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系统及运算式数据创建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67248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址检索用指针NUM"所指的地址中存在将最先进行运算的项括住的闭括号。 然后,对与已发现的闭括号相对应的开括号进行检测(步骤S107~S111)。
[0104] 由于与在步骤S104中发现的闭括号相对应的开括号位于闭括号的左侧、且是最 靠近闭括号的开括号,因此以下述方式进行检索。首先,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减去1 (步 骤S107)而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设为13,获取运算属性信息表格142的与"地址检索 用指针NUM"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及"内容"(步骤S108)。由于在步骤S108中获 取到的"数据属性"为"4 (值)"(步骤S109 :No),因此对"地址检索用指针NUM"是否小于 或等于0进行判定(步骤S110)。在步骤S110中由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 13)大于 或等于1 (步骤S110、N〇),因此转移至步骤S107,对更靠前的地址进行检索。以后直至6被 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为止,重复进行步骤S107~S111。
[0105] 然后,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6,则由于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相对应 的"数据属性"为" 1 (开括号)"、且"内容"为" 1 (有)"(步骤S109 :Yes),因此在"地址检 索用指针NUM"所指的地址中,存在将最先进行运算的项括住的开括号。由于以上发现的地 址为6的开括号和地址为14的闭括号是最内侧的括号,因此被这些括号括住的运算式是最 先进行计算的式子。
[0106] 然后,对存在于所检测出的括号内的二项式进行检测(步骤S112~S134)。此 时,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在对乘法运算及除法运算的二项式进行检索(步骤S112~ S127)后,对加法运算及减法运算的二项式进行检索(步骤S128~S134)。
[0107] 通过对运算符"X"及运算符" "进行检索,从而发现括号内的乘法运算或除法 运算的二项式。首先,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加1(步骤S112)而将"地址检索用指针 NUM"设为7,获取运算属性信息表格142的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相对应的地址7的"数 据属性"及"内容"(步骤S113)。由于地址7的"数据属性"为" 1 (开括号)"(步骤S114 : No),因此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增加1 (步骤S115)而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设为8, 对"地址检索用指针NUM"是否大于或等于在步骤S104中发现的地址、即储存有闭括号的地 址进行判定(步骤S116)。由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 = 8)小于储存有闭括号的地址 (=14)(步骤S116 :No),因此转移至步骤S113。以后,直至在"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中储 存14为止,重复进行步骤S113~S116。
[0108] 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14,则在步骤S116中,"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 得大于或等于储存有闭括号的地址"14"(步骤S116 :Yes),由于括号内的乘法运算及除法 运算的运算式的检索已完成,因此转移至对括号中的运算符" + "及运算符"一"的项进行检 测的步骤(步骤S128~S134)。
[0109]首先,将储存有开括号的地址"6"复原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步骤S128),获 取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及"内容"(步骤S129)。以后,增加地址检索用指针,对加 法运算及减法运算的项进行检索(步骤S129~S133),直至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增加 至10为止。
[0110] 如果10被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则在步骤S130中,由于与"地址检索用 指针NUM"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为"3 (运算符)"、且"内容"为"3⑴"(步骤S130 : Yes),因此该运算符所涉及的项成为最先进行计算的二项式。因此,进入步骤S133,在运算 式数据表格141的计算顺序区域中,对步骤S130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所涉及的第1项、步骤 S130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步骤S130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所涉及的第2项进行储存。在步骤 S133中,执行与步骤S117~S127相同的处理。
[0111] 具体地说,首先,对在步骤S130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所涉及的第1项进行检测。由 于运算符所涉及的第1项位于运算符的左侧、且是最靠近运算符的值,因此以下述方式进 行检索。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减去1 (步骤S117)而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设为 9,获取运算属性信息表格142的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及 "内容"(步骤S118)。由于地址9的"数据属性"为"2 (闭括号)"(步骤S119 :No),因此转 移至步骤S117。以后直至8被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为止,重复进行步骤S117~ S119〇
[0112] 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8,则由于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相对应的地 址的"数据属性"为"4 (值)"、且"内容"为地址5 (步骤S119 :Yes),因此该项被确定为在 步骤S114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所涉及的第1项。
[0113] 然后,对步骤S130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所涉及的第2项进行检测。由于运算符所 涉及的第2项位于运算符的右侧、且是最靠近运算符的值,因此以下述方式进行检索。首 先,将在步骤S130中发现的地址"10"、即储存有运算符的地址复原至"地址检索用指针 NUM"(步骤S120),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增加1 (步骤S121)而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 设为11,获取运算属性信息表格142的相对应的地址"11"的"数据属性"及"内容"(步 骤S122)。由于地址11的"数据属性"为"1(开括号)"(步骤S123 :No),因此转移至步骤 S121。以后直至13被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为止,重复进行步骤S121~S123。
[0114] 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13,则在步骤S123中,由于与"地址检索用指针 NUM"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为"4 (值)"、且"内容"为地址1 (步骤S123 :Yes),因此 该项被确定为在步骤S114中检测出的运算符所涉及的第2项。
[0115] 由于利用上述方式能够检测出二项式,因此将"计算次数Sequence"加1(步骤 S124),转移至步骤S125,进行向运算式数据表格141的转送。将步骤S119中发现的地 址"8"的"内容"S卩"第1项"、步骤S130中发现的地址"10"的"内容"S卩"运算符"、步骤 S123中发现的地址"13"的"内容"S卩"第2项"储存至运算式数据表格141的与"计算次数 Sequence"(= 1)相对应的计算顺序区域(步骤S125)。并且,在储存有第1项的地址中, 对表示"计算次数Sequence"(= 1)的计算结果的地址29进行储存(步骤S126),在储存 有运算符及第2项的地址中储存0、即空(步骤S127),结束步骤S133,转移至步骤S129,对 下一个运算符进行检索。
[0116] 作为至以上为止的处理的结果,图15及图16示出了储存在运算式数据表格141 和运算属性信息表格142中的数据。可知,在运算式数据表格141的计算顺序区域1中储 存了值,最先进行计算的式子是(30. 123+CH2的数字值)。
[0117] 如图15及图16所不,由于在地址6的开括号和地址14的闭括号中不存在其他二 项式,因此直至14被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为止,重复进行步骤S129~S132。
[0118] 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14,则在步骤S132中"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得 大于或等于储存有闭括号的地址"14"(步骤S132 :Yes),括号中的运算式的检索已完成,因 此在储存有开括号的地址"6"和储存有闭括号的地址"14"的"内容"中储存"0(空)"(步 骤S134),转移至步骤S103,对下一个进行计算的括号进行检索。
[0119] 重复进行至以上为止的步骤,在图17及图18中示出运算式中的括号内的检索完 成后的运算式数据表格141及运算属性信息表格142的结果。可知,在运算式数据表格141 的计算顺序区域2中储存了数据,第2个进行计算的式子是("计算顺序1的结果"+100)。
[0120] 然后,结束对括号进行判定的步骤,转移至对运算符进行搜索的步骤(步骤 S135~S146)。在括号外边,也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在对乘法运算及除法运算的二 项式进行检索后(步骤S135~S140),对加法运算及减法运算的二项式进行检索(步骤 S141 ~S146)。
[0121] 首先,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返回至0、即起始地址(步骤S135),获取与"地址 检索用指针NUM"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及"内容"(步骤S136)。由于地址0的"数据 属性"为" 1 (开括号)"(步骤S137 :No),因此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增加1 (步骤S138), 对"地址检索用指针NUM"是否大于或等于"右端指针PR"进行判定(步骤S139)。由于"地 址检索用指针NUM"( = 1)小于"右端指针PR"( = 19)(步骤S139 :No),因此转移至步骤S136。以后直至4被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为止,重复进行步骤S136~S139。
[0122] 由于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 4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为"3 (运算符)"、 且"内容"为"l(x)"(步骤S137 :Yes),因此在步骤S117~S127的步骤中,将"第1项"、 "运算符"、以及"第2项"储存至"计算次数Sequence"所表示的编号的计算顺序区域(步 骤S140)。以后,由于不存在运算式,因此直至19被储存至"地址检索用指针NUM"为止,重 复进行步骤S136~S139。
[0123] 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19,则在步骤S139中,由于"地址检索用指针 NUM"大于或等于"右端指针PR"(步骤S139 :Yes),因此转移至对括号中的加法运算及减法 运算的二项式进行检测的步骤(步骤S141~S146)。首先将"地址检索用指针NUM"返回 至〇、即起始地址(步骤S141),获取相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属性"及"内容"(步骤S142)。 以后,直至发现获取到的"数据属性"为" 3 (运算符)"、且"内容"为" 3 (+) "或"4 (-) "的 地址为止,将地址检索用指针增加(步骤S142~S145),但由于在括号中无运算符,因此将 "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增加至19为止。如果"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为19,则在步骤S145 中,由于"地址检索用指针NUM"变得大于或等于"右端指针PR"( = 19),因此对加法运算 及减法运算的二项式进行检测的步骤完成。通过到此为止的步骤,完成括号外边的运算式 的检索,因此结束本处理。
[0124] 到此为止,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