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30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住宅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用地热供暖的方式给房间采暖,即在地板下铺设采暖管道,之后在采暖管道上覆盖地面装饰材料。这种采暖系统具有散热均匀、舒适,清洁健康的特点。

但是,由于该采暖系统前期需要将采暖管道铺设在地板下,在施工过程中,尖锐物容易对采暖管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有可能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在使用初期不会出现漏水情况,而长时间使用之后才暴露出来。

在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水来确定漏点。但是这一传统方法是存在问题的。首先,在水注入时,水压很可能加剧管道的损坏。其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采暖管道为隐蔽工程,铺设在地板下面,不方便查看。水作为液体,通常难以渗透到地板的表面,因此难以准确地判断漏水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方便的判断位于地板下的采暖管道漏水点的位置。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用于对采暖管道系统进行检漏测试,包含:气体检测机构、气体存储器和检漏管道,其中,所述气体存储器与所述采暖管道系统通过检漏管道相连通;所述气体存储器用于向所述采暖管道系统注入气体,所述气体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和分析所述采暖管道系统,判断是否漏气并确认漏气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存储器通过检漏管道向采暖管道系统注入气体,采暖管道系统中的气体在管道漏点位置会逸出,气体检测机构通过检测分析逸出的气体,进而判断出采暖系统管道是否漏气,并确定漏气点的位置。

通过本实施方式可以准确、方便的找出采暖管道系统的漏气点,也就是采暖管道系统的漏水位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无需将采暖管道系统上的地板翻开,避免对现有装修造成损坏。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漏管道上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采暖管道系统和所述气体存储器的气压表,所述气压表用于控制所注入的气体的气压。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漏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气体存储器和所述气压表之间的主路软管。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漏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压表和所述采暖管道系统之间的多分转换器,所述多分转换器包括与所述气压表连接的转换头和与所述转换头连接的多条支路软管,所述多条支路软管与所述采暖管道系统的采暖分集水器的接口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分转换器通过所述转换头将从所述气压表注入的气体分离成多路,并通过所述多条支路软管注入所述采暖分集水器中。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接口数量为四个。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气体检测机构为气体检测仪。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气体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气体检测探头,这些气体检测探头分布设置于所述采暖管道系统的各条管路附近。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气体检测机构包括与所述多个气体检测探头通信连接的主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气体存储器包括电子阀门和与所述气体检测机构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机构用于在检测到气体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向所述气体存储器发送确认漏气发生信号;所述气体存储器用于在收到所述漏气发生信号后关闭所述电子阀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体存储器,2-主路软管,3-气压表,4-转换头,5-支路软管,6-分集水器,7-电子阀门,8-气体检测探头,9-采暖管道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用于对采暖管道系统9进行检漏测试,需要说明的是,采暖管道系统9一般铺设在地板下,前期由于施工或其它原因导致的采暖管道系统9破损,可能造成管道中液体渗漏,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进行检查。

具体地说,结合图1所示,上述提到的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包含:气体检测机构、气体存储器1和检漏管道。其中,气体存储器1中储存有用于注入采暖管道系统9的气体。气体存储器1与采暖管道系统9通过检漏管道相连通,气体存储器用于向采暖管道系统9注入气体,而气体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和分析采暖管道系统9,判断是否漏气,并确认漏气点。

在实际检测中,当气体存储器1开启时,气体存储器中的气体输入到采暖管道系统9中,一段时间后,气体充斥在采暖管道系统9中。若采暖管道系统9中存在漏点,则气体从采暖管道系统9中漏点处逸出,并且,由于气体具有自发扩发散性,逸出气体通过布朗运动透出地板,并被气体检测机构检测到,从而判断采暖管道系统9漏气,并确定漏气点。

不难发现,通过本实施方式可以准确、方便的找出采暖管道系统9的漏气点,也就是采暖管道系统9的漏水位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无需将采暖管道系统9上的地板翻开,避免对现有装修造成损坏。

具体而言,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检漏管道上,且两端分别连接采暖管道系统9和气体存储器1的气压表3,气压表3用于控制所注入的气体的气压,并且,气压表3上的表盘能够实时显示出检漏管道中的压力值,通过表盘上的度数,操作人员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检漏管道中的压力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检漏管道可以包括设置于气体存储器1和气压表3之间的主路软管2、设置于气压表3和采暖管道系统9之间的多分转换器。由于,气体需要经过多分转换器输入采暖管道系统9的分集水器6,而分集水器6具有多个接口,因此,多分转换器包括与气压表3连接的转换头4和与转换头4连接的多条支路软管5,多条支路软管5与采暖管道系统9的采暖分集水器6的接口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打开气体存储器1,然后,气体存储器1中的气体经过主路软管2到达气压表3,气压表3上的表盘实时显示气体压力,之后气体到达转换头4,通过转换头4将从气压表3注入的气体分离成多路,并通过多条支路软管5注入采暖分集水器6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采暖分集水器6的接口数量为四个,与之对应的支路软管5也为4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检测机构为气体检测仪,当气体存储器1向采暖管道系统9中注入气体后,操作人员拿着气体检测仪沿着管路路径进行巡查,利用气体检测仪中的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是否存在气体存储器1中的气体。若气体检测仪显示检测到相关气体,则说明在气体检测仪附近存在漏气点,这样便可以准确、方便的确定采暖管道系统9中的漏水位置,并对确定的漏水位置进行局部施工,无需将整个地板翻开,大大的减少了施工作业量,并且,降低对现有装修的损坏。

综合上述考量,本实施方式通过气体被检测机构能够准确、方便的找出采暖管道系统9的漏气点。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结合图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气体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气体检测探头8,这些气体检测探头8分布设置于采暖管道系统9的各条管路附近,并且,气体检测机构还包括与多个气体检测探头8通信连接的主机。

具体而言,上述的气体检测探头8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是否存在气体存储器1中的气体以及气体的浓度。气体检测探头8可以是分散式的。为了避免对现有装修的额外破坏,气体检测探头8可以沿着各条管路的路径,在对应的地面上进行等距或间隔设置,并且相邻两个气体检测探头8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为气体检测探头8的有效探测直径,从而确保整个采暖管道能够被这些气体检测探头8有效覆盖。

气体检测机构还包括主机,主机与气体检测探头8通信连接,当分布在各条管路上的气体检测探头8检测到相关气体时,气体检测探头8向主机发送检测信息,主机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采暖管道系统9漏气。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快速的确定是哪一个气体检测探头8检测到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检测探头8上还装设有LED显示灯,且LED显示灯在气体检测探头8检测到气体时闪烁,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辨认发送检测信息的气体检测探头8的位置,从而确定漏气点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凸显气体检测探头8的位置,例如在气体检测探头8上装设蜂鸣器,在气体检测探头8检测到气体时,蜂鸣器发出声音,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辨认发送检测信息的气体检测探头8的位置;或者在每个气体检测探头8都带有编码地址,在气体检测探头8检测到气体时,气体检测探头8向主机发送的检测信息内容还包括气体检测探头8的编码地址,从而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编码地址确定发送检测信息的气体检测探头8的位置。

实施方式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采暖系统气压检漏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气体存储器1包括电子阀门7和与气体检测机构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

具体而言,电子阀门7装设在气体存储器1的出气口的位置,当电子阀门7开启时,气体存储器1中的气体通过检漏管道注入采暖管道系统9。若采暖管道系统9中存在漏气点,则在采暖管道系统9中漏气点处,气体从采暖管道系统9中逸出,并被气体检测机构检测到,当气体检测机构在检测到气体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向气体存储器1发送确认漏气发生信号,气体存储器1在收到漏气发生信号后,关闭电子阀门7,停止向采暖管道系统9注入气体。

及时地停止向采暖管道系统9注入气体,可以防止气体在高压下对管道可能产生的破坏,而且在确定漏气点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气体存储器1中气体的使用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借助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免去通信线缆的布置,方便施工和检测的进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