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无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57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坝无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坝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是水利产业的重要设施,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城乡供水和水产养殖的功能,兴建水库可以调节利用水资源,抗御洪涝灾害,除害兴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想要使大坝在建设后能够使用长久,定期进行维护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大坝的坝体结构较大,若是利用人工在大坝上一一进行排查的话,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由于大坝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紧密,且承受来自蓄积江水的压力较大,经过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坝体渗漏或内部发生结构破坏的情况,若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则容易导致溃堤情况的发生,当前大坝检测多为利用无损检测仪进行检测坝体结构的可靠性,但由于现有大部分的无损检测仪需要人工手持发射仪靠近待测物表面进行检测,对于大坝检测这种大工程来说,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若是遇到大坝侧面需要进行检测的情况,可能还需要设置吊台将操作人员下降至大坝坝体侧面进行检测,这样不仅风险大、劳动强度高,而且检测效率较低,导致大坝维护检测的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便利、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的大坝无损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坝无损检测装置,其包括两侧均设有矩形内凹结构的主体箱,主体箱一侧的内凹结构中安放有无损检测仪,主体箱另一侧的内凹结构中依序设置有控制主板和与控制主板电连接的显示器,所述的主体箱与显示器同侧的两边还可拆卸地嵌设有与控制主板电连接的供电电池,所述的主体箱两侧内凹结构之间还设有安装驱动器的容纳腔,所述的驱动器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的驱动器包括相对设置在容纳腔内的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和设置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之间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转轴末端设有第一收卷盘,所述的第一收卷盘上卷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活动端穿过容纳腔与无损检测仪之间的隔板,并与无损检测仪固定连接,由第一驱动电机控制钢丝绳的释放长度来调节无损检测仪的释放距离,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转轴末端设有第二收卷盘,所述的第二收卷盘上绕设有一端与控制主板电连接的导线,所述的导线另一端与无损检测仪电连接,由第二驱动电机来控制导线的释放长度。

进一步,所述两个第一驱动电机控制的两根钢丝绳分别与无损检测仪和待测物表面相对的侧面固定连接,两根钢丝绳与无损检测仪的连接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的无损检测仪与待测物表面相对的侧面中部设有用于释放和接受检测信号的检测窗口。

优选的,所述的无损检测仪位于检测窗口设置面的相对面上设有一对辅助无损检测仪从主体箱中取出的第一把手。

进一步,所述的无损检测仪为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或红外热波无损检测仪。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主板上设有存储检测信息的存储模块和用于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讯连接的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的通讯模块为WCDMA/GSM/CDMA通讯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箱用于放置无损检测仪的侧面上滑动设置有隔板,所述的主体箱对应隔板设有滑轨。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箱下端面的边角上设有单向脚轮。

进一步,所述的无损检测仪与待测物表面相对的侧面边角上设有辅助无损检测仪在待测物表面滑动的球形万向轮。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无损检测仪放置在主体箱的内凹结构中再利用设置在主体箱容纳腔中的第一驱动电机吊装无损检测仪,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来控制连接无损检测仪的导线释放长度,另外在无损检测仪上设置球形万向轮来辅助无损检测仪在待测物表面滑动,操作员只需将无损检测仪取出,然后将其放置在大坝侧面,通过控制主板来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同步转动实现无损检测仪在大坝侧面的升降,无损检测仪会因为自身重力而贴附在大坝侧面上,通过无损检测仪上设置的检测窗口释放检测信号和接收反馈信号,来获取大坝内部的结构情况,再将数据存储在控制主板的存储模块中和利用通讯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及时传输会远程控制终端上,当无损检测仪在大坝侧面竖直方向上检测完毕时,只需移动主体箱,再控制无损检测仪升降即可完成检测位置的转换,整个检测过程效率高、安全可靠、并且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所示装置拆除无损检测仪放置内凹结构处的隔板后的示意图;

图3为主体箱放置无损检测仪的内凹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无损检测仪从主体箱内凹结构取出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无损检测仪与待测物表面相对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箱另一内凹结构处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状态之一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状态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9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均设有矩形内凹结构的主体箱1,主体箱1一侧的内凹结构中安放有无损检测仪2,主体箱1另一侧的内凹结构中依序设置有控制主板3和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的显示器4,所述的主体箱1与显示器4同侧的两边还可拆卸地嵌设有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的供电电池5,所述的主体箱1两侧内凹结构之间还设有安装驱动器的容纳腔6,所述的驱动器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所述的驱动器包括相对设置在容纳腔内的两个第一驱动电机7和设置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7之间的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7转轴末端设有第一收卷盘71,所述的第一收卷盘71上卷绕有钢丝绳72,所述钢丝绳72的活动端穿过容纳腔6与无损检测仪2之间的隔板,并与无损检测仪2固定连接,由第一驱动电机7控制钢丝绳72的释放长度来调节无损检测仪2的释放距离,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8转轴末端设有第二收卷盘81,所述的第二收卷盘81上绕设有一端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的导线82,所述的导线82另一端与无损检测仪2电连接,由第二驱动电机8来控制导线82的释放长度。

为了使无损检测仪2在释放时,能够受重力作用与待测物表面平行,所述两个第一驱动电机7控制的两根钢丝绳72分别与无损检测仪2和待测物表面相对的侧面固定连接,两根钢丝绳72与无损检测仪2的连接部位23于同一水平位置上,另外,还可以在无损检测仪2与待测物表面相对的侧面中部设置用于释放和接受检测信号的检测窗口21,优选的,无损检测仪2位于检测窗口23设置面的相对面上设有一对辅助无损检测仪从主体箱1中取出的第一把手21,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对大坝9本体材质的适应性,所述的无损检测仪2可以为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或红外热波无损检测仪,同时,为了方便无损检测仪2在待测物表面顺利的滑行,还可以在无损检测仪2与待测物表面相对的侧面边角上设有辅助无损检测仪2在待测物表面滑动的球形万向轮22,另外还可以在主体箱1下端面的边角上设置单向脚轮12,通过当无损检测仪2在大坝9侧面竖直方向上检测完毕时,只需移动主体箱1,再控制无损检测仪2升降即可完成检测位置的转换,整个检测过程效率高、安全可靠、并且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由于大部分检测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为了便于信息存储和远程实施采集数据,所以控制主板3上设有存储检测信息的存储模块和用于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讯连接的通讯模块,优选的,所述的通讯模块为WCDMA/GSM/CDMA通讯模块。

当无损检测仪2收回在主体箱中时,为了避免无损检测仪受外力磕碰损坏,,所述的主体箱1用于放置无损检测仪的侧面上滑动设置有隔板11,所述的主体箱1对应隔板11设有滑轨,另外无损检测仪2放置的内凹结构内还对应无损检测仪2上的球形万向轮22的形状设有内凹槽13用来承接无损检测仪,使主箱体1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约,使用者只需手提主体箱上端面的第二把手14即可轻松携带。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此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