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4479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图3可知,所述上横梁14还可以为田字形的框架体。实际上,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还可以均为田字形的框架体。这同样使得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更容易且刚度也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0023]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由前至后的宽度分别不小于30cm、50cm和120cm所述直纵梁16和斜纵梁17的高度均不大于100cm。这样既能够保证斜坡体1的自身刚度,能够承受试验中产生的能量而不变形,提高使用寿命,还能够方便地调整整个刚性壁障的高度,较好地满足试验中不同高度试验车辆5的试验需要。同时,还能够方便叉车、行车等分别对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搬运。
[0024]由图5可知,所述每个斜纵梁17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之间的斜角A的角度大于45°。这样能够有效防止试验碰撞中试验车辆发生侧翻,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并使试验车辆尽可能反复使用,降低试验成本。
[0025]由图1可知,本发明还包括与直纵梁16配对连接的安装固定件13,所述直纵梁16通过相应的安装固定件13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这使得直纵梁16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比较简单,且调整上下位置也比较方便容易。从而,使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也比较简单,且上下位置也比较方便容易Ο
[0026]由图1可知,所述安装固定件13为与直纵梁16的高度相当的长形板件,其与直纵梁16连接并由直纵梁16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在向外延伸的部分上由上至下设有间距地布置的纵向腰型孔130,所述直纵梁16通过固定件13上的纵向腰型孔130,采用螺栓(未画出,下同)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这使得直纵梁16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调整上下位置更加方便容易。从而,使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调整上下位置更加方便容易。
[0027]由图1可知,所述承重梁12内设有人字形的连接梁19。这使得承重梁12的承载能力较高,使用寿命也较高。
[0028]由图1可知,本发明还包括两个螺栓组6,所述两个路肩2上均设有由其后端向两侧延伸的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上设有由上至上相互间距地布置的安装螺孔(未画出,下同),所述承重梁12上设有配合安装螺孔(未画出,下同),所述两个路肩2通过安装螺孔和配合安装螺孔,分别采用一组安装螺栓组6连接于承重梁12的前端的左右两端。这使得两个路肩2的更新替换比较方便容易。
[0029]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
参见图1和图6,首先将整个刚性壁障连接到碰撞墙3上,并根据不同的轮胎尺寸的试验车型,调整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之间的上下上位置,使之符合试验所需要的高度。然后,将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固定连接。之后,将准备完毕的试验车辆5放置到试验用飞行地越装置4上,并使试验车辆5的车身纵向中心线与碰撞方向垂直,最后以10Km/H的速度进行试验。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斜坡体(1)和路肩(2),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坡体(1)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横梁(14)、下横梁(15)、承重梁(12)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17),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16); 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 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17)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17)分别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前端连接; 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16)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16)的前端分别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的承重梁(12)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 所述路肩(2)为实心钢体,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2)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梁(12)的前端的左右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均为目字形的框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均为日字形的框架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均为田字形的框架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由前至后的宽度分别不小于30cm、50cm和120cm,所述直纵梁(16)和斜纵梁(17)的高度均不大于10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斜纵梁(17)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之间的斜角(A)的角度大于4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直纵梁(16)配对连接的安装固定件(13),所述直纵梁(16)通过相应的安装固定件(13)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件(13)为与直纵梁(16)的高度相当的长形板件,其与直纵梁(16)连接并由直纵梁(16)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在向外延伸的部分上由上至下设有间距地布置的纵向腰型孔(130),所述直纵梁(16)通过安装固定件(13)上的纵向腰型孔(130),采用螺栓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12)内设有人字形的连接梁(19)。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螺栓组(6),所述两个路肩(2)上均分别设有由其后端向两侧延伸的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上设有由上至上相互间距地布置的螺孔组,所述承重梁(12)上设有配合螺孔组,所述两个路肩(2)分别通过螺孔组和配合螺孔,分别采用一组螺栓组(6) 连接于承重梁(12)的前端的左右两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度较高且直观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斜坡体和路肩,所述斜坡体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横梁、下横梁、承重梁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的前端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的前端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的承重梁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所述路肩为实心钢体,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梁的前端的左右两端。
【IPC分类】G01M17/007, G01M7/08
【公开号】CN105403377
【申请号】CN201510859606
【发明人】刘中宪, 赵会, 崔泰松, 禹慧丽, 李筱磊, 许艾, 魏波, 宋宪栋, 李翔, 谭勤勇, 邓旷怡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