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7347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航天技术、军事工程、机器人技术、资源开发、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领域。

在传感器使用时,首先需要采用检测电路对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以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例如采用电阻分压检测电路对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但是,在针对电阻阻值跨度非常大的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时,在传感器阻值较小、分压电阻太大的情况下,无法区分当前检测电路是否为断路,进而导致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电阻阻值跨度非常大的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时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与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分压模块以及第一控制端,且所述控制电路设有采集端;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形成的串联电路;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一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端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所述第一电阻小于所述第二电阻;

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采集端的电压以及当前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

获取当前所述采集端的电压,以根据当前所述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获取采集端的电压以及当前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获取当前所述采集端的电压,以根据当前所述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串联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二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端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

所述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优选地,所述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所述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其中,第三预设电压大于该第二预设电压;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优选地,所述确定获取到的所述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且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包括与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分压模块以及第一控制端,且所述控制电路设有采集端;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形成的串联电路;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一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端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所述第一电阻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端的电压以及当前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述采集端的电压,以根据当前所述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述采集端的电压,以根据当前所述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串联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二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端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所述第二调整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

调整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所述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其中,第三预设电压大于该第二预设电压;

第一调整子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且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

本发明通过获取采集端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而后获取当前采集端的电压,并根据当前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而在采集端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通过将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进而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电压的影响,进而提高通过采集端口的电压得到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能够避免因无法区分当前检测电路是否为断路,而导致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提高了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的准确度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电路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电路另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端的输出状态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中第二调整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第四实施例中调整单元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

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控制电路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与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分压模块以及第一控制端k1,且控制电路设有采集端c11;分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形成的串联电路;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一控制端k1连接。

其中,第一控制端k1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

具体地,参照图2,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e1以及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依次串联形成的串联电路。

该串联电路与第二电容e1并联,且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及第三电阻r3连接处的节点连接,另一端接地;传感器与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阻r3连接处的节点连接。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一控制端k1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e1连接处的节点为采集端c11。

该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可实时或定时检测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e1连接处的节点即采集端c11的电压,同时检测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状态,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第一控制端k1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电阻而使第一控制端k1失效,使得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为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相当于第一电阻r1接地,进而将第二电阻r2短路,使得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存在第一电阻r1。

步骤s20,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

其中,第一预设电压的范围为0~该传感器的电源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再次确定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是否为高阻态,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进而实现在采集端c11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通过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即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行分压,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当前控制电路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无需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

步骤s30,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以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为低电平之后,第二电阻r2被该第一控制端k1短路,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即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行分压,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c11电压的影响,因此,根据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获得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体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得到采集端c11的电压时,可直接根据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的映射关系查表等得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可通过该第一控制端k1进行上述流程的控制,也可以通过其他处理器实现上述流程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其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以为8.06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为100kω、第三电阻r3的阻值可以为2kω,第一电容c1为104电容、第二电容e1为47μf正向耐压16v的电容。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通过获取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而后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并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而在采集端c11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通过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而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c11电压的影响,进而提高通过采集端c11口的电压得到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能够避免因无法区分当前检测电路是否为断路,而导致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提高了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的准确度及效率。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后,该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

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二预设电压的范围为0~该传感器的电源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再次确定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是否为低电平,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在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为高阻态之后,第一控制端k1在该控制电路中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s50,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以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为高阻态之后,第一控制端k1在该控制电路中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能够通过提高控制电路中分压电阻的电阻值,使得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具体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得到采集端c11的电压时,可直接根据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的映射关系查表等得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可通过该第一控制端k1进行上述流程的控制,也可以通过其他处理器实现上述流程的控制。

需要强调的是,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则可直接根据获取到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无需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通过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而后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以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得在采集端c11的电压第二预设电压时,确保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即使第一控制端k1在该控制电路中处于失效状态,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能够通过提高控制电路中分压电阻的电阻值,使得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

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串联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r4。

参照图5,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阻r2串联后接地;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阻r2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二控制端k2连接,其中,第二控制端k2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阻r2。

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获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时,获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状态,在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第二控制端k2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电阻而使第二控制端k2失效,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也为高阻态,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为第一电阻r1;在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相当于第二电阻r2接地,进而将第四电阻r4短路,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也为高阻态,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为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为第一电阻r1。

步骤s42,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具体地,步骤s42包括: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调整至高阻态;或者,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又或者,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进而使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1之后,步骤s40还包括:

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使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即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无论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处于何种状态,在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均处于短路状态,进而实现在采集端c11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通过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即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行分压,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使得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2包括:

步骤s421,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其中,第三预设电压大于该第二预设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以便于根据不同的电压范围选择不同的分压电阻。

步骤s422,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通过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具体地,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则将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当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则无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进而使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421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且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

具体地,具体地,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将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则将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当然,若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无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且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通过使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第四电阻r4处于短路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能够根据获取到的电压选择不同的分压电阻,使得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可在控制电路中再次增加多个电阻以及控制端,通过在控制电路中设置多个分压电阻以及控制端,能够根据采集端c11的电压所属的范围选择对应的分压电阻,进一步提高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通过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使得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

参照图7及图2,其中,图7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控制电路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与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分压模块以及第一控制端k1,且控制电路设有采集端c11;分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形成的串联电路;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一控制端k1连接。

其中,第一控制端k1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

具体地,参照图2,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e1以及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依次串联形成的串联电路。

该串联电路与第二电容e1并联,且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及第三电阻r3连接处的节点连接,另一端接地;传感器与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阻r3连接处的节点连接。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一控制端k1连接。

该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0可实时或定时检测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e1连接处的节点即采集端c11的电压,同时检测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状态,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第一控制端k1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电阻而使第一控制端k1失效,使得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为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相当于第一电阻r1接地,进而将第二电阻r2短路,使得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存在第一电阻r1。

第一调整模块20,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

其中,第一预设电压的范围为0~该传感器的电源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再次确定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是否为高阻态,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第一调整模块20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进而实现在采集端c11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通过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即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行分压,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当前控制电路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无需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以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为低电平之后,第二电阻r2被该第一控制端k1短路,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包括第一电阻r1,即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行分压,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c11电压的影响,因此,根据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获得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体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得到采集端c11的电压时,可直接根据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的映射关系查表等得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可通过该第一控制端k1进行上述流程的控制,也可以通过其他处理器实现上述流程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其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以为8.06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为100kω、第三电阻r3的阻值可以为2kω,第一电容c1为104电容、第二电容e1为47μf正向耐压16v的电容。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第一调整模块20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而后第二获取模块30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并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而在采集端c11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通过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r1,进而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c11电压的影响,进而提高通过采集端c11口的电压得到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能够避免因无法区分当前检测电路是否为断路,而导致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提高了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的准确度及效率。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40,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

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二预设电压的范围为0~该传感器的电源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再次确定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是否为低电平,在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在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为高阻态之后,第一控制端k1在该控制电路中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以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调整为高阻态之后,第一控制端k1在该控制电路中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能够通过提高控制电路中分压电阻的电阻值,使得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具体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得到采集端c11的电压时,可直接根据检测结果与采集端c11的电压的映射关系查表等得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可通过该第一控制端k1进行上述流程的控制,也可以通过其他处理器实现上述流程的控制。

需要强调的是,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则可直接根据获取到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无需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通过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第二调整模块40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而后第三获取模块50获取当前采集端c11的电压,以根据当前采集端c11口的电压获得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得在采集端c11的电压第二预设电压时,确保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即使第一控制端k1在该控制电路中处于失效状态,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能够通过提高控制电路中分压电阻的电阻值,使得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

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5及图9,在本实施例中,串联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r4。

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阻r2串联后接地;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阻r2连接处的节点与第二控制端k2连接,其中,第二控制端k2的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

第二调整模块40包括:

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以及当前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时,获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包括高阻态以及低电平状态,在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第二控制端k2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电阻而使第二控制端k2失效,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也为高阻态,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为第一电阻r1;在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相当于第二电阻r2接地,进而将第四电阻r4短路,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也为高阻态,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为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控制电路的分压电阻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为第一电阻r1。

调整单元42,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具体地,调整单元42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调整至高阻态;或者,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又或者,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将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采集端c11的电压、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进而使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通过获取单元41获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调整单元42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使得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参照图10,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单元42包括:

确定子单元421,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其中,第三预设电压大于该第二预设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以便于根据不同的电压范围选择不同的分压电阻。

第一调整子单元422,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通过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具体地,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则将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当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则无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将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进而使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调整单元42还包括:

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时,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且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

具体地,具体地,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时,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则将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高阻态,将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若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则将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当然,若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则无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且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通过使第一控制端k1口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第四电阻r4处于短路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之和,能够根据获取到的电压选择不同的分压电阻,使得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可在控制电路中再次增加多个电阻以及控制端,通过在控制电路中设置多个分压电阻以及控制端,能够根据采集端c11的电压所属的范围选择对应的分压电阻,进一步提高传感器进行模拟量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通过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确定子单元421确定获取到的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接着在获取到的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时,第一调整子单元422调整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和/或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以使第一控制端k1的输出状态以及第二控制端k2的输出状态均为高阻态,使得第一控制端k1以及第二控制端k2在该控制电路中均处于失效状态,进而使得控制电路中当前的有效分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即当前控制电路中进行分压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及第四电阻r4之和,进而能够确保采集端c11的电压更加准确,提高该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