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3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其与机架固定;

支柱(210),其底部与所述底座(100)固定;

第一连杆(221),其与所述支柱(210)的顶部固定;

第一伸缩柱(231),其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21)的顶部铰链连接,其伸缩端与第二连杆(222)的顶部铰链连接;

第二伸缩柱(232),其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21)的底部铰链连接,其伸缩端与第二连杆(222)的底部铰链连接;

钻体(300),其与所述第二连杆(222)固定,所述钻体(300)的底部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钻头(400);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221)与第一电机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伸缩柱(231)的固定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柱(231)为油杆,所述第一伸缩柱(231)的活塞缸与所述第一连杆(221)的顶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柱(23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222)的顶部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柱(232)为油杆,所述第二伸缩柱(232)的活塞缸与所述第一连杆(221)的底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柱(23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222)的底部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300)包括第一折叠杆(301)、第二折叠杆(302)、第三折叠杆(303)、第四折叠杆(304)、第三伸缩柱(305)、第一弧形橡胶杆(311)、第二弧形橡胶杆(312)、第一护板(321)、第二护板(322)、第三护板(323)、第四护板(324)、第一内杆(331)、第二内杆(332)、第三内杆(333)、第四内杆(334);

所述第一折叠杆(301)的顶部与第二折叠杆(302)的顶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杆(302)的底部与第三折叠杆(303)的顶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杆(303)的底部与所述第四折叠杆(304)的底部铰链连接,所述第四折叠杆(30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折叠杆(301)的底部铰链连接,第一折叠杆(301)、第二折叠杆(302)之间连接的铰链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连杆(222)固定,第三折叠杆(303)、第四折叠杆(304)之间连接的铰链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橡胶杆(311)的中部;

所述第一折叠杆(301)与第四折叠杆(304)之间连接的铰链固定在所述第三伸缩柱(305)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二折叠杆(302)与第三折叠杆(303)之间连接额定铰链固定在所述第三伸缩柱(305)的固定端上;

所述第一弧形橡胶杆(311)的中部与第二弧形橡胶杆(312)的中部固定,第一弧形橡胶杆(311)、第二弧形橡胶杆(312)的开口方向朝向正下方;所述第一弧形橡胶杆(3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护板(322)、第四护板(324)固定,所述第二弧形橡胶杆(3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护板(321)、第三护板(323)固定,所述第一护板(321)、第二护板(322)、第三护板(323)、第四护板(324)用于保护钻头(400),所述第一护板(321)与第一内杆(331)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内杆(331)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400)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护板(322)与第二内杆(332)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内杆(332)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400)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护板(323)与第三内杆(333)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内杆(333)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400)铰链连接,所述第四护板(324)与所述第四内杆(33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四内杆(334)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400)铰链连接;

所述第二弧形橡胶杆(312)的中部与所述钻头(400)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柱(305)为油杆,第三伸缩柱(305)的活塞缸与所述第二折叠杆(302)、第三折叠杆(303)之间连接的铰链固定,第三伸缩柱(305)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折叠杆(301)、第四折叠杆(304)之间连接的铰链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组织切片受体空白蜡块钻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伸缩柱(231)、第二伸缩柱(232)、第三伸缩柱(305)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根据植物组织芯片的原有的植物的高度A、重量B、年龄C、含水率D,按如下公式输出钻孔深度E,并控制钻头(400)向蜡块钻出深度E的孔;

<mrow> <mi>E</mi> <mo>=</mo> <mn>3</mn> <mo>+</mo> <mfrac> <mrow> <mfrac> <mi>C</mi> <mrow> <mi>A</mi> <mo>&times;</mo> <mi>B</mi> </mrow> </mfrac> <mo>+</mo> <mroot> <msup> <mrow> <mo>(</mo> <mi>A</mi> <mo>-</mo> <mi>B</mi> <mo>&times;</mo> <mo>(</mo> <mrow> <mn>1</mn> <mo>-</mo> <mi>D</mi> </mrow>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n>3</mn> </mroot> </mrow> <mrow>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5</mn> </munderover> <msub> <mi>C</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其中,原有的植物的高度A的单位为分米,重量B的单位为50克,年龄C的单位为月,深度E的单位为毫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