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防振油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94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防振油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汽车油位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油箱内的燃油余量,并将信号传输给汽车的仪表盘,使仪表盘可显示燃油的余量。传统的汽车油位传感器安装于油泵总成中。汽车在是行驶过程中,油位传感器会随汽车的晃动受到或多或少的振动,油位传感器受到过多振动会导致其对燃油量的检测失去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振动、检测精度高、传感灵敏度高的车用防振油位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防振油位传感器,包括有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传感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底座,底座与壳体之间设有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包括有设于与底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设于连接板上并与壳体连接的连接杆及设于连接杆与壳体之间的弹性防振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通过底座与外部部件实施连接,且底座与壳体之间通过减振机构实施连接,这样设置可使汽车在晃动过程中其振动力被减振机构消耗,使壳体不会随之发生振动,从而保证了壳体内传感元器件的灵敏度及信号的传送精度;在使用过程中,汽车发生晃动时产生的振动力传输给底座,底座上的振动力传递给连接板时得到一定的消耗,连接板与壳体之间的减振机构则会完全将振动力消除,使壳体免于受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杆为柱状体,其轴向两端分别为直径小于中部的螺纹杆,其中的一个螺纹杆与连接板螺纹旋转,另一端的螺纹杆与壳体连接,且与连接板螺纹旋转的螺纹杆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垫圈,所述的弹性防振组件包括有设于壳体与连接板之间的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加工及安装较为方便,而且通过多级减振消除振动力,使壳体能够稳定的处于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且连接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弹性塑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使振动力由底座上传递至连接板时便可逐步的得到消减。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底座相对于与连接板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朝向底座外延伸的环状连接框,环状连接框的底部设有与其垂直衔接的连接边,连接边上设有若干个供螺钉安装的安装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便于底座与汽车内的部件实施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用防振油位传感器,包括有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传感元器件,壳体1上设有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底座2,底座2与壳体1之间设有减振机构3,该减振机构3包括有设于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1、设于连接板31上并与壳体1连接的连接杆32及设于连接杆32与壳体1之间的弹性防振组件4。上述方案中,壳体1通过底座2与外部部件实施连接,且底座2与壳体1之间通过弹性减振机构4实施连接,这样设置可使汽车在晃动过程中其振动力被弹性减振机构4消耗,使壳体不会随之发生振动,从而保证了壳体1内传感元器件的灵敏度及信号的传送精度;在使用过程中,汽车发生晃动时产生的振动力传输给底座2,底座2上的振动力传递给连接板31时得到一定的消耗,连接板31与壳体1之间的弹性减振机构4则会完全将振动力消除,使壳体免于受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32为柱状体,其轴向两端分别为直径小于中部的螺纹杆321,其中的一个螺纹杆321与连接板31螺纹旋转,另一端的螺纹杆321与壳体1连接,且与连接板31螺纹旋转的螺纹杆321与连接板31之间设有弹性垫圈33,弹性防振组件4包括有设于壳体1与连接板31之间的弹簧。上述设置结构简单,加工及安装较为方便,而且通过多级减振消除振动力,使壳体1能够稳定的处于连接板31上。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32与连接板31及壳体1之间也可通过卡接件实施卡接,也是可行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振动力由底座2上传递至连接板31时便可逐步的得到消减,连接板31与底座2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且连接板31与底座2之间设有弹性塑胶垫34。紧固件可为紧固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底座2与汽车内部部件的连接,底座2相对于与连接板31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朝向底座2外延伸的环状连接框21,环状连接框21的底部设有与其垂直衔接的连接边22,连接边22上设有若干个供螺钉安装的安装孔2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