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816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发动机振动噪声特性测试时需要采集发动机转速信号,由于发动机凸轮轴 转速与发动机转速有固定转速比,且采集发动机凸轮轴信号较为便捷,因此常常采用发动 机凸轮轴转速传感器进行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
[0003] 要测得发动机凸轮轴的转速,最关键的是如何让转速传感器的转子与凸轮轴等速 旋转,而让转速传感器的定子固定不动。由于发动机型号不同,转速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形 状大小各异,所以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目前,研究人员要测得 发动机凸轮轴转速,通常是在市场上购得转速传感器后,根据传感器结构特点进行固定装 置设计制作,常采用在正时齿轮上加工安装孔,再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孔进行安装。此种装置 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制造比较麻烦,并且较难保证曲轴和传感器转子的同轴度。另外, 对于定子的固定没有较好的办法,有的简单用绳拴系固定,有的甚至无固定装置或者直接 用手抓握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转速传感器及安装 机构于一体的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利用此测试装置,无需另外加工和增加配件就 能直接与发动机连接,达到稳固的把转速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凸轮轴上,安全准确的测得 发动机凸轮轴转速。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包括左凸耳,右凸耳,联轴器,转速传感器,带柄 固定环,支撑架、磁座,以及连接固定螺栓;所述左凸耳为带凸台的圆盘,左凸耳凸台端面与 正时带轮右中心端面形状吻合,左凸耳凸台端面中央设有凸轮轴螺栓孔,凸轮轴螺栓孔径 与正时带轮固定螺栓直径一致,左凸耳圆盘边缘设有左链接孔;
[0007] 所述右凸耳为圆盘状,右凸耳的圆盘中心有右凸耳凸台,右凸耳凸台直径与左凸 耳凸台内径一致,右凸耳中心设有通孔,右凸耳圆盘边缘设有右链接孔,右链接孔的位置和 孔径与左链接孔相配合;
[0008] 所述转速传感器包括转速传感器转子和转速传感器定子,转速传感器转子在转速 传感器定子内;
[0009] 左凸耳凸台安装在正时带轮右中心端面内,通过固定螺栓与正时带轮固定,左凸 耳另一侧与右凸耳带右凸耳凸台的一侧链接,调整位置使左链接孔与右链接孔的位置对 应,用固定螺栓穿过左链接孔与右链接孔将左凸耳与右凸耳链接固定;联轴器左端穿过右 凸耳中心通孔与右凸耳链接固定,联轴器右端与转速传感器转子链接固定;转速传感器定 子安装在带柄固定环内;磁座固定在发动机体相应平面上,磁座与支撑架固定为一体;支撑 架上设有圆孔,带柄固定环圆柱柄穿过支撑架圆孔。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包括轴体和左右两端螺钉头,轴体中部有轴肩;轴肩高度略 小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外径;轴肩左侧轴径与右凸耳中心通孔直径一致;轴肩右侧轴径与转 速传感器转子内径一致;联轴器右端螺钉头直径大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内径,螺钉头直径小 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外径。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有四个或五个圆孔。用于调节转速传感器与发动机体之间 的距离。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带柄固定环内圈由海绵体组成,内径略大于转速传感器定子外径, 带柄固定环外圈及圆柱柄由轻质材料做成。通过海绵体挤压变形把转速传感器定子与带柄 固定环固定在一起。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左凸耳凸台的高度大于4cm。保证内孔中螺栓安装后留有间隙,以及 保证左右凸耳连接螺栓与正时带轮之间留有足够间隙。
[0014]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不改变发动机原有结构的 基础上,把发动机凸轮轴转速传感器安全稳固的安装在发动机上,能很好的保证转速传感 器与凸轮轴之间的同轴度,保证转速传感器转子与发动机凸轮同轴等速旋转。同时能保证 转速传感器定子能固定在周向不移动,从而准确测得发动机凸轮轴转速。而且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对发动机原有结构零破坏,通用性强,具有较好 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6] 1-联轴器;2-带柄固定环;3-转速传感器;4-右凸耳;5-左凸耳;6-支撑架;7-磁座;8-凸轮轴;9-发动机体;10-正时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 -种发动机凸轮轴8转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凸耳5,右凸耳4,联轴器1, 转速传感器3,带柄固定环2,支撑架6、磁座7,以及连接固定螺栓。
[0019] 左凸耳5为带凸台的圆盘,左凸耳5的横截面呈Cj型,左凸耳凸台端面与正时带轮10 右中心端面形状吻合,左凸耳凸台端面中央设有凸轮轴8螺栓孔,凸轮轴8螺栓孔径与正时 带轮10固定螺栓直径一致,左凸耳5圆盘边缘设有左链接孔;左凸耳凸台的高度大于4cm。
[0020] 右凸耳4为圆盘状,右凸耳4的圆盘中心有右凸耳凸台,右凸耳凸台直径与左凸耳 凸台内径一致,右凸耳4中心设有通孔,右凸耳4圆盘边缘设有右链接孔,右链接孔的位置和 孔径与左链接孔相配合。
[0021 ] 转速传感器3包括转速传感器转子和转速传感器定子,转速传感器转子在转速传 感器定子内。
[0022]联轴器1包括轴体和左右两端螺钉头,轴体中部有轴肩;轴肩高度略小于转速传感 器转子外径;轴肩左侧轴径与右凸耳4中心通孔直径一致;轴肩右侧轴径与转速传感器转子 内径一致;联轴器1右端螺钉头直径大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内径,螺钉头直径小于转速传感器 转子外径。
[0023] 带柄固定环2内圈由海绵体组成,内径略大于转速传感器定子外径,通过海绵体挤 压变形把转速传感器定子与带柄固定环2固定在一起;带柄固定环2外圈及圆柱柄由轻质材 料做成。
[0024] 支撑架6右端有四个或五个与固定环圆柱柄直径一样的圆孔。
[0025] 磁座7与支撑架6固定为一体;磁座7可以在发动机体9任意平面上与发动机固定在 一起。
[0026] 安装连接方式:发动机凸轮轴8转速测试装置分别通过左凸耳5和磁座7与发动机 相连。左凸耳5通过发动机自带的六角法兰面螺栓固定在凸轮轴8上,左凸耳5左端面与正时 带轮10右端面形状吻合,保证左凸耳5与凸轮轴8的同轴度。联轴器1先行通过螺钉与右凸耳 4连接成一个整体。右凸耳4通过中间凸台与左凸耳5同轴度相配合后,用螺栓把两种固定在 一起。转速传感器转子套在联轴器1上,右端用螺钉把转子固定在联轴器1上。转速传感器定 子周围套上带柄固定环2,带柄固定环2圆柱柄穿过支撑架6圆孔,支撑架6通过磁座7固定在 发动机体9上。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转速传感器转子随发动机凸轮轴8等速旋转,而转速 传感器定子不旋转,在周向保持固定。
[0027] 本实用新型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 定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凸耳,右凸耳,联轴器,转速传 感器,带柄固定环,支撑架、磁座,以及连接固定螺栓;所述左凸耳为带凸台的圆盘,左凸耳 凸台端面与正时带轮右中心端面形状吻合,左凸耳凸台端面中央设有凸轮轴螺栓孔,凸轮 轴螺栓孔径与正时带轮固定螺栓直径一致,左凸耳圆盘边缘设有左链接孔; 所述右凸耳为圆盘状,右凸耳的圆盘中心有右凸耳凸台,右凸耳凸台直径与左凸耳凸 台内径一致,右凸耳中心设有通孔,右凸耳圆盘边缘设有右链接孔,右链接孔的位置和孔径 与左链接孔相配合; 所述转速传感器包括转速传感器转子和转速传感器定子,转速传感器转子在转速传感 器定子内; 左凸耳凸台安装在正时带轮右中心端面内,通过固定螺栓与正时带轮固定,左凸耳另 一侧与右凸耳带右凸耳凸台的一侧链接,调整位置使左链接孔与右链接孔的位置对应,用 固定螺栓穿过左链接孔与右链接孔将左凸耳与右凸耳链接固定;联轴器左端穿过右凸耳中 心通孔与右凸耳链接固定,联轴器右端与转速传感器转子链接固定;转速传感器定子安装 在带柄固定环内;磁座固定在发动机体相应平面上,磁座与支撑架固定为一体;支撑架上设 有圆孔,带柄固定环圆柱柄穿过支撑架圆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 括轴体和左右两端螺钉头,轴体中部有轴肩;轴肩高度略小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外径;轴肩左 侧轴径与右凸耳中心通孔直径一致;轴肩右侧轴径与转速传感器转子内径一致;联轴器右 端螺钉头直径大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内径,螺钉头直径小于转速传感器转子外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 有四个或五个圆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柄固定 环内圈由海绵体组成,内径略大于转速传感器定子外径,带柄固定环外圈及圆柱柄由轻质 材料做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耳凸 台的高度大于4cm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转速测试装置,包括左凸耳,右凸耳,联轴器,转速传感器,带柄固定环,支撑架、磁座,以及连接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发动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把发动机凸轮轴转速传感器安全稳固的安装在发动机上,能很好的保证转速传感器与凸轮轴之间的同轴度,保证转速传感器转子与发动机凸轮同轴等速旋转。同时能保证转速传感器定子能固定在周向不移动,从而准确测得发动机凸轮轴转速。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对发动机原有结构零破坏,通用性强,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IPC分类】G01P3/00
【公开号】CN205139161
【申请号】CN201520855901
【发明人】廖连莹, 左言言, 曾宪任, 郑铭垠, 孟浩东, 戴旭东
【申请人】江苏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