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12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运输过程必须使用各种冷藏设备如冷藏车、车载冷藏箱等,在冷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设备、运输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无法对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情况进行有效及时的监控,无法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冷藏设备内条件的变化情况,也就无法对异常变化做出及时的有效处理,为运输物流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温度传感设备的成熟,使得对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进行实时、远程监控成为可能。然而,目前市面上冷链物流业现有的冷藏智能系统都为单独的制冷系统和单独的监控系统,制冷系统仅为压缩机和风机组成,功能单一,监控系统也只是对运输途中的冷藏箱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控,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的系统,达不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也导致冷链物流业发展缓慢,始终跟不上智能化时代的脚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可智能制冷和实时监控运输中冷藏设备内的情况,节省人力,降低成本的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数据监控平台、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箱体监控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所述数据监控平台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箱体监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箱体监控系统与所述主机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箱体监控系统和所述主机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示箱体监控系统包括箱体主控芯片、GPS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开门检测模块和按键模块,所述GPS模块、所述传感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开门检测模块和所述按键模块分别与所述箱体主控芯片通信连接;所示主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机主控芯片、继电器组、压缩机、风机、搅拌电机和磁力泵,所述主机主控芯片与所述继电器组通信连接,所述继电器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风机、搅拌电机和磁力泵电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供电模块、充电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主机主控芯片通信连接,所述主机主控芯片与所述充电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箱体主控芯片通信连接。

为一种改进,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分别与所述箱体主控芯片和所述主机主控芯片通信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GPRS模块。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数据监控平台为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机控制系统和箱体监控系统两个分控组成,主机控制系统可实现制冷的开、关,箱体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箱体的经纬度定位信息、箱内温度、湿度、箱门的开关次数和时长等情况,根据监测的情况可及时进行调控,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智能制冷和远程监控功能,可实现全程跟踪与数据记录,省去中间很多人工环节,大大节省了人力,形成一个制冷-监控的闭环体系,达到一个良性循环,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促进冷链物流产业的规范化,符合冷链物流的数字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数据监控平台,2-无线传输模块,3-显示模块,4-箱体主控芯片,5-GPS模块,6-传感模块,7-存储模块,8-开门检测模块,9-按键模块,10-主机主控芯片,11-继电器组,12-压缩机,13-风机,14-搅拌电机,15-磁力泵,16-供电模块,17-充电模块,18-电池模块,19-时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数据监控平台1、无线传输模块2、显示模块3、箱体监控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数据监控平台1与无线传输模块2通信连接,无线传输模块2与箱体监控系统通信连接,箱体监控系统与主机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显示模块3分别与箱体监控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其中,数据监控平台1优选为电脑,无线传输模块2优选为GPRS模块。箱体监控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将监测到的信息及数据通过GPRS模块上传至数据监控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及为后续操作提供数据参考。

箱体监控系统包括箱体主控芯片4、GPS模块5、传感模块6、存储模块7、开门检测模块8和按键模块9,GPS模块5、传感模块6、存储模块7、开门检测模块8和按键模块9分别与箱体主控芯片4通信连接;GPS模块5为箱体主控芯片4提供箱体的经纬度信息,传感模块6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箱体内,传感模块6为箱体主控芯片4提供箱体内的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开门检测模块8为箱体主控芯片4提供箱体的箱门开关次数和时长,上述定位信息及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7,并通过GPRS模块上传至数据监控平台1。

主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机主控芯片10、继电器组11、压缩机12、风机13、搅拌电机14和磁力泵15,主机主控芯片10与继电器组11通信连接,继电器组11分别与压缩机12、风机13、搅拌电机14和磁力泵15电连接;继电器组主11要控制压缩机12、风机13、搅拌电机14和磁力泵15等的开关,从而实现智能制冷。

主机单独制冷详述:

(1)点击触控屏主机启动键,屏幕上图标变化,继电器工作,搅拌电机、风机开,3s后压缩机开,制冷系统开始运行,再次点击主机启动键,图标还原,压缩机、风机和搅拌电机关,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手动打冷)。

(2)主机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温度(如-20℃)时,压缩机、风机和搅拌电机关,制冷系统停止运行;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设定温度值+温度回差时,且停机时间>压缩机延机启动时间(保护压缩机),压缩机开,如此循环(自动打冷)。

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供电模块16、充电模块17和电池模块18,供电模块16与主机主控芯片10通信连接,主机主控芯片10与充电模块17通信连接,充电模块17与电池模块18通信连接,电池模块18与箱体主控芯片4通信连接。供电模块16能将220V交流电转化成芯片所需直流电,充电模块17用来为移动式冷藏箱电池提供电量保证。

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时钟模块19,时钟模块19分别与箱体主控芯片4和主机主控芯片10通信连接。时钟模块19可用来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时间及箱体开门的时长等,为远程监控及后续操作提供时间数据参考。

冷藏箱打冷详述:

(1)在箱体和主机连接时,主机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箱体温度,点击箱体打冷启动键,图标变化,磁力泵工作;再次点击打冷启动键,图标还原,磁力泵停止工作(手动打冷)。

(2)在箱体和主机连接时,主机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箱体温度,当箱体温度≥设定温度值+温度回差时,对应箱体的磁力泵开,对箱体打冷;当箱体温度≤设定温度值时,对应箱体的磁力泵关,停止打冷,如此循环(自动打冷)。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