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987发布日期:2019-08-13 20:2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采用蓄电池作为车辆的能源,采用电动机驱动车辆运转,车体中配备大量的传感器及对应的控制器,控制器的数量庞杂,因此如何集成化、整体化的为这些控制器提供能源,成了控制器电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供控制器及传感器等用电设备使用,保证稳定的电源供给。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包括蓄电池电路、开关驱动电路、预处理电路及供电输出电路,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路形成通断连接,所述的蓄电池电路连接在蓄电池与预处理电路的电能输入端之间,所述的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与供电输出电路形成供电连接,所述的与处理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所述的蓄电池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的输入端供电连接,所述的电源芯片U1的输出端形成为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所述的供电输出电路包括参考电压电路及输出电路,

所述的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线性电压调节器U2,所述的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与线性电压调节器U2的I端供电连接,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U2的Q端形成为参考电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低压追踪调节器U3,所述的参考电压电路的输出端与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ADJ/EN端连接,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VIN端与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供电连接,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VOUT端形成为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输出电路设置有多组。

所述的电源芯片U1的SW_PRE1及SW_PRE1串联后连接有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并联有齐纳二极管D3,所述的电感L2的另一端形成为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

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3,所述的三极管Q3的输出端接地,三极管Q3的输入端形成为开关驱动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外接信号源。

所述的蓄电池电路包括与蓄电池连接的BATT1端,所述的BATT1端与P沟道型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的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地之间借助电阻R2与电阻R1串接为分压电路,所述的电阻R2与电阻R1的连接点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的场效应管Q1的源极形成为蓄电池电路的BATT2端;

蓄电池电路的BATT2端与电源芯片U1的VSUP1端连接,蓄电池电路的BATT2端串联磁珠FB1后与电源芯片U1的VSUP1及VSUP1端连接,所述的磁珠FB1两端分别串联电容C3及电容C4后接地形成为π型滤波电路,

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还连接有P沟道的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的P沟道的场效应管Q2的漏极形成为蓄电池电路的DRVPO电压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源芯片U1对蓄电池输出的电能进行预处理并输出电压VPRE,借助输入线性电压调节器U2将电压VPRE调整为5V电压,并为后续的输出电路提供参考电压,将后续的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水平统一,保证较好的输出性能,满足电源的供给需求。

附图说明

图1开关驱动电路、蓄电池电路及预处理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参考电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输出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电源,包括蓄电池电路、开关驱动电路、预处理电路及供电输出电路,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路形成通断连接,所述的蓄电池电路连接在蓄电池与预处理电路的电能输入端之间,所述的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与供电输出电路形成供电连接,所述的与处理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所述的蓄电池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的输入端供电连接,所述的电源芯片U1的输出端形成为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所述的供电输出电路包括参考电压电路及输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电源芯片U1对蓄电池输出的电能进行预处理并输出电压VPRE,

所述的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线性电压调节器U2,所述的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与线性电压调节器U2的I端供电连接,所述的线性电压调节器U2的Q端形成为参考电压电路的输出端,借助输入线性电压调节器U2将电压VPRE调整为5V电压并借助参考电压电路的输出端进行输出,并为后续的输出电路提供参考电压,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低压追踪调节器U3,所述的参考电压电路的输出端与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ADJ/EN端连接,所述的ADJ/EN端即为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参考电压输入端及使能端,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VIN端与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供电连接,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VOUT端形成为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数量庞杂的控制器的供电需要,所述的输出电路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源芯片U1的SW_PRE1及SW_PRE1串联后连接有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并联有齐纳二极管D3,所述的电感L2的另一端形成为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VPRE。电感L2、齐纳二极管D3和电源芯片U1的SW_PRE1及SW_PRE1内部的三极管构成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VPRE经电容C22滤波后分七路输入不同的电路用于后续的供电输出。

如图1所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3,所述的三极管Q3的输出端接地,三极管Q3的输入端形成为开关驱动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外接信号源,借助外接信号源对三极管Q3的基极提供高低电平的控制信号,当信号为高电平时Q3导通,此时蓄电池电路导通,上电工作,反之Q3截止,蓄电池电路截止,后续器件断电。

如图1所示,所述的蓄电池电路包括与蓄电池连接的BATT1端,所述的BATT1端与P沟道型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的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地之间借助电阻R2与电阻R1串接为分压电路,所述的电阻R2与电阻R1的连接点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的场效应管Q1的源极形成为蓄电池电路的BATT2端;

蓄电池电路的BATT2端与电源芯片U1的VSUP1端连接,蓄电池电路的BATT2端串联磁珠FB1后与电源芯片U1的VSUP1及VSUP1端连接,所述的磁珠FB1两端分别串联电容C3及电容C4后接地形成为π型滤波电路,

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还连接有P沟道的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的P沟道的场效应管Q2的漏极形成为蓄电池电路的DRVPO电压输出端。

电源经瞬态抑制二极管D1过压保护,P沟道的场效应管Q1反向保护(其中电阻R1、R2分压为Q1提供开启电压),电容C1、C2滤波后输出电压BATT2。控制器的引脚输出高时,NPN型晶体管Q3导通,P沟道的场效应管Q2满足开启电压,输出电压DRVPO供其他电路使用;其中电阻R5、R6分压为Q3提供开启电压;电阻R3、R4分压为Q2提供开启电压。

电源BATT2直接输入电源芯片U1,电源芯片U1的型号为安全电源系统基础芯片MC33FS6500LAE,电源BATT2经磁珠FB1、电容C3和C4构成的π型电路滤波后输入电源芯片U1,此时电源BATT2输入到电源芯片U1的VSUP1、VSUP2、VSUP3端形成供电连接,当引脚12外接的信号源为高电平时唤醒U1,电感L1、齐纳二极管D2和电源芯片U1的SW_CORE端内部的三极管构成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VCORE经电容C15滤波后为其他芯片供电;

电源芯片U1外部连接PNP型晶体管Q4输出的电压VAUX经电容C18滤波后为其他芯片供电;

电源芯片U1外部连接PNP型晶体管Q5后输出的电压VCCA经电容C19滤波后为其他芯片供电;

磁珠FB2连接于电源地和信号地之间抑制干扰;电阻R7为采样电阻,电容C5抑制采样干扰;

电容C6、C7滤除干扰;电阻R8串联在如图1所示的KEYON信号源的输入端,起到限流分压保护U1芯片免于损坏的作用,电容C8抑制输入信号干扰;电源芯片U1引脚17连接控制器的模拟数字转换器,外接的作为信号源的控制器通过SPI通信得到U1的多路信号,电容C9滤除输出信号干扰;该控制器复位时掉电拉低引脚24,使得U1也复位,电阻R9为上拉电阻,确保引脚24未收到复位信号时为高电平,电容C10滤除信号干扰;电容C12滤除电源信号干扰;电阻R10设置引脚38和引脚43的输出电压;电阻R12和R13分压后反馈至其所连接的U1引脚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电阻R14、R15和电容C16、C17组成的网络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进行补偿;电容C13、C20为自举电容;电容C14和电阻R11组成缓冲器,保证电路板工作性能良好;电容C21和电阻R16组成缓冲器,保证电路板工作性能良好。

电压VPRE经电容C23滤波后,输入线性电压调节器U2输出的电压5V1经电容C25、C26滤波后为低压追踪调节器TLE4250-2G提供参考电压;电容C24设置U2复位的持续时间。

电压VPRE经过电容C28滤波后输入低压追踪调节器U3,低压追踪调节器U3的型号为TLE4250-2G,使能端接经过电容C27滤波后的电压5V1,输出的电压经电容C29、C30滤波后作为传感器的电源,电阻R18作为U3的小负载,稳定输出电压,作为传感器或控制器的电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