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92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



背景技术:

目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成为燃气设备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随着插卡式铝壳燃气表不断的发展,插卡式铝壳燃气表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有一些插卡式铝壳燃气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申请号为201110157459.9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公开了一种燃气表。该燃气表包括:燃气流速传感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和主控单元;其中:燃气流速传感单元,用于采用硅晶振膜方式将燃气流速转换为电压信号;模数转换单元,与燃气流速传感单元相连接,用于采集燃气流速传感单元转换的电压信号,并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主控单元,与模数转换单元相连接,用于根据模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还原燃气流速,并根据还原后的燃气流速和电压信号采集间隔时间,获取累计燃气流量。上述专利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体积流量测量不精确。因此需要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包括卡槽盖、透视板、控制盒上盖、电路板、压力旋转钮,所述卡槽盖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透视板,所述透视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控制盒上盖,所述控制盒上盖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压力旋转钮,所述压力旋转钮的上方设置有温度显示板,所述温度显示板的下方设置有控制盒底座,所述控制盒底座的前方设置有正负极片,所述正负极片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盒盖,所述电池盒盖的后上方设置有计量器,所述计量器的后下方设置有铝壳体。

上述结构中,当所述铝壳体起到固定保护作用之后所述卡槽盖就会起到防尘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所述透视板进行查看流量的大小,还可以通过所述温度显示板进行查看温度,并且所述计量器起到计量的作用,并且所述电池盒盖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所述控制盒底座起到固定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卡式铝壳燃气表质量,所述卡槽盖与所述透视板相连接,所述透视板与所述控制盒上盖相连接,所述控制盒上盖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压力旋转钮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卡式铝壳燃气表质量,所述压力旋转钮与所述温度显示板相连接,所述温度显示板与所述控制盒底座相连接,所述控制盒底座与所述正负极片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卡式铝壳燃气表质量,所述正负极片与所述电池盒盖相连接,所述电池盒盖与所述计量器相连接,所述计量器与所述铝壳体相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对多组分气体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体积流量的精确测量,减小了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卡槽盖;2、透视板;3、控制盒上盖;4、电路板;5、压力旋转钮;6、温度显示板;7、控制盒底座;8、正负极片;9、电池盒盖;10、计量器;11、铝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插卡式铝壳燃气表,包括卡槽盖1、透视板2、控制盒上盖3、电路板4、压力旋转钮5,卡槽盖1用于固定和保护,卡槽盖1的上方设置有透视板2,透视板2用于保护和便于观察,透视板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盒上盖3,控制盒上盖3用于防尘和封闭,控制盒上盖3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4,电路板4用于分析和控制,电路板4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旋转钮5,压力旋转钮5用于压力的调整,压力旋转钮5的上方设置有温度显示板6,温度显示板6用于温度的显示,温度显示板6的下方设置有控制盒底座7,控制盒底座7用于控制盒的固定和便于安装,控制盒底座7的前方设置有正负极片8,正负极片8用于接通和断开,正负极片8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盒盖9,电池盒盖9用于电池的保护,电池盒盖9的后上方设置有计量器10,计量器10用于计算流量的多少,计量器10的后下方设置有铝壳体11,铝壳体11用于保护和封闭。

上述结构中,当铝壳体11起到固定保护作用之后卡槽盖1就会起到防尘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透视板2进行查看流量的大小,还可以通过温度显示板6进行查看温度,并且计量器10起到计量的作用,并且电池盒盖9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控制盒底座7起到固定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卡式铝壳燃气表质量,卡槽盖1与透视板2相连接,透视板2与控制盒上盖3相连接,控制盒上盖3与电路板4相连接,电路板4与压力旋转钮5相连接,压力旋转钮5与温度显示板6相连接,温度显示板6与控制盒底座7相连接,控制盒底座7与正负极片8相连接,正负极片8与电池盒盖9相连接,电池盒盖9与计量器10相连接,计量器10与铝壳体11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