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酐的检测方法_2

文档序号:8254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到标准曲线。按照本发明,所述待测肌酢溶液中的 肌酢浓度优选为1 XICT?3 X
[003引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肌酢的检测方法进行说 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W下实施例的限制。
[0039] 实施例1
[004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平台,参见图1,图1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平台的 结构示意图;包括样品流通通管路A、B、C,A处添加钻离子溶液,B处添加过氧化氨溶液及 缓冲液,C处添加水;D为流动注射累,E为进样阀;F为化学发光检测仪;G为废液池;H为计 算机控制系统。
[0041] 0. 03mM钻离子的水溶液、0. 1M pH9. 5的碳酸钢/碳酸氨钢缓冲液和0. OlmM的肌 酢溶液在流动注射分析装置中混合,分别添加浓度为0. lmM、0. 5mM、lmM、2. 5mM、5mM的过氧 化氨溶液反应,检测得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化学发光强度-过氧化氨溶液浓度曲线如 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低浓度处随着过氧化氨浓度的增长化学发光强度增强,但当到一 定浓度后随着浓度继续增加化学发光强度反而降低,可能是因为一些副反应的发生对化学 发光强度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最佳过氧化氨浓度为ImM。
[0042] ImM过氧化氨溶液、0. 1M pH9. 5的碳酸钢/碳酸氨钢缓冲液和0. OlmM的肌酢溶液 在流动注射分析装置中混合,分别添加浓度为0. 005mM、0. 01mM、0. 025mM、0. 03mM、0. 05mM、 0. 08mM、0. lmM、0. 2mM钻离子的水溶液反应,检测得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化学发光强 度-钻离子溶液浓度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检测的钻离子浓度是从0.005mM? 0. 2mM,当钻离子浓度达到0. 02mM时化学发光强度不再增加,可能是因为在较高pH条件下 钻离子会形成氨氧化物,降低自由离子的浓度。最佳钻离子浓度为0. 〇2mM。
[0043] 2. 5mM过氧化氨溶液、0. 03mM钻离子溶液和0. OlmM的肌酢溶液在流动注射分析装 置中混合,分别添加抑7. 5、P服、pH9. 5、pHlO. 5、抑11. 5、pH12. 5的碳酸钢/碳酸氨钢缓冲 液反应,检测得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化学发光强度-pH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 检测的抑范围为7. 4-12. 5,在抑7. 4?9. 5时化学发光强度是随着抑增加而增加的,pH 9. 5 W后则是随着抑增加而降低的。因此最佳抑为9. 5。
[0044] 根据上述条件的优化,确定制作标准曲线的条件为;钻离子浓度为0. 02mM,过氧 化氨浓度为ImM,抑为9. 5碳酸钢/碳酸氨钢缓冲液。
[0045] ImM过氧化氨溶液、0. 02mM钻离子溶液、0. 1M pH9. 5的碳酸钢/碳酸氨 钢缓冲液在流动注射分析装置中混合,分别添加是1 X 1(Tm,3 X 1(Tm,1 X 10-6M, 3 X 1(T6m,1 X 3 X 1(T6m的肌酢溶液反应,检测得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根据肌酢溶 液的浓度及发光强度制作标准曲线。图5为实施例1得到的标准曲线。
[0046] 化学发光强度与肌酢浓度的对数呈现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 X 1(T-3X 1(T5M,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线性方程为化学发光强度y = 28060.95461+3924. 53225 (log cone, (mol。)),进行7次平行实验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 2% (n = 7),检测限(S/N = 3) 为 84. 39214X1〇-7m。
[0047] 实施例2
[0048] 制备实际样品:
[0049] 将尿液稀释1000倍,将肌酢加入到尿液中,制备得到肌酢浓度为10 ymol/L的样 品。
[0050] 利用图1所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平台进行检巧U。A、B处分别进样ImM过 氧化氨/pH 9. 5的0. 1M碳酸氨钢-碳酸钢缓冲溶液和0. 02mM钻离子水溶液,C处进二次 水,再由进样阀E加入200UL不同浓度肌酢样品,F处记录发光强度信号,通过得到的发光 强度,根据线性方程得到实际样品的浓度。结果参见表1。
[0化1] 实施例3 [005引制备实际样品;
[005引将尿液稀释1000倍,将肌酢加入到尿液中,制备得到肌酢浓度为20 ymol/L的样 品。
[0054] 利用图1所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平台进行检测。A、B处分别进样ImM过 氧化氨/pH 9. 5的0. 1M碳酸氨钢-碳酸钢缓冲溶液和0. 02mM钻离子水溶液,C处进二次 水,再由进样阀E加入200UL不同浓度肌酢样品,F处记录发光强度信号,通过得到的发光 强度,根据线性方程得到实际样品的浓度。结果参见表1。
[0化5] 实施例4
[0056] 制备实际样品;
[0057] 将尿液稀释1000倍,将肌酢加入到尿液中,制备得到肌酢浓度为30 ymol/L的样 品。
[005引利用图1所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平台进行检巧U。A、B处分别进样ImM过 氧化氨/pH 9. 5的0. 1M碳酸氨钢-碳酸钢缓冲溶液和0. 02mM钻离子水溶液,C处进二次 水,再由进样阀E加入200uL不同浓度肌酢样品,F处记录发光强度信号,通过得到的发光 强度,根据线性方程得到实际样品的浓度。结果参见表1。
[0059] 表1本发明实施例2?4得到的检测结果
[0060]
【主权项】
1. 一种肌酐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钴离子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及待测肌酐溶液在流动注射 分析装置中混合反应,检测得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 根据预定的标准曲线和所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得到待测肌酐溶液中的肌酐含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标准曲线的获得方法为: 将钴离子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及系列标准浓度的肌酐溶液 在流动注射分析装置中混合反应,分别检测得到系列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 根据肌酐溶液的标准浓度与发光强度,得到标准曲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肌酐溶液中的肌酐浓度为 IX KT7?3 X KT5Mo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离子溶液中的钴离子浓度为 0. 005 ?0. 2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0. ImM? 5. OmM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7. 4?12. 5。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离子溶液中钴离子浓度为 0. 02mM,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ImM,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pH 9. 5。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肌酐的检测方法为:将钴离子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及待测肌酐溶液在流动注射分析装置中混合反应,检测得到反应产物的发光强度;根据预定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肌酐溶液中的肌酐含量。本发明利用钴离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肌酐,导致发光。由于该方法的发光物为肌酐本身反应的产物,而且没有肌酐存在时钴离子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背景信号较低,因此,本发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其次,本发明利用了流动注射分析装置,保证了混合过程与反应时间的高度重现性,在非平衡状态下高效的完成了试样的在线处理与测定,从而使得检测快捷方便。
【IPC分类】G01N21-76
【公开号】CN104568926
【申请号】CN201510028246
【发明人】徐国宝, 塞玛·韩霓芙, 启黎明, 皮特·约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