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硫燃油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4421发布日期:2021-04-06 12:2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硫燃油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硫燃油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升级为国六排放之后,燃油品质对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燃油诸多理化参数中,含硫量是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燃油中硫对发动机后处理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影响很大,与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涂层本身生成化学键,降低活性位,同时生成硫酸铵等附着在催化剂上,降低催化还原反应效率,导致排放增加,影响环境。

现有技术中,目前只能通过柴油机控制单元对柴油机后处理进口和出口氮氧化物的数值进行计算,如果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涂层被硫侵蚀之后,整车仪表故障指示灯点亮需要一系列诊断逻辑,使得用户发现较晚;有些时候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涂层被严重侵蚀之后,已经无法通过发动机后处理主动再生恢复,只能更换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本体,更换成本较高,给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有技术是直接采集后处理中尾气,进行光谱分析,来确认尾气中硫化物成分和含量,测试方法比较繁琐,时间较长,且必须在实验室中进行,用户无法快速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硫燃油识别装置,其设置在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尾部让部分尾气通过该装置,在燃油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硫成分与该装置中的酸碱指示剂反应,使得酸碱指示剂变色,达到快速识别高硫燃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硫燃油识别装置,包括尾气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酸碱指示剂,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管,所述集气管包括设置有进气口的进气端和设置有出气口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进气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之外。

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包括的杯体和挡板,所述杯体和所述挡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和气孔,所述集气管的进气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孔将所述容纳腔与外部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杯体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和所述反应装置固定在发动机后处理单元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套筒和固定夹,所述套筒用于装载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尾气收集装置,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固定夹固定在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套筒和所述固定夹之间通过转动定位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悬臂和支架,所述悬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悬臂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的一端形成铰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夹上。

优选地,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观察窗口。

优选地,所述酸碱指示剂为甲基紫、甲酚红、百里酚蓝、茜素黄、甲基黄、ph试剂或紫色石蕊试剂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硫燃油识别装置,通过将发动机尾气引入装有酸碱测试剂的反应装置中,在燃油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硫成分与该装置中的酸碱指示剂反应,使得酸碱指示剂变色,通过外观识别就可以判断燃油中硫含量及品质,达到快速识别高硫燃油的目的。使用该装置对高硫燃油进行识别,相较于目前发动机控制单元内部计算识别更快,比尾气光谱分析更简单,准确度较高。使用户及早发现加入了含硫量较高的燃油,从而尽快处理或更换油品,避免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涂层活性被硫完全侵蚀,减少用户的经济损失。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高硫燃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高硫燃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尾气收集装置;2、反应装置;3、集气管;4、杯体;5、挡板;6、容纳腔;7、酸碱指示剂;8、套筒;9、悬臂;10、支架;11、螺栓;12、固定夹;31、进气口;32、出气口;51、安装孔;52、气孔;81、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高硫燃油识别装置(以下简称识别装置),包括尾气收集装置1和反应装置2。反应装置2包括的杯体4和挡板5,杯体4和挡板5围合形成容纳腔6,容纳腔6用于容纳酸碱指示剂7,杯体4使用无色透明材料制成(如耐热玻璃),以便于操作者观察杯体4内部酸碱指示剂7的颜色;设置挡板5可防止反应试剂液面偏移过大,挡板5上设置有安装孔51和气孔52,安装孔51和气孔52均为贯穿挡板5的通孔。尾气收集装置1为集气管3,集气管3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设置有进气口31,出气端设置有出气口32,集气管3的出气端穿过安装孔51插入到容纳腔6内,进气端设置在容纳腔6之外。气孔52将容纳腔6与外部环境连通反应装置2具有容纳腔6,方便容纳腔6内的尾气排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提供的识别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用于将尾气收集装置1和反应装置2固定在发动机后处理单元的尾部。

固定机构包括套筒8、固定夹12以及用于连接套筒8和固定夹12的转动定位机构。套筒8为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反应装置2和尾气收集装置1均安装在该套筒8内;筒壁上开设有观察窗口81,观察窗口81可以是贯穿筒壁的通孔或缺口,通过观察窗口81可以观察到安装在套筒8中的杯体4内酸碱指示剂7的颜色。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一杆状的悬臂9和一支架10,悬臂9的一端固定在套筒8的外壁上,悬臂9的另一端通过螺栓11与支架10的一端形成铰接,支架10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夹12上。套筒8通过固定夹12固定在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尾部,通过螺栓11可调整悬臂9和支架10之间的夹角可调整套筒8的安装角度,从而调整识别装置的安装角度。套筒8、悬臂9和支架10优选使用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悬臂9通过焊接固定在金属套筒8外壁上,金属支架10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夹12上。

用户刚加入含硫量较高燃油之后,燃油中的硫在柴油机高温燃烧过程中和氧气以及水分反应生产硫酸h2so4(或亚硫酸),柴油中的硫对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涂层活性影响很大,与发动机后处理载体涂层本身生成化学键,降低活性位,使得后处理转化效率降低,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后处理载体涂层硫中毒时间过长,无法后处理主动再生恢复,对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以实施例二提供的识别装置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识别装置如何用于识别高硫燃油。

用户在未发觉情况下加注含硫量较高燃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相应尾气。利用固定机构将识别装置固定在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尾部,调整悬臂9和支架10之间的夹角,使尾气采集装置1的进气口31对准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尾部的排气口,进行尾气采集,采集到的尾气沿集气管3底部的出气口32进入反应装置2,与反应装置2内置的酸碱指示剂7反应。在燃油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硫成分与识别装置内的酸碱指示剂7反应,使得酸碱指示剂7变色,达到识别燃油油品的目的。通过外观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和反应快慢来判断燃油中硫含量的多少。监测时,通过挡板5上的气孔52即可补充酸性检测剂,测试之后,可以随时取下识别装置,然后通过气孔52将酸碱指示剂7从杯体4内排出,便于保存后续持续测试。

本实用新型中,可选用的酸碱指示剂7主要有:甲基紫(ph范围0.13~0.5,遇酸变黄;)、甲酚红(ph范围0.2~1.8,遇酸变红)、百里酚蓝(ph范围1.2~2.8,遇酸变红)、茜素黄(ph范围1.9~3.3,遇酸变红)、甲基黄(ph范围2.9~4.0,遇酸变红)以及市场上最普遍的ph试剂(遇酸变红)和紫色石蕊试剂(遇酸变红),并且后两种有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

当用户实际检测时,建议先采用ph试剂或紫色石蕊试剂,用比色卡来确认反应后试剂的ph值,确认尾气是否存在较高硫化物;如果确认ph小于5.6,说明用户加入燃油硫含量较高;此时更换上述列举其他试剂(ph测试范围小于4的试剂),且发现试剂变色较快,说明燃油中硫含量很高,建议用户更换燃油,防止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硫化物与氮氧化物生成的酸酸性不同,可以从试剂端进行区分,并且尾气中氮氧化物绝大部分已经被发动机后处理催化还原成氮气,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酸碱指示剂发生反应,所以不会对结果有很大干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