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524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对防治果蔬病虫害及促进果蔬生长效果明显,但不少果蔬农民由于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滥用农药,违规使用农药,导致了果蔬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机磷是果蔬上主要的农药残留物,近年来由于有机磷农药残留过高引发的食物中毒屡见报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严重时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神经性中毒症状,损害消费者利益,还会影响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故此,农药残留检测装置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但是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在实际检测中会受到果蔬汁液的影响而导致判断错误的问题存在,如何避免蔬菜水果内汁液成分影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残留检测过滤装置,可有效降低果蔬内汁液的影响,保证农药残留检测装置的有效判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一吸附层及氧化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用于吸附待测检测液的液体组分,所述第一吸附层用于吸附待测检测液内的颗粒物,所述氧化层用于将待测检测液内的还原组分进行破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层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二吸附层及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用于吸附待测检测液的液体组分,所述第二吸附层用于吸附待测检测液内的颗粒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为脱脂棉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层及第二吸附层为活性炭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层为氧化铝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通过在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层、第一吸附层、氧化层,完成对果蔬内汁液的过滤净化,避免了果蔬汁液内维生素C等组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0,所述罐体10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20、第一吸附层30、氧化层40、第二吸附层50及第二过滤层60,所述第一过滤层20及第二过滤层60用于吸附过量的待测检测液的液体组分,所述第一吸附层30及第二吸附层50用于吸附待测检测液内的细小颗粒物,进一步将待测检测液进行过滤净化,保证农药残留检测装置的有效测试结果,所述氧化层40用于将待测检测液内的还原组分进行破坏,避免待测检测液内的还原组分进入到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内后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20及第二过滤层60为脱脂棉层,用于吸附待测检测液内的过量液体组分,所述过量液体为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层30及第二吸附层50为活性炭层,用于对待测检测液内的颗粒物进行吸附,避免颗粒物随着待测检测液一起流入到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影响测试结果的判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层40为氧化铝层,用以降低待测检测液内的维生素C等组分对农药残留检测装置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将蔬菜水果捣碎,加入水充分混合制成待测检测液,取少量待测检测液滴入至罐体10开口处,经由第一过滤层20、第一吸附层30、氧化层40、第二吸附层50及第二过滤层60处理后从罐体10下方滴落至农药残留检测装置上,完成对待测检测液内的农药残留成分的检测判断,有效降低果蔬内汁液组分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通过在罐体10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层20、第一吸附层30、氧化层40,完成对果蔬内汁液的过滤净化,避免了果蔬汁液内维生素C等组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