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386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航空轴承试验器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环下润滑集油效率标定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航空发动机结构、工况日益复杂,作为航空发动机轴系支撑、传动的航空轴承工况润滑条件也更加特殊。高转速下航空轴承多采用环下润滑以提高润滑效率,但设计结构的集油效率是否满足润滑需要,则需要进一步通过环下集油效率标定来判断。

环下集油效率标定目前国内仅有1~2家研究机构能够实现,但目前已有标定工装对喷油位置腔体与收油位置腔体之间采用的是机械密封,高转速下密封结构无效,无法准确标定集油效率,且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存在腔压,已有标定工装喷油位置腔体未与外界进行隔离,无法模拟发动机腔压。收油位置腔体在高速旋转下会将润滑油打散形成油雾,已有工装采取开放收油未作封闭处理,油雾排放到现场造成污染的同时也会造成集油油量流失,影响标定准确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轴承环下润滑集油效率标定装置无法模拟发动机腔压以及油雾自由排放,影响标定准确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外壳、集油箱、集油盖板和调气盖,副轴设置在主轴的外表面,集油环和轴承内圈分别同轴套装在副轴的凸缘和定位螺母之间,集油箱的箱底开有圆孔,圆孔的边缘悬套在集油环中部,沿圆孔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气体喷嘴,集油箱的底壁内开有气道,气道的一端与气体喷嘴相连通,气道的另一端与集油箱侧壁的气孔相连通,集油盖板设置在集油箱的敞口面上,调气盖盖合在集油盖板上的调气口中,集油箱和集油盖板一同围成集油腔,轴承内圈位于集油腔中,在集油环的集油通道上方设置有喷油块(嘴),由外壳和集油箱的外表面围成喷油腔,喷油块位于喷油腔中,在外壳上还开有高压气孔。

本实用新型以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器为载体,设计全新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工装。新型工装通过高压气体密封阻绝喷油位置腔体与收油位置腔体之间出现的串油问题。同时密封喷油位置腔体通过高压气流模拟发动机腔压,减小收油位置腔体标定集油口,阻止油雾直接排放到现场,使油雾在集油腔体内壁液化后流回标定口,提高标定准确率。同时提高安全性,减小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外壳8、集油箱6、集油盖板6-3和调气盖10,副轴2设置在主轴1的外表面,集油环3和轴承内圈4分别同轴套装在副轴2的凸缘2-1和定位螺母9之间,集油箱6的箱底开有圆孔,圆孔的边缘悬套在集油环3中部,沿圆孔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气体喷嘴7,集油箱6的底壁内开有气道6-1,气道6-1的一端与气体喷嘴7相连通,气道6-1的另一端与集油箱6侧壁的气孔6-2相连通,集油盖板6-3设置在集油箱6的敞口面上,调气盖10盖合在集油盖板6-3上的调气口中,集油箱6和集油盖板6-3一同围成集油腔,轴承内圈4位于集油腔中,在集油环3的集油通道3-1上方设置有喷油块(嘴)5,由外壳8和集油箱6的外表面围成喷油腔,喷油块5位于喷油腔中,在外壳8上还开有高压气孔8-1。

本实施方式集油环中设置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的一端与集油通道相通,润滑油槽的另一端与轴承内圈的润滑油通道相通。所述喷油腔的纵截面为侧向的“凹”字形,外壳的上、下壳板与集油箱的箱壁之间通过封堵形成密封的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在副轴2的凸缘2-1和集油环3之间垫有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的主轴1为空心的旋转轴。

本实施方式的端面通过封堵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副轴2套设置在主轴1外表面的凹槽中,并通过定位螺母9夹紧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在外壳8的底部开有回油孔(泵吸)8-2。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沿圆孔的边缘均匀设置有5~8个气体喷嘴7。

实施例:本实施例轴承环下集油效率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外壳8、集油箱6、集油盖板6-3和调气盖10,副轴2设置在主轴1的外表面,集油环3和轴承内圈4分别同轴套装在副轴2的凸缘2-1和定位螺母9之间,在副轴2的凸缘2-1和集油环3之间垫有密封垫,在集油环3和轴承内圈4之间夹有密封圈,集油箱6的箱底开有圆孔,圆孔的边缘悬套在集油环3中部,沿圆孔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气体喷嘴7,气体喷嘴7与集油环3的外表面存有间隙,集油箱6的底壁内开有气道6-1,气道6-1的一端与气体喷嘴7相连通,气道6-1的另一端与集油箱6侧壁的气孔6-2相连通,集油盖板6-3设置在集油箱6的敞口面上,调气盖10盖合在集油盖板6-3上的调气口中,集油箱6和集油盖板6-3一同围成集油腔,轴承内圈4位于集油腔中,在集油环3的集油通道3-1上方设置有喷油块(嘴)5,由外壳8和集油箱6的外表面围成喷油腔,喷油块5位于喷油腔中,在外壳8上还开有高压气孔8-1,在外壳8的底部开有回油孔8-2。

本实施例外壳8上的高压气孔8-1与集油箱6侧壁上的气孔6-2均与高压气体相连通,外壳8的上、下壳板与集油箱6的箱壁之间通过封堵11形成密封的腔体。

通过集油盖板上的调气盖释放集油腔中的气压。通过回油孔收集未进入轴承内圈的润滑油流量,通过集油盖板下部的集油口收集进入轴承内圈的润滑油流量,进而得到轴承环下集油效率。集油箱底箱壁内加工有气道与集油环外壁通过气体喷嘴喷出的气体形成高压气密封。

本实施例所述的喷油腔是由外壳的壳板与集油箱的底板和部分壁板围成,喷油腔的纵截面为侧向的“凹”字形,外壳的上、下壳板与集油箱的箱壁之间围成密封的腔体,集油箱位于喷油腔的凹口中。通过定位螺母固定副轴以及集油环和轴承内圈的位置。

本实施例以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器为载体,副轴设置在主轴的外表面,集油环和轴承的内圈同轴套装在副轴上,高压气体由集油箱侧壁的气孔进入气道,然后再进入气体喷嘴,通过高压气体密封阻绝喷油位置腔体与收油位置腔体之间出现的串油问题。同时密封喷油位置腔体(喷油腔)通过高压气流模拟发动机腔压,减小收油位置腔体标定集油孔,阻止油雾直接排放到现场,使油雾在集油腔体内壁液化后流回标定口(集油口),提高标定准确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