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014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业动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的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在我国,随着对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开发,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现有的工业生产场合中,在对生产零部件进行存放时,对高度比较高的零部件进行存放的时候,还是通过简单的爬梯来进行存放,这样不仅效率低,从而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移动,很费劲;不仅如此,在现有的机器人中,在对工作电源进行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昂贵的集成电路来进行反馈采集,从而实现工作电源的稳定输出,但是由于现在的机器人的造价过高,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降低了其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包括站立框、支撑柱、底座和中控机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站立框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下方还设有移动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内部且分别与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站立框的一侧设有存放篮。

其中,工作人员站立在站立框的内部,同时通过升降机构来控制站立框的升降,从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对不同高度的零件柜内部的零件进行存放;同时,通过移动机构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零件柜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实用性。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升降块和若干滑动组件,所述第一电磁线圈设置在支撑柱的内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设置在支撑柱的内部的底部,所述升降块的横向截面为t形,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升降块通过导向槽与站立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升降块的两侧。

其中,当需要对站立框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时候,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就会开始工作,在这里,升降块为磁铁,从而就能够利用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实现了对站立框的高度控制。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均通过固定板设置在底座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两个驱动轴和两个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驱动轴一一对应,所述驱动轴位于第一电机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驱动轴与对应的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固定板之间还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导向轮,所述第二电机与导向轮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的水平中心轴线与固定板的水平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所述驱动组件关于导向轮的水平中心轴线对称。

其中,第一电机通过驱动轴控制驱动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底座的移动,同时第二电机通过控制导向轮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底座的转向,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移动的可靠性。

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有定位组件。

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机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升降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均与升降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整流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可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稳压三极管和三极管,所述稳压三极管的型号为tl431,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的正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稳压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三极管的基准端与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接地。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智能机器人内的各个模块智能化运行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不仅是plc,还可以是单片机,从而提高了智能机器人运行的智能化;电机控制模块,用来进行电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实现了底座的移动,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转动,实现了底座的转向;无线通讯模块,通过与外部通讯终端进行远程无线连接,从而实现了数据交换,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智能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升降控制模块,用来控制升降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对升降块进行升降控制,在这里,升降块为磁铁,从而就能够利用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实现了对站立框的高度控制;显示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界面显示智能机器人的相关工作信息,提高了智能机器人工作的可靠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用户对智能机器人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智能机器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从而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可靠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给智能机器人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模块。

在工作电源电路中,输出电压经过可调电阻和第二电阻进行取样,加在了稳压三极管的基准端,当取样电压大于2.5v的时候,则三极管就会截止,取样电压随之降低,当取样电压小于2.5v的时候,则三极管就会导通,输出电压回升,从而实现了电压输出的稳压调节,提高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可靠性,该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具有反馈检测的同时,实现了工作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作为优选,升降块在升降的过程中,通过滚轮与支撑柱的内壁接触,从而能够使得升降块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了站立框升降的可靠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连接杆与升降块固定连接,滚轮与支撑柱的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当第二电机转动的时候,底座发生转动,为了防止底座发生过大的倾斜,则扭簧就会因为地面摩擦力给第一电机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电机根据第二电机的转向发生转动,当第二电机回复原位以后,扭簧就会使得第一电机复位,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块和扭簧,所述固定块通过扭簧与第一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底座在移动的过程中,实际上,地面上有导轨,通过定位块设置在导轨的内部,同时通过第一弹簧能够使得定位块始终与底座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底座连接。

作为优选,通过钢珠与导轨的内壁发生实时的接触,从而就能够检测出底座的位置,从而就能够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调控,所述定位块的外周设有若干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钢珠、第二弹簧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钢珠通过第二弹簧与凹槽的底部连接,所述钢珠设置在凹槽的槽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与钢珠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钢珠的直径大于凹槽的槽口的最大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中,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了工作人员对不同高度零件柜进行存放,通过移动机构,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零件柜进行存放,从而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具有反馈检测的同时,实现了工作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系统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的工作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支撑柱,2.站立框,3.导向槽,4.存放篮,5.底座,6.显示界面,7.控制按键,8.状态指示灯,9.第一弹簧,10.定位块,11.感应组件,12.第一电磁线圈,13.第二电磁线圈,14.升降块,15.连接杆,16.滚轮,17.固定板,18.驱动轮,19.驱动轴,20.第一电机,21.复位组件,22.第二电机,23.导向轮,24.钢珠,25.第二弹簧,26.外壳,27.中央控制模块,28.电机控制模块,29.无线通讯模块,30.升降控制模块,31.显示控制模块,32.按键控制模块,33.状态指示模块,34.工作电源模块,35.蓄电池,t1.变压器,n1.整流桥,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p1.可调电阻,c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u1.稳压三极管,vt1.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包括站立框2、支撑柱1、底座5和中控机构,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站立框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设置在底座5的上方,所述底座5的下方还设有移动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底座5的内部且分别与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站立框2的一侧设有存放篮4;

其中,工作人员站立在站立框2的内部,同时通过升降机构来控制站立框2的升降,从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对不同高度的零件柜内部的零件进行存放;同时,通过移动机构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零件柜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实用性。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磁线圈12、第二电磁线圈13、升降块14和若干滑动组件,所述第一电磁线圈12设置在支撑柱1的内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13设置在支撑柱1的内部的底部,所述升降块14的横向截面为t形,所述支撑柱1上设有导向槽3,所述升降块14通过导向槽3与站立框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升降块14的两侧;

其中,当需要对站立框2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时候,第一电磁线圈12和第二电磁线圈13就会开始工作,在这里,升降块14为磁铁,从而就能够利用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实现了对站立框2的高度控制。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17、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均通过固定板17设置在底座5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0、两个驱动轴19和两个驱动轮18,所述驱动轮18与驱动轴19一一对应,所述驱动轴19位于第一电机20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20通过驱动轴19与对应的驱动轮1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与固定板17之间还设有复位组件21,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2和导向轮23,所述第二电机22与导向轮23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23的水平中心轴线与固定板17的水平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所述驱动组件关于导向轮23的水平中心轴线对称;

其中,第一电机20通过驱动轴19控制驱动轮18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底座5的移动,同时第二电机22通过控制导向轮23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底座5的转向,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移动的可靠性。

所述底座5的一侧还设有定位组件,

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7、与中央控制模块27连接的电机控制模块28、无线通讯模块29、升降控制模块30、显示控制模块31、按键控制模块32、状态指示模块33和工作电源模块34,所述第一电机20和第二电机22均与电机控制模块28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12和第二电磁线圈13均与升降控制模块30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7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34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1、整流桥n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可调电阻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三极管u1和三极管vt1,所述稳压三极管u1的型号为tl43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与整流桥n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n1的输出端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整流桥n1的输出端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稳压三极管u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三极管u1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三极管u1的基准端与可调电阻rp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rp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27,用来控制智能机器人内的各个模块智能化运行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27不仅是plc,还可以是单片机,从而提高了智能机器人运行的智能化;电机控制模块28,用来进行电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0的转动,实现了底座5的移动,通过控制第二电机22的转动,实现了底座5的转向;无线通讯模块29,通过与外部通讯终端进行远程无线连接,从而实现了数据交换,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智能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升降控制模块30,用来控制升降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第一电磁线圈12和第二电磁线圈13对升降块14进行升降控制,在这里,升降块14为磁铁,从而就能够利用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实现了对站立框2的高度控制;显示控制模块31,用来控制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界面6显示智能机器人的相关工作信息,提高了智能机器人工作的可靠性;按键控制模块32,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用户对智能机器人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33,用来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智能机器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从而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可靠性;工作电源模块34,用来给智能机器人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模块。

在工作电源电路中,输出电压经过可调电阻rp1和第二电阻r2进行取样,加在了稳压三极管u1的基准端,当取样电压大于2.5v的时候,则三极管vt1就会截止,取样电压随之降低,当取样电压小于2.5v的时候,则三极管vt1就会导通,输出电压回升,从而实现了电压输出的稳压调节,提高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可靠性,该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具有反馈检测的同时,实现了工作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作为优选,升降块14在升降的过程中,通过滚轮16与支撑柱1的内壁接触,从而能够使得升降块14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了站立框2升降的可靠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15和滚轮16,所述滚轮16通过连接杆15与升降块14固定连接,滚轮16与支撑柱1的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当第二电机22转动的时候,底座5发生转动,为了防止底座5发生过大的倾斜,则扭簧就会因为地面摩擦力给第一电机20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电机20根据第二电机22的转向发生转动,当第二电机22回复原位以后,扭簧就会使得第一电机20复位,所述复位组件21包括固定块和扭簧,所述固定块通过扭簧与第一电机20连接。

作为优选,底座5在移动的过程中,实际上,地面上有导轨,通过定位块10设置在导轨的内部,同时通过第一弹簧9能够使得定位块10始终与底座5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弹簧9和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通过第一弹簧9与底座5连接。

作为优选,通过钢珠24与导轨的内壁发生实时的接触,从而就能够检测出底座5的位置,从而就能够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调控,所述定位块10的外周设有若干感应组件11,所述感应组件11包括钢珠24、第二弹簧25和外壳26,所述外壳26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钢珠24通过第二弹簧25与凹槽的底部连接,所述钢珠24设置在凹槽的槽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簧25的伸缩方向与钢珠24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弹簧2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钢珠24的直径大于凹槽的槽口的最大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显示界面6,所述显示界面6与显示控制模块31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控制按键7,所述控制按键7与按键控制模块32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若干状态指示灯8,所述状态指示灯8与状态指示模块33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所述底座5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35,所述蓄电池35与工作电源模块34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生产零部件存放的智能机器人中,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了工作人员对不同高度零件柜进行存放,通过移动机构,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零件柜进行存放,从而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具有反馈检测的同时,实现了工作电压的稳定输出,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