连杆32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51、52与气缸2的活塞杆端22枢轴连接。第一连杆3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61与第一转动臂41的枢结部412枢轴连接,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旋转轴62与第二转动臂42的枢结部422枢轴连接。第一转动臂41的驱动端411与第二转动臂42的驱动端421分别适于与车辆的左右两个车门连接。为使第 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运行更平稳可靠,第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的驱动端411、421安装有转轮81、82,驱动端411、421通过转轮81、82和绳索(图I中未示出)分别与两个车门连接。第一转动臂41的支承端413与第二转动臂42的支承端423通过第三旋转轴71、72分别与两个F型座椅夹持件11、12枢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通过座椅固定架I固定在车辆的两个座椅的靠背上,将车辆的车门内解锁,气缸2动作,气缸2的活塞杆端22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从缸端21内向外伸出,活塞杆端22通过第一旋转轴51、52推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朝相互分离的方向运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通过第二旋转轴61、62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朝相互分离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以第三旋转轴71、72为轴心向外旋转,推动左右车门开启。此后,气缸2内的压缩空气排出,气缸2的活塞杆端22向内收缩,活塞杆端22通过第一旋转轴51、52拉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朝合拢的方向运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通过第二旋转轴61、62带动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朝合拢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以第三旋转轴71、72为轴心向内旋转,系于转轮81、82处的绳索拉动左右车门关闭,从而完成一个车门的开关动作。如此反复循环即可实现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简单,易于操作,完全模拟实际车门内开启状态,减小了试验耗材和气缸数目,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通过连杆3、转动臂4对气缸2输出力的传递,使直接作用于车门内饰板上的力大大减小,降低了对车门内饰板的损害。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臂4也可以做适当的结构变形,并不限于V型;气缸2的缸端21及活塞杆端22与座椅固定架I、连接杆3的连接关系可以互换,同样可实现车门开关动作。此外,可以理解的是,连杆与转动臂的数量可视实际应用的车门测试数量而定,例如应用于单车门测试的情形,则可仅设置单个连杆和转动臂。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固定架、气缸、连杆、转动臂,该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该座椅固定架上且该气缸的第二端与该连杆的第一端枢轴连接,该连杆的第二端与该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该转动臂的支承端枢轴连接至该座椅固定架,该转动臂的驱动端适于与车门连接,且该转动臂的该枢结部位于该支承端与该驱动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臂的该驱动端安装有转轮,该驱动端通过该转轮和绳索与该车门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该转动臂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旋转轴与该气缸的第二端枢轴连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一个第二旋转轴与该第一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旋转轴与该第二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该第一转动臂的驱动端与该第二转动臂的驱动端适于与两个车门分别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固定架包括位于该气缸两侧的两个大致成F型座椅夹持件,该第一转动臂的支承端与该第二转动臂的支承端通过两个第三旋转轴分别与该两个F型座椅夹持件枢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臂为大致V型结构,该转动臂的该支承端与该驱动端分别位于该V型结构的两端部,该枢结部位于该V型结构的弯折处。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缸的该第二端为活塞杆立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内开启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座椅固定架、气缸、连杆、转动臂,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座椅固定架上且气缸的第二端与连杆的第一端枢轴连接,连杆的第二端与转动臂的枢结部枢轴连接,转动臂的支承端枢轴连接至座椅固定架,转动臂的驱动端适于与车门连接,且转动臂的枢结部位于支承端与驱动端之间。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易于操作,通过连杆、转动臂对气缸输出力的有效转化,使作用于车门内饰板上的力大大减小。
文档编号G01M13/00GK202814692SQ2012203719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彦武, 马芳武, 何后裔, 杨国斌,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