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预浓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386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预浓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预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环境检测领域,经常需要测量空气中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醚等组分的含量,然而上述目标物的含量一般较低,如果其含量低于仪器的检出限,直接进样测定的方法将不再适用。对于上述问题,一般是通过对样品进行浓缩富集的方法解决,其原理是气体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下会被压缩,现有技术中,实现气体浓缩富集的方法是设置一浓缩管,在浓缩管内形成真空环境,样品气体进入浓缩管后对其进行降温压缩,以实现浓缩富集的效果。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不足:缺少合适的进样装置,无法精确控制样品气体与载气的注入;进样装置与浓缩装置之间的连接也比较繁琐,降低检测效率;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气体的逃逸,影响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一种气体预浓缩装置,若干转向阀的组合,能够实现载气与样品气体的快速切换,可以简化操作,减少样品气体的泄漏,提高进样的准确性。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气体预浓缩装置,浓缩管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包括冷却箱,冷却箱内设有冷却介质,浓缩管置于冷却箱内并被冷却介质包覆;还包括载气流路、进样流路与控制阀,其中
[0006]进气时,调节控制阀,浓缩管的出气口封闭,进气口与进样流路连通,从而使样品气体通过进样流路进入浓缩管内;
[0007]排气时,调节控制阀,浓缩管的出气口打开,进气口与载气流路连通,从而使样品气体自浓缩管内排出。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控制阀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与第三三通阀,其中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第二三通阀具有第四开口、第五开口与第六开口,第三三通阀具有第七开口、第八开口与第九开口,第二开口连接第四开口,第三开口连接第七开口,第六开口连接浓缩管的出气口,第八开口连接浓缩管的进气P,
[0009]进气时,调节第一三通阀使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调节第二三通阀使第四开口与第五开口连通,调节第三三通阀使第八开口与第九开口连通;则样品气体自第九开口流入浓缩管内;
[0010]排气时,调节第一三通阀使第一入口与第三出口连通,调节第二三通阀使第六开口与第五开口连通,调节第三三通阀使第七开口与第八开口连通,则载气自第一开口流入浓缩管内,推动管内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控制阀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与六通阀,其中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第二三通阀具有第四开口、第五开口与第六开口,六通阀具有第七开口、第八开口、第九开口、第十开口、第十一开口与第十二开口,第二开口连接第四开口,第三开口连接第七开口,第六开口连接浓缩管的出气口,第八开口连接浓缩管的进气口,还包括定量环,第十二开口连接定量环的进气端,第九开口连接定量环的出气端;
[0012]进气时,调节第一三通阀使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调节第二三通阀使第四开口与第五开口连通,调节六通阀使第九开口与第十开口连通,第十一开口与第十二开口连通,则样品气体自第十一开口流入至定量环内,当定量环内的样品气体达到一定体积后,调节六通阀使第七开口与第十二开口连通,第八开口与第九开口连通,则样品气体自定量环流入至浓缩管内;
[0013]排气时,调节第一三通阀使第一入口与第三出口连通,调节第二三通阀使第六开口与第五开口连通,则载气自第一开口流入浓缩管内,推动管内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于冷却箱的底部。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冷却介质为液氮。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冷却箱具有注液口与排气通道。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若干转向阀的组合,能够实现载气与样品气体的快速切换,可以简化操作,减少样品气体的泄漏,提高进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气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气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排气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一进气阶段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二进气阶段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排气阶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29]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0030]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浓缩管1、冷却箱2与加热装置3,冷却箱2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优选为液氮。浓缩管I与加热装置3安装在冷却箱2内,并被所述冷却介质包敷,浓缩管I具有进气口 11与出气口 12,优选的,浓缩管I为U形,其两端自箱体内伸出。
[0031]还包括载气流路A、进样流路B与控制阀,其中,进气时,调节该控制阀使浓缩管I的出气口 12封闭,进气口 11与进样流路连通,从而使样品气体进入浓缩管内进行浓缩富集。当浓缩完成后,再次调节控制阀,使浓缩管的出气口打开,并将进气口 11与载气流路连通,载气流路进入浓缩管内,推动样品气体自浓缩管内排出,进入气相色谱仪9中进行检测。
[0032]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浓缩管还与抽气机连接,在浓缩之前,先通过抽气机在管内形成真空环境,然后在冷却箱中注入冷却介质,从而使得浓缩管内处于低温低压的状态,持续注入样品气体,便可以对其进行浓缩。在浓缩完成后,此时样品气体可能会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分析过程,启动加热装置对浓缩管进行加热,在样品充分挥发后便可以通过载气将高浓度的样品气体推送至分析仪器中。
[0033]为了便于添加/排出冷却介质,冷却箱2上设有注液口 21与排气通道22,在对浓缩管进行加热时,需要打开排气通道22,从而能及时的排出氮气。加热装置设置在冷却箱2的底部,用于使浓缩管I能够均匀受热。
[0034]具体的,参照图3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