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8401发布日期:2020-04-03 13:4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指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



背景技术:

电池广泛用于汽车、通信、照明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电池的用途越来越广,由于电池属于高密度储能装置,一旦出现意外,轻则影响设备使用,重则可能引起爆炸燃烧,因此安全试验项目如挤压、针刺、碰撞和短路等试验是不要的。通常使用的检测仪器是分离的,特别是在挤压、针刺试验中,一个测试电池要经过挤压试验设备试验后,再拿到针刺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其需要两台机械工作,并且试验时间较长,费时又费力。

目前的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的驱动方式大多采用液压方式和丝杆传动的驱动方式。以上两种方式在设备体积有限的情况下,都难以做到更大的传动力,无法实现较大的挤压力,一旦需要较大的挤压力,则需要将整个测试机做的更大,又会增加成本和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其结构设计科学,采用双油缸驱动,子母油缸设计,可最大程度节省空间和减小设备总的功率配备,采用单片机+pc机相结合的控制模式,实现远距离操作,以及开放试验台两侧增加安全光栅检测试验环境,确保试验的安全,系统安装压力检测保护模块,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路系统自动泄压,保护油路和主机,减少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包括试验机台、控制主机、安全光栅,试验机台上设有手控面板,试验机台还包括有机座,机座的一端设有伺服液压系统和冷风机,机座上还设有左支板和右支板,左支板与机座之间还设有左加强座,右支板与机座之间还设有右加强座,左支板和右支板之间设有四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位移导柱,左支板的另一侧设有针刺油缸,针刺油缸缸体前部与左支板连接,针刺油缸的尾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右支板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油缸链接柱,油缸链接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承力板,右支板与承力板之间设有位移油缸,位移油缸的缸体底部设有力量传感器,右支板右侧的机座上设有油缸支座,油缸支座与位移油缸上下相对应,位移导柱上设有针刺底板和挤压底板,针刺底板的一侧与针刺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挤压底板的一侧与位移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针刺底板上面设有视频监控器,针刺底板的另一侧设有挤压头,挤压头上设有钢针头,挤压底板的另一侧设有针刺垫板25。

所述的机座上还设有升降固定台,升降固定台的下端设有位移滚轮,升降固定台上活动设置有八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升降导柱,升降导柱上设有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电池挡板,升降固定台上还设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台的底面连接,升降固定台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滚轮,另一侧设有位移连接座。

所述的安全光栅为四个,分别设置在试验机台的两侧,所述的左支板与机座为垂直设置,所述的针刺油缸的中心与位移油缸的中心位共面设置,所述的挤压头为水平设置和垂直设置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位移导柱和油缸链接柱为平行设置。

所述的挤压底板、针刺底板与升降台之间均为垂直设置。

所述的手控面板、伺服液压系统、视频监控器、力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的针刺油缸、位移油缸、升降油缸均与伺服液压系统之间通过油管链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包括试验机台、控制主机、安全光栅,试验机台上设有手控面板,试验机台还包括有机座,机座的一端设有伺服液压系统,机座上还设有左支板和右支板,左支板和右支板之间设有位移导柱,左支板的另一侧设有针刺油缸,针刺油缸缸体前部与左支板连接,左支板的尾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右支板与承力板之间设有位移油缸,位移油缸的缸体底部设有力量传感器,采用双油缸驱动,子母油缸设计,可最大程度节省空间和减小设备总的功率配备,采用单片机+pc机相结合的控制模式,以及开放试验台两侧增加安全光栅检测试验环境,实现远距离操作,确保试验的安全,系统安装压力检测保护模块,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路系统自动泄压,保护油路和主机,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夜传动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位移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4示,本实用新型卧式开放式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包括试验机台1、控制主机2、安全光栅3,试验机台1上设有手控面板4,试验机台1还包括有机座5,机座5的一端设有伺服液压系统6和冷风机60,机座5上还设有左支板7和右支板8,左支板7与机座5之间还设有左加强座71,右支板8与机座5之间还设有右加强座81,左支板7和右支板8之间设有四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位移导柱9,左支板7的另一侧设有针刺油缸10,针刺油缸10缸体前部与左支板7连接,针刺油缸10的尾部设有位移传感器100,右支板8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油缸链接柱11,油缸链接柱11的另一端连接有承力板12,右支板8与承力板12之间设有位移油缸13,位移油缸13的缸体底部设有力量传感器14,右支板8右侧的机座5上设有油缸支座15,油缸支座15与位移油缸13上下相对应,位移导柱9上设有针刺底板16和挤压底板20,针刺底板16的一侧与针刺油缸10的活塞杆连接,挤压底板20的一侧与位移油缸13的活塞杆连接,针刺底板16上面设有视频监控器17,针刺底板16的另一侧设有挤压头18,挤压头18上设有钢针头19,挤压底板20的另一侧设有针刺垫板25。

所述的机座5上还设有升降固定台21,升降固定台21的下端设有位移滚轮27,升降固定台21上活动设置有八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升降导柱22,升降导柱22上设有升降台23,升降台23上设有电池挡板24,升降固定台21上还设有升降油缸26,升降油缸26的活塞杆与升降台23的底面连接,升降固定台21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滚轮28,另一侧设有位移连接座29。

所述的安全光栅3为四个,分别设置在试验机台1的两侧,所述的左支板7与机座5为垂直设置,所述的针刺油缸10的中心与位移油缸13的中心位共面设置,所述的挤压头18为水平设置和垂直设置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位移导柱9和油缸链接柱11为平行设置。

所述的挤压底板20、针刺底板16与升降台23之间均为垂直设置。

所述的手控面板4、伺服液压系统6、视频监控器17、力量传感器14、位移传感器100均与控制主机2电性连接。

所述的针刺油缸10、位移油缸13、升降油缸26均与伺服液压系统6之间通过油管链接。

设备采用双油缸驱动,子母油缸设计,可最大程度节省空间和减小设备总的功率配备,采用单片机+pc机相结合的控制模式,实现远距离操作,以及开放试验台两侧增加安全光栅检测试验环境,确保试验的安全,系统安装压力检测保护模块,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路系统自动泄压,保护油路和主机,减少损失。

测试流程:

此台试验机可单独使用挤压试验或者单独使用针刺试验,挤压针刺试验是将待测试电池包截面与挤压头18或者钢针头19垂直安装在针刺垫板25上,根据待测试电池包体积大小选择是否需要调整高度,然后电池档板24把电池固定后,操作人员退出装夹区域,启动测试程序,伺服液压系统6工作,挤压油缸10推动运动针刺底板16使其挤压头18或者钢针头19向针刺垫板25的方向进行挤压,或者位移油缸13推动挤压底板20再联动升降固定台21向挤压头18或者钢针头19的方向进行挤压,再或者挤压油缸10和位移油缸13同时对向推进,当挤挤压头18或者钢针头19与待测试电池包接触时,力量传感器14开始计算挤压力度,位移传感器100开始计算挤压变形量,挤压力度和变形量和力度达到设定值后暂停挤压,进行计时,经过保持时间后,返回测试起始位置,控制主机2记录所测试数据后所有工序归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