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模拟试验机的轮胎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5171发布日期:2019-05-17 20:2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模拟试验机的轮胎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模拟试验机的轮胎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是汽车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作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因此,悬架的技术状况和工作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悬架系统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快和横向稳定器等部分组成,悬架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所以,如何检测汽车悬架系统的工作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悬架是汽车非常重要的组件一般在汽车出厂前需要检测,但是如果在单纯的在出厂前检测的话,如若检测出不合格品无疑成本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在安装车架时就检测一次,但是选优技术中兵没有在检查悬架的同时检查轮胎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模拟试验机的轮胎检测装置,通过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使得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轨的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平移组件时为了在不需要使用轮胎检测装置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将安装在支撑组件上转动组件回收。通过设置强力模具弹簧使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有种一定的弹性,在试验过程中可以起到小幅度摆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设置是为了安装转动组件。检测轮胎的平衡性需要将轮胎的转速加速的一定程度,通过人工转动很难达到,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使得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加速的预定速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模拟试验机的轮胎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工作台,还包括有用于轮胎转动的转动组件、用于支撑转动组件的支撑组件、用于驱动转动组件驱动组件和用于移动支撑组件的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绳水平状态设置在底板上并且位于工作台的一个角,支撑组件设置在平移组件的顶端,转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均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有电动推杆、第一滑轨和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呈水平状态安装在底板上并且第一滑轨的一端朝向工作台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滑块均安装在第一滑轨上并且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两个第一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块,两个第一滑块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呈水平状态安装在第一滑轨的一侧,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朝向工作台方向设置并且电动推杆与第一滑轨呈平行状态设置,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的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设置相同且均为Y形结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端分别安装在一个第一滑块的顶端,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两个顶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每个同侧的第一通孔共轴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端均为强力模具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并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分别与一侧的第一通孔共轴线,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轴,每个旋转轴插设于同侧的第一通孔内并且与第一通孔轴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底端,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旋转轴上并且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使得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轨的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平移组件时为了在不需要使用轮胎检测装置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将安装在支撑组件上转动组件回收。通过设置强力模具弹簧使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有种一定的弹性,在试验过程中可以起到小幅度摆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设置是为了安装转动组件。检测轮胎的平衡性需要将轮胎的转速加速的一定程度,通过人工转动很难达到,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使得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加速的预定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中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工作台和托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轮胎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图6的A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轮胎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轮胎检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10为实施例中轮胎检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11为实施例中避震器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实施例中避震器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实施例中图12的B处放大图;

图14为实施例中按压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图14的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工作台1,安装架11,方形通孔12,托举装置2,托举板21,螺栓孔211,固定卡扣212,导向套22,导向杆23,托举液压缸24,轮胎固定装置3,左固定组件31,右固定组件32,无杆电缸321,支撑柱322,承载槽323,夹紧组件33,夹紧气缸331,夹紧板332,橡胶垫片333,轮胎检测装置4,转动组件41,第一转动轮411,第二转动轮412,旋转轴413,支撑组件42,第一支撑架421,第二支撑架422,第一通孔423,强力模具弹簧424,平移组件43,电动推杆431,第一滑轨432,第一滑块433,连接块434,驱动组件44,驱动电机441,第一从动轮442,第二从动轮443,避震器检测装置5,固定座51,支撑板511,轴承512,支撑腿513,升降组件52,电动升降滑台521,旋转圆盘522,三角形加强筋523,安装板524,旋转组件53,固定转轴532,从动齿轮533,主动齿轮534,旋转电机535,下压组件54,下压气缸541,下压杆542,竖板543,固定套544,限位环545,圆轴546,杠杆547,连接件548,复位弹簧549,按压检测装置6,第一丝杆滑台61,第二丝杆滑台62,按压气缸63,按压头64,第一方板641,第二方板642,减震弹簧6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被检产品的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通孔12,底座的顶端位于方形通孔12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2,所述工作台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夹紧轮胎的轮胎固定装置3、用于检测轮胎的轮胎检测装置4和用于检测避震效果的避震器检测装置5,底座上还这设置有两个安装架11,每个安装架11横跨在工作台1的顶端的一侧,每个安装架11上均设置有按压检测装置6。

所述托举装置2包括有托举板21和四个托举液压缸24,托举板21为方形板状结构,托举板21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小于方形通孔12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四个所述托举液压缸24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托举板21底端的一个角,托举液压缸24的输出端与托举板21的底端连接,托举液压缸2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托举板21在未使用状态时是与工作台1的顶端面齐平的,汽车底盘放置在工作台1上时,是不接触工作台1的台面和托举板21的顶端面的,每个悬架底端的车轮处于安装状态,通过轮胎固定装置3将四个车轮进行固定,托举装置2的设置是为了在切换检测状态时将整个底盘进行托举,通过脱机版将底盘顶住并且举起一段距离,举起后使得轮胎脱离轮胎固定装置3,以便于切换检测状态。

所述工作台1的底端位于方块的两个宽边均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套22,托举板21上位于每个导向套22处均竖直设置一个导向杆23,导向套22与导向杆23滑动配合。通过导向套22和导向杆23的设置使得托举板21在托举动作下会受到导向套22和导向杆23的限位,使得托举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

所述托举板2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组螺栓孔211,每组螺栓孔211有两个螺孔,每组螺栓孔211内插设一个固定卡扣212,固定卡扣212通过螺帽与螺孔连接。在检查之间将底盘通过固定卡扣212进行固定使得托举过程中底板以及四个悬架不会偏移。

所述轮胎固定装置3包括有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所述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相对设置。工作状态时,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将悬架上安装的车轮进行夹紧固定。

所述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结构设置相同且均包括有无杆电缸321、支撑柱322和承载槽323,所述无杆电缸321呈水平状态安装在底板上并且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的无杆电缸321相对设置,支撑柱322呈竖直状态安装在无杆电缸321的滑块上,承载槽323安装在支撑柱322的顶端。需要说明的是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的承载槽323相对设置,两个承载槽323组成半圆形槽体将轮胎卡设在半圆槽体内,无杆电缸321的设置是为了在检查轮胎转动情况时避让的,当需要检测车辆转动状态时,托举装置2将整个汽车底盘进行托举,两个无杆气缸各自带动安装在其顶端承载槽323后撤,这时轮胎检测装置4补位,补位完成后托举装置2将汽车的四个轮胎架在四个轮胎检测装置4上。

所述承载槽323的外侧还设置有夹紧组件33,所述夹紧组件33包括有夹紧气缸331和夹紧板332,所述夹紧气缸331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承载槽323的外侧,夹紧气缸331的输出端朝向承载槽323的槽内设置,夹紧板332安装在夹紧气缸331的输出端。夹紧板332为曲面设置的与轮胎的外壁呈贴合状态,当轮胎放置在半圆形槽内时,两个承载槽323的夹紧气缸331相对顶出输出轴,两个夹紧板332将轮胎紧紧的抱住起到固定的作用。

所述夹紧板332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橡胶垫片333。

所述按压检测装置6包括有第一丝杆滑台61、第二丝杆滑台62、按压气缸63和按压头64,所述第一丝杆滑台61呈水平状态安装在安装架11的顶端并且第一丝杆滑台61的输送方向与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二丝杆滑台62呈水平状态安装在第一丝杆滑台61的滑块上并且第二丝杆滑台62的输送方向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相同,按压气缸63呈竖直状态安装在第二丝杆滑台62的滑块上并且输出端向下设置,按压头64安装在按压气缸63的输出端。通过按压气缸63的设置模拟人工按压的场景,在通过观察底盘和各个悬架的变化,判断悬架的问题。

所述按压头64包括有第一方板641、第二方板642和四个减震弹簧643,所述第一方板641呈水平状态安装在按压气缸63的输出端,第二方板642设置在第一方板641的下方,四个减震弹簧643设置在第一方板641和第二方板642之间并且减震弹簧643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方板641和第二方板642的四个角连接。按压头64设置四个减震弹簧643是为了按压时不会直冲车架起到减震的效果。

所述轮胎检测装置4包括底板和工作台1,还包括有用于轮胎转动的转动组件41、用于支撑转动组件41的支撑组件42、用于驱动转动组件41驱动组件44和用于移动支撑组件42的平移组件43,所述平移组件43绳水平状态设置在底板上并且位于工作台1的一个角,支撑组件42设置在平移组件43的顶端,转动组件41和驱动组件44均安装在支撑组件42上。

所述平移组件43包括有电动推杆431、第一滑轨432和两个第一滑块433,所述第一滑轨432呈水平状态安装在底板上并且第一滑轨432的一端朝向工作台1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滑块433均安装在第一滑轨432上并且与第一滑轨432滑动配合,两个第一滑块4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块434,两个第一滑块433通过连接块434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31呈水平状态安装在第一滑轨432的一侧,电动推杆431的输出端朝向工作台1方向设置并且电动推杆431与第一滑轨432呈平行状态设置,电动推杆431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433的一侧连接。通过电动推杆431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433连接,使得电动推杆431的输出轴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滑块433沿着第一滑轨432的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平移组件43时为了在不需要使用轮胎检测装置4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431将安装在支撑组件42上转动组件41回收。

所述支撑组件42包括有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所述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结构设置相同且均为Y形结构,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的底端分别安装在一个第一滑块433的顶端,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的两个顶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423,每个同侧的第一通孔423共轴线。

所述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的底端均为强力模具弹簧424。通过设置强力模具弹簧424使得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有种一定的弹性,在试验过程中可以起到小幅度摆动,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的设置是为了安装转动组件41。

所述转动组件41包括有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所述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架421和第二支撑架422之间并且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分别与一侧的第一通孔423共轴线,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的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轴413,每个旋转轴413插设于同侧的第一通孔423内并且与第一通孔423轴接。在检测时,将车的轮胎卡在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之间,通过转动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来检测轮胎的平衡性。

所述驱动组件44包括有驱动电机441、第一从动轮442和第二从动轮443,驱动电机441安装在支撑组件42的底端,第一从动轮442和第二从动轮443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的旋转轴413上并且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机441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442通过皮带连接。检测轮胎的平衡性需要将轮胎的转速加速的一定程度,通过人工转动很难达到,通过设置驱动电机441带动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使得第一转动轮411和第二转动轮412库加速的预定速度。

所述避震器检测装置5包括有底座和工作台1,还包括有固定座51、升降组件52、旋转组件53和用于按压避震器的下压组件54,旋转组件53安装在固定座51上,所述升降组件52安装在旋转组件53的顶端,下压组件54和检测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52上。

所述固定座51包括有支撑板511,所述支撑板511为矩形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511底端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条支撑腿513,支撑板511通过支撑腿513安装在底座的顶端并且位于工作台1的旁侧。通过支撑板511和支撑腿513的设置使得安装在固定座51上的升降组件52高于工作台1的顶端,给升降组件52留出升降的间隙。

所述旋转组件53包括有旋转圆盘522、固定转轴532和旋转电机535,所述旋转圆盘522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支撑板511的顶端,固定转轴532呈竖直状态安装在旋转圆盘522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转轴532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511朝向支撑板511的底端延伸,支撑板511上位于固定转轴532穿过处设置有轴承512,固定转轴532通过轴承512与支撑板511轴接,所述旋转电机535安装在支撑板511的底端并且固定在支撑腿513上,旋转电机535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534,固定转轴532的底端设置有从动齿轮533,主动齿轮534与从动齿轮533啮合。通过旋转电机535带动固定转轴532转动,安装在固定转轴532顶端的旋转圆盘522随之转动,设置在旋转圆盘522上的升降组件52可以通过转动对检测位进行避让,在检测过程中有多道检测工序在需要检测避震器时,旋转组件53将下压组件54旋转至避震器的上方,检测完成后将下压组件54收回。

所述升降组件52包括有电动升降滑台521和安装板524,所述电动升降滑台521呈竖直状态安装在旋转圆盘522的顶端,安装板524呈水平状态安装在电动升降滑台521的滑块上,安装板524与电动升降滑台52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加强筋523,下压组件54安装在安装板524上。通过设置升降组件52可以针对不同高低尺寸的避震器,当旋转组件53将安装在安装板524上的下压组件54和检测组件移动至避震器的上方时,通过调节电动升降滑台521上滑块的高度以便于检测。

所述下压组件54包括有下压气缸541、下压杆542、竖板543、固定套544和复位弹簧549,所述竖板543呈竖直状态安装在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套544安装在竖板543的上段,下压杆542呈竖直状态穿过固定搞和安装板524向下延伸,下压杆542上还设置有两个限位环545,其中一个限位黄位于安装的上方,另一个限位环545设置在安装板524的下方,所述下压气缸541呈竖直状态安装安装板524的顶端并且位于下压杆542的旁侧,下压气缸541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竖板543设还设置有一根圆轴546,该圆轴546上套设一根杠杆547,杠杆547的中段与圆轴546轴接,杠杆547的一端位于下压杆542的顶端,杠杆547的另一端位于下压气缸541的输出端,所述下压杆542的底端还设置有连接件548,复位弹簧549套设在下压杆542上并且位于安装的顶端和限位环545之间。通过下压气缸541推动杠杆547,杠杆547的中段铰接,杠杆547的另一端自然下压将下压杆542压下,下压杆542的底端抵触避震器的顶端,通过该方式对避震器进行持续的下压检测。

工作原理:首先将整个底盘摆放在工作台1上,在将底盘进行固定,固定时通过轮胎固定装置3将四个轮胎进行固定和托举板21上的固定卡扣212将底盘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两个按压检测装置6对底盘的前后进行分别单独的下压和同时下压检测,按压检测完成后,托举装置2将底盘整体托举,托举至一定高度后,左固定组件31和右固定组件32将承载槽323收回,这时轮胎检测装置4移动至轮胎的底端,托举装置2将底盘放下,通过轮胎检测装置4的同速转动检测和每个车轮的不同速检测对轮胎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托举装置2再将底盘升起,轮胎检测组件后撤,承载槽323继续将轮胎固定,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将下压杆542底端的连接件548与避震器进行连接,连接后对避震器进行检测,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整个车体的四个悬架部分进行多项检测,解决了无法检测多项的问题。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