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9956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高铁已经逐步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高铁以其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而闻名世界。作为高铁重要组成部分管路的气密性一直是中国中车严抓、狠落实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各管路的气密性要求高铁上各管路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而传统的的气密性试验主要采用球阀来控制存在以下问题:操作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由于采用传统的球阀控制,并且工作现场的阀门的数量和种类很多,操作人员要仔细核对阀门后才能工作,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严重时错开或错管阀门可能会发生不安全事故。例如由于操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造成测试试验压力达不到标准就盲目的试验,造成无谓的时间的浪费。自动化水平低,试验数据不可靠。传统的试验方式靠人工来完成,在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不停的记录实时数据,由于现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很容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错记或是漏,或者试验结束后档案保管不仔细造成记录数据的丢失,造成试验的数据的可靠性降低。现场仪表及管路较多造成工作现场脏乱差,传统气密性试验现场遍布各种管路及仪表以及数据记录的表格,试验完以后现场的环境不堪入目,严重制约着一个企业的自身形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密性试验装置,操作简单,测试数据准确,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本装置将气压与水压的两种试验方式融合在一起,通过一次试验可以同时对被检测部件的气路与水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保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空压机,一气管管道的一端与空压机的高压气体出口相连,另一端与被测件相连,在气管管道上自空压机端至被测件端依次设有第一球阀、第一电气比例阀、压力表、第一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电磁阀,在第三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气管管道上设有一泄压支路,在泄压支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还包括与气管管道相并联的水管管道,水管管道的一端通过增压泵与水箱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被测件和第三电磁阀之间的气管管道上,在水管管道上自增压泵端至与气管管道相连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电气比例阀、第四电磁阀、风缸、单向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五电磁阀,在第五电磁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水管管道上设有一排水支路,在排水支路上设有第六电磁阀,空压机、第一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三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增压泵、第四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五电磁阀、第一电气比例阀、第二电气比例阀和第六电磁阀均与控制装置相连。

在气管管道上串接有空气加热室,在空气加热室内设有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测试数据准确,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效率,而且本装置将气压与水压的两种试验方式融合在一起,通过一次试验可以同时对被检测部件的气路与水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压机,2、气管管道,3、被测件,4、第一球阀,5、第一电气比例阀,6、压力表,7、第一电磁阀,8、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三电磁阀,10、泄压支路,11、第二电磁阀,12、水管管道,13、增压泵,14、水箱,15、第二电气比例阀,16、第四电磁阀,17、风缸,18、单向阀,19、第二压力传感器,20、第五电磁阀,21、排水支路,22、第六电磁阀,23、空气加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空压机1,一气管管道2的一端与空压机1的高压气体出口相连,另一端与被测件3相连,在气管管道2上自空压机端至被测件3端依次设有第一球阀4、第一电气比例阀5、压力表6、第一电磁阀7、第一压力传感器8和第三电磁阀9,在第三电磁阀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之间的气管管道2上设有一泄压支路10,在泄压支路10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1;还包括与气管管道2相并联的水管管道12,水管管道12的一端通过增压泵13与水箱14相连,另一端连接于被测件3和第三电磁阀9之间的气管管道2上,在水管管道2上自增压泵13端至与气管管道2相连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电气比例阀15、第四电磁阀16、风缸17、单向阀18、第二压力传感器19和第五电磁阀20,在第五电磁阀2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9之间的水管管道12上设有一排水支路21,在排水支路21上设有第六电磁阀22,空压机1、第一电磁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三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1、增压泵13、第四电磁阀16、第二压力传感器19、第五电磁阀20、第一电气比例阀5、第二电气比例阀15和第六电磁阀22均与控制装置相连。

在气管管道2上串接有空气加热室23,在空气加热室23内设有加热丝。被测件一般都是金属材料的,在做完水压测试后,被测件内会有一部分水残留,为了防止被测件生锈,可在做完气密性试验后,再次启动空压机1,打开第一电磁阀7和第三电磁阀9,启动加热丝加热,打开被测件3的另一气口,压缩空气通过第一球阀4、第一电气比例阀5、第一电磁阀7、空气加热室23以及第三电磁阀9进入被测件3型腔,快速去除被测件3内的残留水分。

使用本装置做气密性试验的过程如下:与被测件3连接,打开第一球阀4,然后控制装置控制启动空压机1,打开第一电磁阀7和第三电磁阀9,压缩空气通过第一球阀4、第一电气比例阀5、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三电磁阀9进入被测件3型腔。第一压力传感器8对气管管道2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当达到预先所设置的压力数值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7关闭,从而切断气路,完成气压加压动作,进入稳压保压阶段,当稳压保压时间达到预先所设定的稳压保压时间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磁阀11打开,被测件3内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11排出,完成气压保压测试。当第一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气管管道2内的压力为零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三电磁阀9关闭,打开第四电磁阀16和第五电磁阀20,启动增压泵13,水经过第二电气比例阀15、第四电磁阀16、风缸17、单向阀18和第五电磁阀20进入被测件3型腔。第二压力传感器19对水管管道12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当水压达到参数设定值时,控制装置控制第四电磁阀16及增压泵13关闭完成加水压动作,进入稳压保压过程,当稳压保压时间达到预先所设定的稳压保压时间时,控制装置控制第六电磁阀22打开,被测件3型腔内的水通过第六电磁阀22排出,完成水压保压测试。所有气压和水压压力数据及时间都会被记录在控制装置内,以便工作人员查询和打印数据。上述整个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所要做的劳动非常少,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测试数据准确,不受操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且本装置将气压与水压的两种试验方式融合在一起,通过一次试验可以同时对被检测部件的气路与水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