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单轴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715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原位单轴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涉及物理性质测试领域,涉及一种原位单轴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高强度板材成形,为了提高板材加工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需要对板材成型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过程进行深入详尽的研究。钣金的受力情况是一种典型的平面应力状态,区别于单轴拉伸时的单轴应力状态,因此,对于板材成形性能的衡量需要专门的试验手段,需要研究一种保持实验过程中拉伸状态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位单轴拉伸装置,包括具有斜槽的底座、横梁、小压边框、大压边框、内部设有轴颈的游走卡块和设有轴肩的加载螺杆,所述横梁固定在底座上的斜槽内,一端套接有小压边框,另一端与加载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加载螺杆外套接有游走卡块,加载螺杆的轴肩与游走卡块的轴颈内表面接触,通过旋转加载螺杆,可推动游走卡块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大压边框套接在游走卡块上。

进一步,所述横梁为方形横梁。

进一步,所述游走卡块上设有卡边,可以防止大压边框相对其滑动。

进一步,所述斜槽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0°。

进一步,所述加载螺杆的端面和游走卡块的端面对应设有刻度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控制加载螺杆的旋进量及旋进速度控制加载条件并能保持加载状态。实验过程中无需使用电子设备即可对加载进行控制,大幅降低实验成本的同时仍能保证实验的精确合理性。整个装置体积较小,适宜在电镜狭小的样品室中进行实验。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原位单轴拉伸装置,包括具有斜槽的底座1、横梁3、小压边框2、大压边框4、内部设有环形槽的游走卡块6和设有轴肩51的加载螺杆5,所述横梁3固定设置在底座上1的斜槽内,一端套接有小压边框2,另一端与加载螺杆5螺纹连接,所述加载螺杆5外套接有游走卡块6,加载螺杆5的轴肩与游走卡块6的轴颈内表面接触,通过旋转加载螺杆5,可推动游走卡块6沿着横梁3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大压边框4套接在游走卡块6上。

本实施例中,横梁为方形横梁,游走卡块6套接在横梁3的部分对应设置为方形孔,与横梁截面完全配合,防止加载过程中自身相对于横梁3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游走卡块6上设有卡边61,可以防止大压边框4相对其滑动,卡边61设置在游走卡块6的外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凸缘,用来对大压边框4定位,阻止沿着横梁长度方向的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斜槽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0°,并用紧定螺栓压紧固定,适用于在常用电镜中进行EBSD测试。。

本实施例中,加载螺杆的端面和游走卡块的端面对应设有刻度线,通过观察加载螺杆顶部刻度线与底座圆筒底面刻度线的位置关系读出旋进角度,通过控制旋进速度来控制加载速度。

实验过程,将试验片7的两端分别通过小压边框2和大压边框4压紧,旋转加载螺杆5,加载螺杆5的轴肩被游走卡块6的轴颈卡住,推动游走卡块6沿着横梁3的长度方向向外移动,从而带动夹紧试样片7的大压边框向外移动,对试样片7进行拉伸,底座1底部圆柱固定在电镜样品室中提供定位及顺畅的导电通道,用电镜拍摄样品形貌或标定完未变形试样EBSD等后,取出装置,通过一定速率旋进加载螺杆一定角度,等效为杯突实验中加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再将装置放回电镜样品室,继续拍摄或标定相同部位。以此循环进行后续实验直至完成实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