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凝汽器灌水查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4727发布日期:2018-07-04 02:4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凝汽器灌水查漏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汽轮机组节能要求,需要对汽轮机凝汽器清洗后的换热管是否破损泄漏及整个汽轮机真空系统是否存在泄漏情况进行检修,而现在检修的方法是从凝汽器的热水井的补水口加水,灌水高度根据需要检查泄漏管路的位置确定,灌水过程中,进行查漏工作并且标记好漏点位置,而灌水查漏时的水位高,远远超过汽轮机本身的水位计的高度,但是凝汽器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水位监视装置,很难判断进水的高度,而如果灌水高度过高,水进在汽轮机组在热态下进如汽缸会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因此急需一种装置安全实现汽轮机真空系统灌水查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而一种使用安全、可靠,安装简单、方便、快捷,提高工作人员安全保障的一种汽轮机凝汽器灌水查漏装置。

一种汽轮机凝汽器灌水查漏装置,包括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包括高度为6~12米筒体和与筒体平行布设的透明管,所述筒体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墙上或汽轮机凝汽器的侧面,所述筒体的同侧的上下两端设有与透明管大小相匹配的连接通孔,所述透明管密封安装在连接通孔上并且通过连接通孔与筒体连通,所述透明管内设有浮球,所述筒体或/和透明管外设有刻度,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两个开口分别与水位计进口阀和压力变送器进口阀连接,所述水位计进口阀与汽轮机凝汽器的热水井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进口阀与压力变送器连通。本装置采用近处浮球直观水位,远程通过压力变送器输送信号远程显示水位,这样解决了现有凝汽器汽侧灌水真空系统查漏水位不好监视,安装临时塑料管道监视水位不直观,易误判,浪费人力资源等技术问题。而且本装置的筒体为长度可伸缩的筒体,筒体通过螺母固定密封,这样对于不同高度要求的汽轮机机组,可以先把筒体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再将透明管安装在筒体上,透明管可以定制多种高度,已配备不同高度要求的汽轮机机组。

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溢流口,可以起到溢流保护作用,限制汽轮机真空系统灌水的高度,防止热态汽轮机进水设备安全事故。

所述筒体溢流口的上方设有遮挡溢流口的防尘帽。

综上所述,本装置解决了现有凝汽器汽侧灌水真空系统查漏水位不好监视,安装临时塑料管道监视水位不直观,易误判,浪费人力资源等技术问题,提高了工作人员安全保障,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而且本装置显示准确、使用安全、可靠,安装简单、方便、快捷,通用,整洁,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防尘帽;2-筒体;3-透明管;4-伸缩调节螺母;5-透明管支衬环;6-浮球;7-压力变送器进口阀;8-水位计进口阀;9-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轮机凝汽器灌水查漏装置,包括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包括高度为6~12米筒体2和与筒体2平行布设的透明管3,所述筒体2通过安装支架9安装在墙上或汽轮机凝汽器的侧面,所述筒体2的同侧的上下两端设有与透明管3大小相匹配的连接通孔,所述透明管3密封安装在连接通孔上并且通过连接通孔与筒体2连通,所述透明管3通过透明管支衬环固定在筒体2上,所述透明管3内设有浮球6,所述筒体或/和透明管外设有刻度,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两个开口分别与水位计进口阀8和压力变送器进口阀7连接,所述水位计进口阀8与汽轮机凝汽器的热水井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进口阀7与压力变送器连通。本装置采用近处浮球6直观水位,远程通过压力变送器利用压力传感器感受液体压强,将液体压强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水位信号反馈至远方集控室,给予运行人员远方进行监视操控,电信号可以传送到很远的距离,适于遥测、遥控;更为准确快捷,这样解决了现有凝汽器汽侧灌水真空系统查漏水位不好监视,安装临时塑料管道监视水位不直观,易误判,浪费人力资源等技术问题。

而且本装置的筒体为长度可伸缩的筒体,筒体2的节数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2节、3节或n节伸缩调整,相邻直径小的筒体是插入直径大的筒体中,然后通过伸缩调节螺母4固定密封,伸缩调节螺母4内设有密封圈,使用时需要检查内部密封圈已安装并且完好,这样对于不同高度要求的汽轮机机组,可以先把筒体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再将透明管安装在筒体上,透明管可以定制多种高度,已配备不同高度要求的汽轮机机组。所述筒体2的顶部设有溢流口,可以起到溢流保护作用,限制汽轮机真空系统灌水的高度,防止热态汽轮机进水设备安全事故。所述筒体溢流口的上方设有遮挡溢流口的防尘帽1。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