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疲劳试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309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疲劳试验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疲劳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工件在轴向施加拉力和压力的疲劳试验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对试验件进行疲劳试验,载荷大多数为双向载荷即对试验件在轴向上施加拉力和压力。以往,疲劳试验中多是将试验件与加载作动筒直接连接,试验件在加载过程中径向自由度无约束。这样会产生较大侧向力,并且这些侧向力会作用到加载作动筒活塞杆上,加载作动筒在这种侧向力的作用下,短期内就会使密封胶圈受到磨损,导致试验件提前遭到破坏,或使加载作动筒密封不严而出现严重漏油现象而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使作动筒活塞杆受到磨损而使作动筒报废、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并且这种设计使安装准备工作变得复杂,并且当试验件需要保持一定的角度时并不能完好的表现出来,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限制被测工件径向自由度的疲劳试验机构。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疲劳试验机构包括加载作动筒6、支座固定工装7、连接装置10和底座11,加载作动筒6和支座固定工装7固定在底座11上,连接装置10安装在加载作动筒6的输出端上,其特征为:在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10之间还设置有导向保护机构9,所述的导向保护机构9由轴承盖1、滑动轴承2、轴承导向块3、保护机构支座4和滑动杆5组成,安装在轴承导向块3的通孔内,两个滑动轴承2分别套装在滑动杆5的两端,位于轴承导向块3的通孔内,轴承盖I套装在滑动杆5上将滑动轴承2密封在通孔两端;
[0005]导向保护机构9通过导向保护机构支座4固定在底座11上,滑动杆5的两端分别于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10固定在一起。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与原有技术相比在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之间设置了导向保护机构9,将待测工件8安装后限制了工件的径向自由度,所以在加载作动筒6施加拉力或压力时,不会对作动筒产生径向力矩,保护了作动筒的内部构件,同时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
[0007]本发明与现有试验方法相比,在试验件与加载作动筒之间加装了一套导向保护机构,消除了加载作动筒与试验件之间产生的侧向力,避免了加载作动筒因侧向力导致的漏油、磨损和因载荷过大损害试验件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导向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为轴承盖,2为滑动轴承,3为轴承导向块,4为导向保护机构支座,5为滑动杆,6为加载作动筒,7为支座固定工装,8为试验件,9为导向保护机构,10为连接装置,11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包括加载作动筒6、支座固定工装7、导向保护机构9、连接装置10和底座11,加载作动筒6和支座固定工装7固定在底座11上,导向保护机构9通过导向保护机构支座4固定在底座11上,滑动杆5的两端分别于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10固定在一起。本发明中的导向保护机构由轴承盖1、滑动轴承2、轴承导向块3、保护机构支座4和滑动杆5组成,安装在轴承导向块3的通孔内,两个滑动轴承2分别套装在滑动杆5的两端,位于轴承导向块3的通孔内,轴承盖I套装在滑动杆5上将滑动轴承2密封在通孔两端。实验中,将试验件8安装在支座固定工装7和连接装置10之间,加载作动筒6通过导向保护机构9的滑动杆5对试验件8施加压力或者拉力,由于滑动杆5的径向是固定的,试验件8有可能产生的径向力矩只对滑动杆5作用,滑动杆5受到径向力矩作用后无法将其传递到加载作动筒6上,所以保护了加载作动筒6,又提高了实验精度。
【主权项】
1.一种疲劳试验机构,所述的疲劳试验机构包括加载作动筒(6)、支座固定工装(7)、连接装置(10)和底座(11),加载作动筒(6)和支座固定工装(7)固定在底座(11)上,连接装置(10)安装在加载作动筒¢)的输出端上,其特征为:在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10)之间还设置有导向保护机构(9),所述的导向保护机构(9)由轴承盖(I)、滑动轴承(2)、轴承导向块(3)、保护机构支座(4)和滑动杆(5)组成,安装在轴承导向块(3)的通孔内,两个滑动轴承⑵分别套装在滑动杆(5)的两端,位于轴承导向块(3)的通孔内,轴承盖(I)套装在滑动杆(5)上将滑动轴承(2)密封在通孔两端; 导向保护机构(9)通过导向保护机构支座⑷固定在底座(11)上,滑动杆(5)的两端分别于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10)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疲劳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工件在轴向施加拉力和压力的疲劳试验机构。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加载作动筒(6)和连接装置(10)之间设置了导向保护机构(9),该导向保护机构(9)保护了作动筒不受试验件(8)径向力矩的影响。解决了加载作动筒(6)受摩擦易损坏和实验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IPC分类】G01N3/02, G01M13/00, G01N3/08
【公开号】CN105628348
【申请号】CN201410587208
【发明人】蔡晓旭, 郑牧, 董巍
【申请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