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物显微结构观察的荧光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696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植物显微结构观察的荧光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1).取材取植物材料,切制成长宽各1-5mm的小块或小段;所述的植物材料为花粉粒,胚囊、花柱、胚珠、叶片、根或茎;2).固定室温下,将植物材料置于由pH8.0的PBS缓冲液配置成的质量浓度4%的多聚甲醛或甲醇中固定20-40min;3).第一次漂洗从固定液中取出植物材料,用pH8.0的PBS缓冲液漂洗10-20min;4).染色将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滴加由质量浓度1-3%的DMSO0.02-0.1ml、质量浓度0.02-0.2%的TritonX-1000.02-0.1ml,0.05-0.2%的荧光增白剂2200.02-0.1ml制成的染色液,在室温下染色10-60min;5).第二次漂洗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用pH8.0的PBS缓冲液漂洗10-15min;6).核酸染色二次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滴加质量浓度0.01-0.05%的DAPI溶液0.02-0.06ml,室温下,对细胞中核酸进行荧光染色10-20min;7).封片用蒸馏水漂洗,除去表面的染色液,再滴加质量浓度10-20%的甘油,将植物材料表面覆盖,加盖玻片;8).观察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实现对植物显微结构的观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显微结构观察的荧光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1).取材取植物的花粉粒、胚囊、花柱或胚珠,或取叶片、根或茎切制成长宽各2-3mm的小块或小段;2).固定室温下,将植物材料置于装有由pH8.0的PBS缓冲液配置成的质量浓度4%的多聚甲醛或甲醇制成的固定液的玻璃容器中,固定25-35min,当固定叶片时,用甲醇除去叶绿素,溶解角质层;3).第一次漂洗从固定液中取出植物材料,用pH8.0的PBS缓冲液漂洗12-18min;4).细胞壁染色将第一次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放在双凹载玻片的圆凹中,滴加由质量浓度1.5-2.5%的DMSO的0.03-0.05ml、质量浓度0.05-0.15%的TritonX-1000.03-0.05ml、质量浓度0.1-0.15%的荧光增白剂2200.03-0.05ml制成的染色液,在室温下染色20-50min;5).第二次漂洗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用pH8.0的PBS缓冲液漂洗12-13min;6).核酸染色二次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滴加质量浓度0.02-0.04%的DAPI溶液0.03-0.05ml,室温下,对细胞中核酸进行荧光染色12-18min;7).封片用蒸馏水漂洗,除去表面的染色液,再滴加质量浓度12-18%的甘油,将植物材料表面覆盖,加盖玻片;8).观察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实现对植物显微结构的观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显微结构观察的荧光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1).取材取植物的花粉粒、胚囊、花柱或胚珠,或取叶片、根或茎切制成长宽各1-5mm的小块或小段;2).固定室温下,将植物材料置于装有由pH8.0的PBS缓冲液配置成的质量浓度4%的多聚甲醛或甲醇制成的固定液的玻璃容器中,固定30min,当固定叶片时,用甲醇除去叶绿素,溶解角质层;3).第一次漂洗从固定液中取出植物材料,用pH8.0的PBS缓冲液漂洗15min;4).细胞壁染色将第一次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放在双凹载玻片的圆凹中,滴加由质量浓度2%的DMSO的0.06ml、质量浓度0.11%的TritonX-1000.06ml、质量浓度0.12%的荧光增白剂2200.06ml制成的染色液,在室温下染色35min;5).第二次漂洗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用pH8.0的PBS缓冲液漂洗10min;6).核酸染色二次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滴加质量浓度0.03%的DAPI溶液0.06ml,室温下,对细胞中核酸进行荧光染色15min;7).封片用蒸馏水漂洗,除去表面的染色液,再滴加质量浓度15%的甘油,将植物材料表面覆盖,加盖玻片;8).观察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实现对植物显微结构的观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