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酸装置以及重金属分析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5503发布日期:2019-12-03 18:5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赶酸装置以及重金属分析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金属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赶酸装置以及重金属分析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基本是在消化罐内的样品中加入硝酸、盐酸、过氧化氢、氢氟酸等试液再进行微波消解或湿法消解后,将消化罐放置在赶酸器中进行加热赶酸(赶酸指使试液中的酸性物质以酸雾的形式挥发释放)3~4小时至近干,而后对剩余的试液进行试液转移、稀释定容后进行原子吸收或icp-ms检测。

中国专利cn204718858u公开了一种赶酸装置以及重金属分析检测设备,通过对消解管进行加热,使消解罐内溶液中的酸性物质以酸雾的形式挥发出,这种方式存在缺陷,刚开始对消解罐进行加热时,消解罐内溶液中酸性物质含量高,一加热会有大量的酸雾形成,会对后面的处理管道产生腐蚀,使得管道需要经常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赶酸装置以及重金属分析检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消解罐刚开始加热时产生酸雾浓度过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赶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性释放机构、酸性物质吸收机构,所述酸性物质释放机构包括消化罐、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风机、连通管道、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入所述消化罐内;所述第一加热件内置于所述连通管道;所述酸性物质吸收机构包括喷淋塔、吸收组件,所述喷淋塔的进气口与所述消化罐相连通;所述第二加热件环绕所述消化罐的外壁设置,并对所述消化罐进行加热;所述吸收组件包括一壳体、一筒体、连接管、螺旋输送机、驱动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喷淋塔的出气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筒体的一端同轴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且所述筒体可转动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导向螺旋沿轴向内置于所述筒体;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筒体相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筒体绕轴线转动;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相连通、出料端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第二加热件对罐体进行加热,通过风机、连通管道、第一加热件将热空气通入消解罐内,能稀释罐内的酸性气体,并将通过热空气对消解罐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加快加热速度,热空气通入消解罐后进入后续处理设备,能对后面的管道进行升温,防止气体在连接管内发生冷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n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p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q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r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与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赶酸装置,如图1至7所示,包括酸性释放机构1、酸性物质吸收机构2,所述酸性物质释放机构1包括消化罐11、加热组件12、出气管13,消化罐11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但对消化罐11加热时,消化罐11的进液口、出液口处于关闭状态。

加热组件12包括风机121、连通管道122、第一加热件123、第二加热件124,连通管道122的一端与风机121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入消化罐11内,连通管道122的另一端的端面靠近消化罐11的底部设置;第一加热件123内置于连通管道122;第二加热件124环绕消化罐11的外壁设置,并对消化罐11进行加热;优选的,风机121为鼓风机;优选的,第一加热件123、第二加热件124为电热丝。通过设置第二加热件124对罐体进行加热,通过风机121、连通管道122、第一加热件123将热空气通入消解罐内,能稀释罐内的酸性气体,并将通过热空气对消解罐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加快加热速度,热空气通入消解罐后进入后续处理设备,能对后面的管道进行升温,防止气体在连接管内发生冷凝。

出气管13的一端穿过消化罐11的内壁,且出气管13的一端的端面靠近消化罐11的顶部设置。

酸性物质吸收机构2包括喷淋塔21、吸收组件22,喷淋塔21包括罐体211、水泵212、出液管213、进液管214、喷头215,罐体211开设有一进气口、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靠近罐体211的底部设置,喷淋塔21的进气口与出气管13的另一端相连通,喷淋塔21的出气口靠近罐体211的顶部设置;出液管213的一端与罐体211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水泵212的进液口相连通;进液管214的一端与水泵212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211的内壁;喷头215与进液管214的另一端相连通,且喷头215靠近罐体211的上端设置。通过设置喷淋塔21,能吸收气体中的部分酸性物质,且通过水泵212、出液管213、进液管214、喷头215能重复利用除酸液(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吸收组件22包括一壳体221、连接管222、一筒体223、导向螺旋224、螺旋输送机225、至少两个固定件226、驱动件227、密封圈228、排气件229,连接管222的一端与喷淋塔21的出气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221的内壁,且连接管222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筒体223的一端同轴套设于连接管222的另一端,且筒体223可转动内置于壳体221;导向螺旋224沿轴向内置于筒体223;优选的,导向螺旋224的旋向为左旋。通过设置导向螺旋224,能使碱性粉末(氢氧化钠粉末、氢氧化钙粉末等)在筒体223内翻转,当碱性粉末到达筒体223的顶部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使减小粉尘充分与气体进行混合,能吸收气体中的酸性物质和水分,且导向螺旋224能推动碱性粉尘从筒体223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直至排出筒体223,使碱性粉末不易粘在筒体223内壁上。

螺旋输送机225的进料端与筒体223的另一端相连通、出料端与连接管222的另一端相连通。通过螺旋输送机225,能将从筒体223排出的碱性粉末送至连接管222的另一端,能重复利用碱性粉末,降低成本。

两个固定件226分别设置于筒体223的两端,每一固定件226包括轴承2261、连接块2262,轴承2261固定套设于筒体223,连接块2262的一端与轴承2261的外圈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221的内壁相连接。优选的,固定件226的数量为两个。

驱动件227与筒体223相连接,并能驱动筒体223绕轴线转动;优选的,驱动件227包括电机2271、第一皮带轮2272、第二皮带轮2273、皮带2274,电机2271内置于壳体221的内壁上,第一皮带轮2272套设于电机2271的输出轴;第二皮带轮2273套设于筒体223;皮带2274的一端套设于第一皮带轮2272、另一端套设于第二皮带轮2273。

密封圈228套设于连接管222,且密封圈228的外圈抵接于筒体223的内壁。

排气件229包括排气管2291、滤袋2292,排气管2291的一端与壳体221相连通,且连通处靠近壳体221的顶部设置,滤袋2292的一端开口,滤袋2292的一端套设于排气管2291的另一端。优选的,排气管2291竖直设置于壳体221的顶部。通过排气管2291、滤袋2292,能将碱性粉末拦截在壳体221内,将气体排出,防止碱性粉末污染环境。

重金属分析检测设备与赶酸装置相结合,能加快重金属的检测速度,不会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将待测溶液加入消解罐内,给第二加热件124通电,通过第二加热件124对消解罐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启动风机121,给第一加热件123通电,风机121将风鼓入连通管道122内,空气经过第一加热件123时被加热,热空气通入消解罐内,经连通管道122通入溶液内,将溶液内的部分酸性物质带出,并合挥发出的酸性酸雾混合,混合后,从出气管13进入喷淋塔21的罐体211内,水泵212启动,水泵212吸取罐体211底部的除酸液(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经进液管214从喷头215喷出,进入罐体211内的气体从罐体211底部向罐体211顶部运动,喷出的除酸液从罐体211的顶部向底部运动,除酸液能去除气体中含有的一些酸性物质;气体到达罐体211顶部后,从罐体211顶部的出气口经连接管222进入筒体223内,筒体223内填充有碱性粉末(氢氧化钠粉末、氢氧化钙粉末等),启动电机2271,电机2271通过第一皮带轮2272、第二皮带轮2273、皮带2274带动筒体223转动,筒体223转动的过程中,碱性粉末在导向螺旋224的作用下,在筒体223内翻滚,与进入筒体223的气体充分混合,碱性粉末从筒体223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直至从筒体223的另一端掉落,落入螺旋输送机225的进料端,在螺旋输送机225的作用下,碱性粉末从别输送至连接管222的另一端,在气体和重力的作用下,再次进入筒体223内,不断的进行循环;气体从筒体223排出后,进入排气管2291、滤袋2292内,滤袋2292将碱性粉末拦截下,气体透过滤袋2292排出。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