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1537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材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合金棒材的外观检测基本上都是人工目视检测,具体目视检测方法是:先将产品放置在一个平台上,旁边有灯光照明,然后人工推动棒材使其滚动,滚动过程中质检员用眼睛检查表面有无瑕疵,若有则挑选出来。
[0003]人工目测方法由于完全依靠的质检员的眼睛,凭经验检测产品,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用眼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影响质检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好的棒材检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棒材检测装置,包括旋转基座、步进电机、编码器、相机和检测光源,所述旋转基座上设有旋转胶轮,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胶轮转动,棒材在旋转基座与旋转胶轮之间被旋转胶轮带动旋转,所述编码器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并发送脉冲信号到相机,所述相机根据脉冲信号对棒材进行拍照,所述检测光源为棒材打光。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旋转胶轮转动。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相机和检测光源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检测光源与相机成90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相机为CXD相机。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胶轮,利用旋转胶轮摩擦棒材并带动棒材做匀速旋转运动,代替了人工旋转工件;
[00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相机扫描取像得到产品表面状况,通过分析图片得出产品是否合格,代替了人工目测判断。
[0013]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使产品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中:1_相机、2-旋转胶轮、3-旋转基座、4-步进电机、5-编码器、6-同步带、7-检测光源、8-棒材、9-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材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旋转基座3、步进电机4、编码器5、相机I和检测光源7。其中,旋转基座3上设有一排旋转胶轮2,步进电机4通过同步带6驱动旋转胶轮2转动,棒材8在旋转基座3与旋转胶轮2之间被旋转胶轮2带动旋转。编码器5与步进电机4的电机轴连接并发送脉冲信号到相机1,相机I根据脉冲信号对棒材8进行拍照,检测光源7为棒材8打光。相机I和检测光源7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检测光源7与相机I成90度。
[0019]优选的,相机I为CXD相机。
[0020]相机I可以自带处理器分析处理照片,或通过连接图像处理器分析处理照片。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22]棒材8手动或自动送入旋转基座3和旋转胶轮2之间,步进电机4通过同步带6带动旋转胶轮2旋转,旋转方向为向着棒材8方向向下摩擦,通过旋转胶轮2对棒材8的滚动摩擦带动棒材8匀速旋转。编码器5在步进电机4的带动下旋转发送脉冲信号到相机1,相机I取像扫描棒材8表面图像,通过软件分析处理扫描的图片计算得出棒材8是否合格。
[0023]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棒材表面瑕疵,可作为部件安装在自动或半自动检测机上。
[002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棒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基座、步进电机、编码器、相机和检测光源,所述旋转基座上设有旋转胶轮,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胶轮转动,棒材在旋转基座与旋转胶轮之间被旋转胶轮带动旋转,所述编码器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并发送脉冲信号到相机,所述相机根据脉冲信号对棒材进行拍照,所述检测光源为棒材打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旋转胶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相机和检测光源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检测光源与相机成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为CCD相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材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旋转基座、步进电机、编码器、相机和检测光源,所述旋转基座上设有旋转胶轮,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胶轮转动,棒材在旋转基座与旋转胶轮之间被旋转胶轮带动旋转,所述编码器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并发送脉冲信号到相机,所述相机根据脉冲信号对棒材进行拍照,所述检测光源为棒材打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使产品质量更稳定。
【IPC分类】G01N21/952
【公开号】CN204924981
【申请号】CN201520701009
【发明人】王冰根, 刘春铭
【申请人】广州市慧眼电气产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