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2325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与制造工艺

本申请涉及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已有的导航系统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BDS)卫星导航系统。

现在的移动终端用的导航系统绝大多数都是GPS,也有在移动终端上使用多个导航系统的,但多数仍以GPS为主。然而,GPS在海上的定位准确度较低,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在海上定位精确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以取得精确度更高的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定位系统和第二定位系统;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系统包括北斗定位系统,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为不同与第二定位系统的其他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一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二条件时,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三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所述第三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包括: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和/或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一定位系统的工作;或者第二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一工作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二定位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远海或深山。

进一步地,在启动第二定位系统之前,还包括:若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则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显示一选择界面,以便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是否启动第二定位系统;若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启动第二定位系统,则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其中,若显示所述选择界面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用户指令,则直接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能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一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当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还包括: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若所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定位系统和第二定位系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系统包括北斗定位系统,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为不同于第二定位系统的其他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一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二条件时,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三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所述第三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包括: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和/或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一定位系统的工作;或者第二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一工作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二定位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远海或深山。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若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则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显示一选择界面,以便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是否启动第二定位系统;若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启动第二定位系统,则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其中,若显示所述选择界面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用户指令,则直接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能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一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当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案,根据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在移动终端位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满足特定条件时,使用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能够获取到精确度更高的位置信息;并且,本申请在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时,无论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维持正常通信,都能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第二定位系统)的双向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地面中心将该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用户预设的目标终端发送,从而,当该移动终端用户遇到危险、且移动通信信号微弱不能进行正常通信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进一步,本申请在满足不同的特定条件时,将工作的定位系统转换成占用率、使用率最低的定位系统,还能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结合图1、图2、图3说明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为描述清楚起见,以下均以手机为例。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定位系统和第二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系统包括北斗定位系统(BDS),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为不同于第二定位系统的其他定位系统,例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可通过如下方式: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工作的定位系统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等地区。进一步,海洋可以按地图、根据与海岸线的距离远近等方式区分为近海或远海,类似的,山区也可以区分为浅山或深山,由此,所述特定类型地区还可以包括远海或深山地区的情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移动终端本地存储有特定类型的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的特定类型的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在位置是否为特定类型的地区。例如,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是否在海洋,即,判断该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是否在海洋地区对应的多个经纬度范围中的任意一个经纬度范围内。

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一定位系统的工作;或者第二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一工作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二定位系统的工作。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以GPS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北斗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GPS定位系统的工作;或者,以北斗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北斗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GPS定位系统的工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

具体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等地区。

(2)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具体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即,移动终端未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等地区。

以下结合图1详细描述方式(1)和(2),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10,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执行步骤S120;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继续实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当前正在工作的定位系统。

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特定类型的地区为海洋地区,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海洋地区。若确定移动终端未处于海洋地区,则继续工作在当前正在工作的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处于海洋地区,则执行步骤S120。

步骤S120,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

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所述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若所述移动终端未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即,所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则执行步骤S130。

沿用上例,若移动终端当前正在工作的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不需要进行定位系统的切换,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北斗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未工作在北斗定位系统,即工作在GPS定位系统,则执行步骤S130。

步骤S130,若所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若所述移动终端未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即,所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沿用上例,即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GPS系统切换至北斗定位系统。

(3)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一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之一或几个: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为远海或深山地区。

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形,通常移动终端如手机要能同时收到4个卫星的下行信号,之后解调,在手机系统里判断是否能解调是以信噪比C/N(信号/噪声)的值为门限,值越大信号越强,因而,可以采用信噪比来确定信号强度,进而用来确定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具体地:若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则确定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例如,第一预定阈值为10dB-Hz,即,当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的值小于10dB-Hz时,确定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

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形,若移动终端处于远海或远山地区,则确定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一个例子: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特定类型的地区(如海洋、山区等地理位置),再根据地理位置(海洋、山区)具体是远海还是近海、山区边缘(或者称浅山)还是深山中,即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来确定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如果移动终端处于远海或远山地区,则确定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其中,根据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特定类型的地区,更具体地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经纬度坐标或移动终端在地图上的位置,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

具体例如:可以预先配置远海和/或深山地区的经纬度范围;或者,预先在地图上配置远海和/或深山地区的范围,并在移动终端本地存储上述预先配置的远海和/或深山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和/或远海和/或深山地区在地图上对应的区域范围;在确定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时,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的所述远海和/或深山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和/或远海和/或深山地区在地图上对应配置的区域范围、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和/或所述移动终端在地图上的位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在相应的区域内,比如是否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等等,若根据终端所在的上述位置信息匹配上这些区域的范围,即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不能满足使用。

以下结合图2详细描述方式(3),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210,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

具体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执行步骤S220。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特定类型地区包括海洋地区,移动终端当前工作在GPS定位系统,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海洋地区;若判断移动终端未处于海洋地区,则继续工作在GPS定位系统。

步骤S220,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则判断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

若第一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执行步骤S230。如前所述,可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是否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或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确定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例如,GPS定位系统在远海地区可能出现卫星信号微弱,无法准确定位的情况,北斗定位系统在海上进行定位更加准确。因此,若移动终端处于远海地区,则确定GPS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并执行步骤S230。若GPS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不用切换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

步骤S230,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沿用上例,若GPS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将移动终端当前工作的定位系统由GPS定位系统切换至北斗定位系统。

(4)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二条件时,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至少包括下列情形之一或几个: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此处可参考方式(3)中的例子,不再赘述。其中,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亮度是否达到预定亮度阈值,和/或根据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白天模式。例如,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的亮度达到预定亮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为13:00PM,则确定该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

(5)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三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所述第三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至少包括下述情形之一或几个: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此处可参考方式(3)中的例子,不再赘述。其中,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亮度是否低于预定亮度阈值,和/或根据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黑天模式。例如,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的亮度低于预定亮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为21:00PM,则确定该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

以下结合图3详细描述方式(4)和(5),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方式(4)和(5)中,以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为起始状态。

步骤S310,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

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的情况下,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则执行步骤S320。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特定类型地区包括海洋地区,移动终端当前工作在GPS定位系统,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海洋地区;若判断移动终端未处于海洋地区,则继续工作在GPS定位系统。

步骤S320,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则判断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

其中,若第一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执行步骤S330。如前所述,可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是否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或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确定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例如,GPS定位系统在远海地区可能出现卫星信号微弱,无法准确定位的情况,北斗定位系统在海上进行定位更加准确。因此,若移动终端处于远海地区,则确定GPS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并执行步骤S330。若GPS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不用切换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

步骤S330,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白天模式。

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则执行步骤S340,若移动终端未工作在白天模式,即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则执行步骤S350。其中,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亮度是否达到/低于预定亮度阈值,和/或根据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黑天模式。例如,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的亮度达到预定亮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为13:00PM,则确定该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若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的亮度低于预定亮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为21:00PM,则确定该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

步骤S340,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则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即,第二定位系统作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一定位系统的工作。

步骤S350,若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若移动终端未工作在白天模式,即,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根据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基于上述实施例,无论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还是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都需要启动移动终端的第二定位系统,则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图未示):

在所述终端上显示一选择界面,以便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是否启动第二定位系统;若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启动第二定位系统,则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

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确定移动终端由GPS定位系统切换至北斗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北斗定位系统与GPS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则在所述终端上显示一选择界面,以便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是否启动北斗定位系统;若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启动北斗定位系统,则启动所述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以手机为例,在手机的显示屏中显示一个选择界面,在该选择页面中提示用户“是否切换到北斗导航系统”,用户可以在该选择页面上选择“是”或“否”;若用户选择“是”,则启动该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若用户选择“否”,则继续使用该终端中当前运行的定位系统。

其中,若显示所述选择界面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用户指令,则直接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例如,在显示该选择界面后10S(秒)内未接收到任何用户指令,则直接启动该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在移动终端位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满足特定条件时,使用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第二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能够获取到精确度更高的位置信息。

基于上述的任意实施例,若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即当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北斗定位系统与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同点是北斗定位系统具有双向通信功能,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能够在移动通信信号微弱或无法覆盖的区域使用短消息进行通信。因此,当判断用户处于海洋或山区等移动通信信号微弱地区时,在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获取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时,还可以将该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中也具有北斗定位系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将包含目标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该位置信息的通信请求发送至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地面中心接收到该通信请求后,将该位置信息转发给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可以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接收方终端。例如,当用户在海上时,无论海上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进行正常通信,都能够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用户预设的接收方手机,以告知接收方用户该用户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该用户在海上、山区、丛林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若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即当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若所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在海上、山区的移动通信信号较弱的地区可能无法正常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户遇到危险就无法向外界传达消息,因此实时监测该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若所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则向所述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能够在移动通信信号微弱或无法覆盖的区域使用短消息进行通信,因此,若监测到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将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获得的、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中也具有北斗定位系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将包含目标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该位置信息的通信请求发送至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地面中心接收到该通信请求后,根据目标终端的设备标识将该位置信息转发给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可以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接收方终端,如其他用户的手机等。例如,当用户在海上时,无论海上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进行正常通信,都能够将手机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用户预设的接收方手机,告知接收方用户该用户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该用户遇到危险、且移动通信信号微弱不能进行正常通信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无论在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的情况下,还是在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的情况下启动第二定位系统,在启动移动终端中的北斗第二定位系统后,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能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一定位系统。

具体地,若移动终端原来工作的定位系统为第一定位系统,在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的情况下,或在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的情况下,将启动移动终端的第二定位系统,因此,在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仍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能够满足使用,则切换回移动终端原来工作的定位系统,即第一定位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时,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时,无论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维持正常通信,都能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双向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北斗导航的地面中心将该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用户预设的目标终端发送,从而,当该终端用户遇到危险、且移动通信信号微弱不能进行正常通信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

以下结合图4、图5、图6和图7说明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100包括确定单元110。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定位系统和第二定位系统。

确定单元110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在一个例子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可通过如下方式: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工作的定位系统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等地区;或者所述特定类型地区包括远海或深山地区。具体地,所述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移动终端本地存储有特定类型的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的特定类型的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在位置是否为特定类型的地区。

所述第二定位系统包括北斗定位系统,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为不同于第二定位系统的其他定位系统。

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一定位系统的工作;或者第二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第一工作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第二定位系统的工作。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以GPS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北斗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GPS定位系统的工作;或者,以北斗定位系统为主工作系统,北斗定位系统为辅助工作系统修正GPS定位系统的工作。

所述确定单元110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

具体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等地区;或者所述特定类型地区包括远海或深山地区。

(2)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具体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即,移动终端未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区包括海洋、山区或沙漠等地区。

(3)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一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

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形,若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则确定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

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形,若移动终端处于远海或远山地区,则确定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其中,根据移动终端的经纬度坐标或移动终端在地图上的位置,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远海或远山地区。预先配置远海和/或深山地区的经纬度范围;或者,预先配置在地图上远海和/或深山地区的范围,并在移动终端本地存储上述预先配置的远海和/或深山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和/或远海和/或深山地区在地图上对应的区域范围;在确定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时,根据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的所述远海和/或深山地区与经纬度范围的对应关系和/或远海和/或深山地区在地图上对应的区域范围、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和/或所述移动终端在地图上的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

具体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判断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若第一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4)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二条件时,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此处可参考方式(3)中的例子,不再赘述。其中,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亮度是否达到预定亮度阈值,和/或根据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白天模式。例如,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的亮度达到预定亮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为13:00PM,则确定该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

具体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的情况下,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则判断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其中,若第一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白天模式,若移动终端工作在白天模式,则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

(5)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且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并满足第三条件时,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所述第三条件包括第一定位系统的不能满足使用且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所述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包括:所述第一定位系统对应的卫星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处于远海或深山地区,此处可参考方式(3)中的例子,不再赘述。其中,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亮度是否低于预定亮度阈值,和/或根据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黑天模式。例如,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的亮度低于预定亮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为21:00PM,则确定该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

具体地,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的情况下,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则判断第一定位系统是否满足使用,其中,若第一定位系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继续工作在第一定位系统,若第一定位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工作在黑天模式,若移动终端工作在黑天模式,则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

以上实施例中对确定单元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的具体方式的细节描述,还可参考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中的相应部分。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图4所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单元120和启动单元130。

显示单元120用于若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则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显示一选择界面,以便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是否启动第二定位系统;启动单元130用于若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启动第二定位系统,则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

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确定移动终端由GPS定位系统切换至北斗定位系统,或移动终端工作在北斗定位系统与GPS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则显示单元120在所述终端上显示一选择界面,以便用户在所述选择界面中选择是否启动北斗定位系统;若用户在显示单元120显示的选择界面中选择启动北斗定位系统,则启动单元130启动所述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以手机为例,在手机的显示屏中显示一个选择界面,在该选择页面中提示用户“是否切换到北斗导航系统”,用户可以在该选择页面上选择“是”或“否”;若用户选择“是”,则启动该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若用户选择“否”,则继续使用该终端中当前运行的定位系统。

其中,若显示单元120显示所述选择界面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用户指令,则启动单元130直接启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定位系统。例如,在显示该选择界面后10S(秒)内未接收到任何用户指令,则直接启动该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

基于上述的任意实施例,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还包括:切换单元(图未示),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能够满足使用,则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一定位系统。

具体地,若移动终端原来工作的定位系统为第一定位系统,在确定单元110确定移动终端由第一定位系统切换至第二定位系统的情况下,或在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的情况下,(启动单元130)将会启动移动终端的第二定位系统,因此,在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仍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若移动终端未处于特定类型地区,和/或第一定位系统能够满足使用,则切换单元将移动终端工作的定位系统切换回移动终端原来工作的定位系统,即第一定位系统。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图4、图5所描述的实施例(图6仅示出了以图5所描述的实施例为基础的本实施例的装置结构框图),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100还包括发送单元140,用于当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例如,第一定位系统为GPS定位系统,第二定位系统为北斗定位系统,北斗定位系统与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同点是北斗定位系统具有双向通信功能,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能够在移动通信信号微弱或无法覆盖的区域使用短消息进行通信。因此,当判断用户处于海洋或山区等移动通信信号微弱地区时,在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获取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时,还可以将该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中也具有北斗定位系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具体地,所述发送单元140将包含目标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该位置信息的通信请求发送至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地面中心接收到该通信请求后,将该位置信息转发给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可以为该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接收方终端。例如,当用户在海上时,无论海上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进行正常通信,都能够将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用户预设的接收方手机,以告知接收方用户该用户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该用户在海上、山区、丛林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基于上述图4、图5所描述的实施例(图7仅示出了以图5所描述的实施例为基础的本实施例的装置结构框图),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100还包括检测单元150和发送单元160。

监测单元150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发送单元160用于若所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第二定位系统作为工作系统之一时,向第二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定位系统获得的位置信息。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在海上、山区的移动通信信号较弱的地区可能无法正常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户遇到危险就无法向外界传达消息,因此监测单元150实时监测终端的通信信号的信噪比。若所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则发送单元140向所述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通信请求,以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能够在移动通信信号微弱或无法覆盖的区域使用短消息进行通信,因此,若监测单元150监测到终端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预定阈值,发送单元140将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获得的、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中也具有北斗定位系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具体地,发送单元140将包含目标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该位置信息的通信请求发送至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地面中心接收到该通信请求后,根据目标终端的设备标识将该位置信息转发给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可以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接收方终端,如其他用户的手机等。例如,当用户在海上时,无论海上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进行正常通信,都能够将手机的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地面中心发送给用户预设的接收方手机,告知接收方用户该用户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该用户遇到危险、且移动通信信号微弱不能进行正常通信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

以上对本申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案,根据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及其工作的定位系统、和/或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确定移动终端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或工作在第二定位系统与第一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的状态,在移动终端位于特定类型的地区和/或满足特定条件时,使用移动终端中的北斗导航系统(第二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能够获取到精确度更高的位置信息;并且,本申请在满足不同的特定条件时,将工作的定位系统转换成资源占用率较低的定位系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本申请在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类型的地区时,无论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是否能维持正常通信,都能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第二定位系统)的双向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地面中心将该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用户预设的目标终端发送,从而,当该移动终端用户遇到危险、且移动通信信号微弱不能进行正常通信时,能够及时获知该用户所在位置,从而进行救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