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凹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52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抗凹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凹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类的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在中国的人均保有量持续增加,并已走进千家万户。目前,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汽车的外形是否美观关乎用户的实用感受。

但是在汽车使用中,由于使用者对于车辆的缺乏养护或者突发情况,车辆表面往往会产生局部凹陷或车漆刮蹭现象。车辆的外观的局部凹陷往往是因为局部施加的应力大于设计应力,多发生于车门和前后盖区域。在车辆设计过程中,抗凹性试验是必不可少的试验之一。

目前,对于抗凹性试验,一般是通过测力计和百分表两个设备同时测量,通过手动计算同时测量得到一个位置的加载大小和加载点的位移量。由于测力计和百分表的形状各异,导致抗凹试验时,固定方式复杂,同时测量的精度受安装精度的影响较大,测量准确度和精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抗凹性能检测装置,该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可以简单且准确地检测车辆的不同部位的抗凹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敞开;手动推杆,所述手动推杆从所述壳体的与敞开端相对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手动推杆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邻近所述敞开端的压头;应力检测装置,所述应力检测装置设置成用于检测所述手动推杆的应力;位移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设置成用于检测所述手动推杆的位移量;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应力检测装置和所述位移检测装置相连;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且显示所述应力检测装置和所述位移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在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对抗凹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时,应力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出应力值,位移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出手动推杆的位移量,显示器可以直观地显示检测结果,从而可以使得车辆的不同部位的抗凹性能检测简单且准确,而且抗凹性能检测装置体积小,易于携带,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对车辆的不同部位的抗凹性能的检测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的所述敞开端处设置有缓冲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磁致电阻和磁致电阻电极,所述磁致电阻固定在所述手动推杆上,所述磁致电阻电极分别与所述磁致电阻和所述处理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应力检测装置为应力应变片。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压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手动推杆的杆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材料不同、尺寸不同的所述压头。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抗凹性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敞开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端盖和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器显示应力和位移的曲线图,所述显示器适于在应力应变比值超过凹陷阀值时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壳体、手动推杆、应力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力检测装置、磁致电阻电极、处理器和显示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缓冲圈11;

手动推杆20;推头21;杆体22;压头23;

应力检测装置30;

位移检测装置40;磁致电阻41;磁致电阻电极42;

处理器50;显示器60;A/D转换器70;端盖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该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不同车辆不同部位的抗凹性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0、手动推杆20、应力检测装置30、位移检测装置40、处理器50、A/D转换器70、显示器60和端盖80。

如图1所示,壳体10的一端敞开,壳体10可以包括:筒体和底壁,筒体的顶端敞开,壳体10的底壁可以设置有穿孔,这样手动推杆20可以从壳体10的与敞开端相对的一端伸入壳体10内,也就是说,手动推杆20可以穿过穿孔后伸入壳体10内部。壳体10的敞开端处可以设置有缓冲圈11。在抗凹性能检测装置检测抗凹检测区域时,壳体10上的缓冲圈11可以止抵在抗凹检测区域处,从而缓冲圈11可以保证壳体10在抗凹检测区域的止抵可靠性,而且缓冲圈11还可以防止壳体10的敞开端划伤车辆的表面。缓冲圈11可以为橡胶圈,橡胶圈的直径可以在1mm-2mm之间,这样橡胶圈可以有效覆盖壳体10的敞开端的边缘。

如图1所示,手动推杆20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上,手动推杆20可以包括:推头21、杆体22和压头23,推头21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杆体22连接在推头21和压头23之间,杆体22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壳体10内,压头23可以靠近壳体10的敞开端,当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对抗凹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推头21推动杆体22,然后压头23止抵在抗凹检测区域内。

压头23可以拆卸地安装在手动推杆20的杆体22上。通过更换压头23,可以便于抗凹性能检测装置检测不同车辆的不同部位。例如,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多个材料不同、尺寸不同的压头23。这样可以通过选取适宜尺寸、适宜材料的压头23来检测车辆的不同部位,从而可以使得抗凹性能检测装置检测准确且可靠。其中,压头23可以与杆体22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端盖80可以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0的敞开端上。当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停止使用时,端盖80可以安装在壳体10的敞开端处,从而可以避免零部件的缺失,当抗凹性能检测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拆卸下端盖80以使得手动推杆20正常工作。具体地,端盖80和壳体10的敞开端可以螺纹连接。

应力检测装置30设置成用于检测手动推杆20的应力,其中,如图1所示,应力检测装置30可以为应力应变片,应力应变片可以固定在手动推杆20的杆体22上。在手动推杆20移动时,应力应变片可以检测出手动推杆20的应力。

位移检测装置40可以设置成用于检测手动推杆20的位移量,处理器50分别与应力检测装置30和位移检测装置40相连,其中,如图1所示,位移检测装置40包括:磁致电阻41和磁致电阻电极42,磁致电阻41固定在手动推杆20上,磁致电阻电极42分别与磁致电阻41和处理器50相连。当手动推杆20轴向移动时,磁致电阻41随之移动,磁致电阻电极42此时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图2所示,A/D转换器70连接处理器50和应力应变片之间以及处理器50和磁致电阻电极42之间,A/D转换器70可以将应力应变片和磁致电阻电极42的检测结果转换成处理器50可以接收的信号。

显示器60与处理器50相连,而且显示器60显示应力检测装置30和位移检测装置40的检测结果。显示器60通过显示检测结果可以使得工作人员了解车辆的该处部位是否符合抗凹性能要求,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可以判断出应力应变比值和凹陷阀值之间的关系,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相应改进和强化,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抗凹性能。

显示器60显示应力和位移的曲线图,显示器60适于在应力应变比值超过凹陷阀值时报警。由此,显示器60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来提醒工作人员,从而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直观且及时地了解该部位的抗凹性能,进而可以更好地提升车辆的抗凹性能。

下面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

步骤一:工作人员可以先打开端盖80,然后将壳体10上的缓冲圈11止抵在抗凹检测区域上。

步骤二:工作人员一只手握住推头21,另一只手握住壳体10,然后推动推头21,推头21带动杆体22和压头23朝向抗凹检测区域移动,应力应变片和磁致电阻电极42进行检测,处理器50接收信号,显示器60显示检测结果,在应力应变比值超过凹陷阀值时,显示器60进行报警。

其中,为了使得工作人员手持壳体10更容易,壳体10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防滑件。换言之,壳体10的外周面可以进行防滑处理,防滑件可以为橡胶层,或者防滑件可以构造为壳体10表面上的凸起,或者,防滑件可以构造为壳体10表面上交错分布的纹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在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对抗凹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时,应力检测装置30可以检测出应力值,位移检测装置40可以检测出手动推杆20的位移量,显示器60可以直观地显示检测结果,从而可以使得车辆的不同部位的抗凹性能检测简单且准确,而且抗凹性能检测装置体积小,易于携带,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抗凹性能检测装置对车辆的不同部位的抗凹性能的检测便利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