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507发布日期:2018-06-19 23:4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测试仪。



背景技术:

功率分析仪自身电流测量量程非常有限,一般为30A,而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被测电流直流电流、交流电流范围都远远大于30A,所以功率分析仪无法完成对直接电流测量。

目前解决功率分析仪测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电流的方法是:功率分析仪外接电流传感器和配套的专用电流传感器电源箱。

外部电流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电源箱先将被测大电流转换为满足功率分析仪电流量程的二次小电流,功率分析仪再对二次小电流进行测量。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一路直流电流和三路交流电流,通过现有的测量方式,共需4只外部电流传感器和1台电流传感器电源箱。

这样现有的测量方式集成度低,设备散乱,现场接线复杂,引入干扰,影响测量准确性,不灵活,不方便现场测试,调试过程繁杂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并且现场调试快捷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测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测试仪,包括外壳和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内部电路包括电流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和功率分析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所述电流采集电路还与外部电路耦接,以采集外部电路的电流并输出电流数据信号,所述电流采集电路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以获取电源并将电流数据信号传输给电源转换电路,所述功率分析电路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接收到电流数据信号后,将该电流数据信号进行缩小转换并输出转换电流信号,所述功率分析电路接收该转换电流信号,并输出功率数据,所述显示电路耦接于功率分析电路,接收功率数据并显示,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外壳、均设置在互感器外壳内部的有开槽的铁芯和一个可滑移收进互感器外壳内部的触块,所述触块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供人手拨动的拨块,所述互感器外壳上开设有拨块滑槽,所述拨块穿过拨块滑槽后伸出并可在拨块滑槽中滑移,当电线穿过互感器外壳和铁芯的开槽后放进铁芯中间时,拨动拨块将触块推出与铁芯的开槽的两端相互抵触,形成封闭的铁芯,进而感生出电流并输出电流数据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电机和可旋转的底座,所述电机与底座联动,当所述电机转动时,所述电机带动底座旋转伸出外壳,以支撑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两端的支块,所述电机的轴上固定连接有卡块和挡板,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边上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方形卡槽和通孔相互连通,当所述电机的轴穿过通孔时,所述卡块嵌入到方形卡槽中,当电机转动时,所述卡块卡住支架并带动其旋转,所述挡板与支架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弹簧,当支架旋转伸出外壳时,弹簧处于复原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部还固定连接有支架轨道,所述支架轨道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上侧面上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均有一侧面为斜面,并且其斜面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凸起,当支架嵌在上凹槽中时,所述支架收入外壳,当支架嵌入下凹槽时,所述支架旋转伸出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角度感应机构和主控芯片,所述角度感应机构耦接于主控芯片,所述电机也耦接于主控芯片,当所述角度感应机构检测到外壳向设置底座的一侧靠下时,所述角度感应机构发出启动信号,所述主控芯片接收该启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机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感应机构包括储液外壳、导电液和第一接线端以及第二接线端,所述导电液储存在储液外壳中,所述第一接线端贴合于储液外壳的壳底,并且与相邻的一侧壁贴合,并且浸于导电液中,所述第二接线端贴合于壳顶,并且与第一接线端贴合的一侧壁贴合,当所述储液外壳向第一接线端贴合的侧壁方向靠下时,所述导电液液面倾斜并接触第二接线端,进而使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通信,所述储液外壳上贴合着第一接线端的侧壁贴合在外壳相对于底座的一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电流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和功率分析电路以及显示电路设置在外壳内,这样相比现有的搬运各种散件在现场进行搭建检测环境,本实用新型更加方便携带,同时体积小,并且现场搭建检测环境会导致线路繁杂,设备散乱,同时线路会很长,这样线路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电磁波之类的电信号干扰,将所有电路进行连接后整合进外壳中就不会出现检测环境繁杂,设备散乱的现象,同时不需要导线另外连接,这样也就不会因为线路长而受到电信号干扰,同时也不需要携带各种搭建环境的设备,只需要携带一个设备即可,并且通电即可实现整体的检测环境功能,并且开口化设计的互感器可以在不用将线路拆下后从在从铁芯的中间穿过,并且也可以检测不可拆下的线路,可以使检测更加方便快捷,节省大量人工时间,减少了搭建检测环境的时间和拆下线路后在将线路连接回去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底座伸出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收入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部电路连接框图;

图4为角度感应机构电路连接框图;

图5为角度感应机构导通时示意图;

图6为角度感应机构断路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一体化综合测试仪,包括外壳1和内部电路2,所述内部电路2均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内部电路2包括电流采集电路31、电源转换电路32和功率分析电路33以及显示电路34,所述电流采集电路31还与外部电路耦接,以采集外部电路的电流并输出电流数据信号,所述电流采集电路31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32,以获取电源并将电流数据信号传输给电源转换电路32,所述功率分析电路33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32,所述电源转换电路32接收到电流数据信号后,将该电流数据信号进行缩小转换并输出转换电流信号,所述功率分析电路33接收该转换电流信号,并输出功率数据,所述显示电路34耦接于功率分析电路33,接收功率数据并显示,所述电流采集电路31包括电流互感器311,所述电流互感器311包括互感器外壳312、均设置在互感器外壳312内部的有开槽的铁芯313和一个可滑移收进互感器外壳312内部的触块314,所述触块314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供人手拨动的拨块315,所述互感器外壳312上开设有拨块滑槽316,所述拨块315穿过拨块滑槽316后伸出并可在拨块滑槽316中滑移,当电线穿过互感器外壳312和铁芯313的开槽后放进铁芯313中间时,拨动拨块315将触块314推出与铁芯313的开槽的两端相互抵触,形成封闭的铁芯313,进而感生出电流并输出电流数据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需要检测时只需要将外部带检测的线路接入到电流采集电路31,然后电流采集电路31开始采集电流,采集到电流之后转换成电流数据信号然后发送给电源转换电路32,通过电源转换电路将电流数据信号按比例缩放后发送给功率分析电路33,然后通过功率分析电路33进行运算,最后得出线路中的功率数据,然后显示电路34接收该功率数据后进行显示,这样用户就可以直观的看到待检测的线路的功率,这里用到的电流采集电路31为现有的以电流互感器311为电流传感器的采样电路,电源转换电路32是用于提供电路电源并且将电流互感器311采集到的感生电流进行比例缩放,以免电流过大烧坏功率分析电路33,或者电流太小功率分析电路33难以检测,而这里的功率分析电路33是现有的功率分析仪的内部电路,这样将各个电路整合进外壳1内的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线路的距离,同时不需要每次到现场在进行一次线路连接,并且分散的设备需要多个电源,这样也就对搭建环境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用户需要接入外部待检测线路时,现有的电流互感器311的铁芯313是封闭的,这样用户将线路接入时就需要先将线路的一端拆下后穿过电流互感器311后在将线路连通回去,这样就会很麻烦,如果线路比较长,那么这个过程就会很麻烦,甚至一些线路是不可拆卸的,这样就会变成无法检测的情况,而本实施例设置的互感器311的铁芯313设置了开槽,这样外部线路就可以直接从开槽放入,然后拨动拨块315将触块314推出直到触块314与铁芯313的开槽的两端均相互抵触,这样就会形成闭合的铁芯313,这样就可以同封闭的铁芯313一样产生感生电流,这样就可以进行检测外部线路的电流大小,这样也就是测量过程进行的更加快捷迅速,节省人工时间,并且还能够解决不可拆卸的线路测量问题,这样也不会损伤线路的连接。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电机4和可旋转的底座5,所述电机4与底座5联动,当所述电机4转动时,所述电机4带动底座5旋转伸出外壳1,以支撑外壳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进行布置测量环境时,只需要启动电机4,然后底座5就会在电机4的带动下旋转,然后伸出外壳1,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收入在外壳内的底座5旋转伸出,即可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外壳1不会晃动,防止晃动而使外壳1翻到,保证内部电路2可以稳定运行。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座5包括支架51和设置在支架51两端的支块52,所述电机4的轴上固定连接有卡块41和挡板44,所述支架51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边上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方形卡槽和通孔相互连通,当所述电机4的轴穿过通孔时,所述卡块41嵌入到方形卡槽中,当电机4转动时,所述卡块41卡住支架51并带动其旋转,所述挡板44与支架51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弹簧43,当支架51旋转伸出外壳1时,弹簧43处于复原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4启动时,卡块41会卡住支架51,电机4转动带动卡块转动41进而带动支架51转动,然后支架51的两端就会伸出外壳1,然后弹簧 43的一端连接挡板44另一端连接支架51,这样弹簧43就会将支架51弹出外壳1,并且支架51的两端还都连接了支块52,支块52可以采用软性材料,这样就可以对外壳1以及内部电路2起到缓冲作用,可以缓解一部分的震动对检测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是弹簧43将挡板44和支架51连接起来的,这样就在支块52的基础上又起到了进一步的缓冲,大大减弱震动或者风吹摇晃等因素对检测过程产生影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内部还固定连接有支架轨道7,所述支架轨道7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上侧面上设有上凹槽71和下凹槽72,所述上凹槽71和下凹槽72均有一侧面为斜面,并且其斜面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凸起,当支架51嵌在上凹槽71中时,所述支架51收入外壳1,当支架51嵌入下凹槽72时,所述支架51旋转伸出外壳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改进中可以将弹簧43套在硬质的套筒中,这样可以防止弹簧43向左右方向弯曲,当需要将支架51收入外壳1时,只需将支架51嵌在上凹槽71中,然后当支架51转动时,弹簧43会将支架51抵触在支架轨道7上,沿着上凹槽71的斜面向上缩,由于套筒的存在就不会向左右弯曲,而是向上缩,这样当支架51向上缩进直到旋转过三角凸起的最高点后,这样就会在弹簧43的作用下支架51贴合着下凹槽72的斜面向下移动,最后在支架51完全旋转伸出外壳1后嵌入到下凹槽72中,这样由于下凹槽72的斜面的存在,就可以利用电机1 的反向转动,就可以将支架51嵌回到上凹槽71中,这样将上凹槽71的位置设置的高于下凹槽72,就可以实现在支架51旋转伸出外壳1的同时实现向下的位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利用底座5来支撑起外壳1,这样将外壳1撑起远离地面,可以避开潮湿的地面,可以防止水或灰尘进入到外壳内部,并且可以实现自动的缩回外壳1内,不需要人工将支架51收回外壳1内,可以利用电机4自动驱动收回,并且结构简单。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内部电路2还包括角度感应机构6和主控芯片,所述角度感应机构6耦接于主控芯片,所述电机4也耦接于主控芯片,当所述角度感应机构6检测到外壳1向设置底座5的一侧靠下时,所述角度感应机构 6发出启动信号,所述主控芯片接收该启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机4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搭建检测环境时,只需要将外壳1向设置了底座5的一侧倾斜靠下,角度感应机构6就可以自动检测出倾斜的方向,然后电机4开始转动,带动支架51转动自动伸出外壳1并支撑起外壳,当外壳1背向地面远离倾斜时,电机4就会相对的反向转动,这样支架51就会被收回进外壳1内,这样就不需要人工的驱动电机4,可以实现智能的底座5搭建,更加智能化,这样使得搭建检测环境时更加的便捷迅速,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过程,更加方便了用户的操作,避免了多余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角度感应机构6包括储液外壳61、导电液62和第一接线端63以及第二接线端64,所述导电液62储存在储液外壳61 中,所述第一接线端63贴合于储液外壳61的壳底,并且与相邻的一侧壁贴合,并且浸于导电液62中,所述第二接线端64贴合于壳顶,并且与第一接线端63 贴合的一侧壁贴合,当所述储液外壳61向第一接线端63贴合的侧壁方向靠下时,所述导电液62液面倾斜并接触第二接线端64,进而使第一接线端63和第二接线端64通信,所述储液外壳61上贴合着第一接线端63的侧壁贴合在外壳 1相对于底座5的一侧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只将外壳1向设置了底座5的一侧倾斜靠下时,储液外壳61就会随着倾斜,这样其内部的导电液62也会倾斜,这样就会使第二接线端64也接触到导电液62,这样第一接线端63和第二接线端64就会连通,这样就可以传输启动信号,这样连通后主控芯片就可以接收到其发送的启动信号,这样就可以利用主控芯片控制电机4转动,并且当第一接线端63和第二接线端64不连通时,主控芯片就不会接收到启动信号,这样就又可以控制电机4反向转动,进而将底座5收回至外壳1内部,这样的结构简单实用,不需要采用角度传感器,例如MPU6050这中集成模块,这样也就避免了姿态演算的过程,这样就降低了对主控芯片的性能要求,进而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