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透明压电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501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透明压电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透明压电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的前面设置有作为输入装置的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及输入装置得到实用化,正用于行动电话机等行动装置及家电产品的操作面板等。 使用有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及输入装置可使用户通过按压画面上的显示而直观地操作装置。于迄今为止已实用化的触控面板,只能检测用户按压的位置(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为触控位置),而无法检测用户所按压的强度(即,按压的高度(强度)。于本说明书中, 有时称为触控压力)。另一方面,使用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及输入装置中,触控面板是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前面,故而为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认性,要求触控面板的透明度较高。作为可检测按压强度且具有透明度的输入装置或者与其相似者,例如,于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一种触控面板部,其包含用作电子纸构件的压电体、设置于上述压电体的一侧的第1电极、以及设置于上述压电体的另一侧的第2电极。又,于专利文献2中揭示有一种触控萤幕系统,其包含第1感测系统,其是与触控萤幕结合,确定相对于上述触控萤幕的各接触的位置座标的组;以及第2感测系统,其是与上述触控萤幕结合,利用第1类型的物体确认上述触控萤幕的各接触,利用第2类型的物体使上述触控萤幕的各接触无效,并不具有确定上述位置座标组的能力;且作为第1感测系统,具体而言,揭示有一种配置于IXDa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视觉区域的外侧的力感测器。又,于专利文献3中揭示有一种透明压电感测器,其特征在于,于对向的一对透明基板之间,形成有具有压电性的透明感压层、以及经由该透明感压层而对向配置的一对透明导电膜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6-16361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4-534974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2004-125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触控面板部虽然可获得与按压相对应的电压脉冲,但是触控面板部并未将透明度作为必需的要件,可认为其透明度并不充分。又,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触控面板为电阻膜式,但是于(a)多点检测较容易的静电电容式、(b)适于手写输入且耐久性较高的超声波式、及(c)透光率较高且耐久性较高的光学式等的各具优点的其他位置检测方式的触控面板中,亦需要开发出能够检测触控位置与触控压力的触控面板。
又,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触控面板存在难以直接转用现有的仅检测用户所按压的位置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装置的问题。若于可检测触控位置与触控压力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时,能够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装置、或者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自身,则将变得简便,甚至可削减制造成本。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触控萤幕可判别假接触,故亦可谓其提出检测按压的强度的概念,但实际上具体揭示的内容是如上所述,通过LCD的视觉区域的外侧的力感测器检测基板的翘曲者,其精度并不充分,且难以进行例如线性检测。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透明压感测器亦揭示可检测按压的有无,但并未揭示能够检测按压的强弱。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等,其能够检测触控位置,并且能够以高精度检测触控压力(按压的高度(强度))。上述触控面板(1)透明度较高、(2)可采用各种位置检测方式,且C3)于其制造时, 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装置,或者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自身。上述课题可通过以下所揭示的发明而解决。第1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包含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用于触控压力的检测。换而言之,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作为触控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此处,由于来自配置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面上的平板电极的上方的触控压力会直接传递至片状透明压电体层,故而能够以高精度检测触控压力。另外,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因此制造时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于俯视观察时的偏移的容许范围增大,从而可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又,通过该构成,可检测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中面积较小者的轮廓的范围内的整个区域内的确实的触控压力,甚至可检测所需(所设计)的宽广区域内的确实的触控压力。因此,当将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时,可使能够检测触控压力及触控位置双方的区域、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检测区域高度地一致(即,可有效利用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检测区域),因此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组合起来适当使用。因此,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1)透明度较高、( 可采用各种位置检测方式,且C3)于其制造时,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装置、或者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自身。第2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 μ m。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μπι,可赋予以高感度及高精度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而不会破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的检测的感度及精度。该厚度自透明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50 μ m以下,该厚度自触控压力的检测感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20 μ m 100 μ m。第3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发明或第2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可准备并制造大面积的片状透明压电体层,故而可降低制造成本。第4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3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包含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而具有特别高的透明度。第5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发明至第4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第1导线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第2导线部。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分别是用以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连接于外部配线的部分。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第1导线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第2导线部,可容易地连接于外部配线。第6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发明至第5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进一步包含黏着部。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包含黏着部,因此可黏附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等任意物体上使用,从而可对其表面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7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发明至第6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可对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8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7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不破坏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阻膜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或者多点检测较容易的静电电容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而对其等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9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将如第1发明至第8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收纳于框架内,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
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因包含框架而易于操作,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因此可准确地检测触控压力。第10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包含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以及黏着部。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由于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故可通过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来检测触控位置,并且可通过上述透明压电片来检测触控压力。 此外,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包含黏着部,因此可黏附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等任意物体上使用,从而可对其表面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11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0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可对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12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1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不破坏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阻膜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或者多点检测较容易的静电电容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而对其等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13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0发明至第12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 μ m。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μπι,可不破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的检测的感度及精度,而赋予以高感度及高精度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该厚度自透明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50 μ m以下,该厚度自触控压力的检测感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20 μ m 100 μ m。第14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0发明至第13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 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可准备并制造大面积的片状透明压电体层,故而可降低制造成本。第15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4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而具有特别高的透明度。第16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0发明至第15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而使制造时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于俯视观察时的偏移的容许范围增大,从而可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第17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将如第10发明至第16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收纳于框架内,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因包含框架而易于操作,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因此可准确地检测触控压力。第18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包含透明压电片;框架,其是收纳该透明压电片;以及黏着部,其是设置于该框架的表面上;且上述透明压电片包含(1)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3)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可用于触控压力的检测。特别是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由于包含框架而易于操作,且通过包含黏着部,而可黏附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等任意物体上使用,从而可对其表面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19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7发明或第18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1导线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将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2导线部。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1导线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将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2导线部,而可容易地连接于外部配线。第20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如第17发明至第19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可对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
第21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如第20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可不破坏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阻膜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或者多点检测较容易的静电电容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而对其等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22发明的触控面板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配置于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一面上的如第1发明至第8发明及第10发明至第16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或如第9发明及第17发明至第21发明中任一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由于包含上述透明压电片或上述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故可通过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来检测触控位置,并且可通过上述透明压电片(或上述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来检测触控压力。对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形式并无限定,故可采用任意的位置检测方式者。作为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可使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 故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时,可利用已进行大量生产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自身及其制造装置。第23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2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不破坏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阻膜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或者多点检测较容易的静电电容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有利特性,而具有此等有利特性。第M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2发明或第23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而能够以更高感度检测触控压力。第25发明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其是通过上述黏着部而黏附有如第6发明或第10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或者如第18 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者。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通过黏附有上述透明压电片或上述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而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沈发明的显示装置,其是通过上述黏着部而黏附有如第6发明或第10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或者如第18 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者。该显示装置通过黏附有上述透明压电片或上述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而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第27发明的触控面板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其是配置于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一面上;且
上述透明压电片包含(1)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3)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由于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故可通过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来检测触控位置,并且通过上述透明压电片来检测触控压力。对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形式并无限定,故可采用任意的位置检测方式者。作为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可使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 故而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时,可利用已进行大量生产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自身及其制造装置。第观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7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 μ m。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该厚度为1 200 μ m,而能够以高感度及高精度检测触控位置、以及检测触控压力。该厚度自透明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50 μ m以下,该厚度自触控压力的检测感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20μπι lOOym。第四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7发明或第观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可准备并制造大面积的片状透明压电体层,故可降低制造成本。第30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四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可使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具有特别高的透明度。第31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7发明至第30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透明压电片是收纳于框架内,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而可准确地检测触控压力。第32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31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以及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1导线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以及将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2导线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而使制造时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于俯视观察时的偏移的容许范围增大,从而可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第33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7发明至第32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控侧的电极是接地电极。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控侧的电极为接地电极,可减少输出电压的杂讯。第34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33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透明压电片是连接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与触控侧为相反侧的面而配置,且上述触控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接地电极。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上述触控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接地电极,而使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构造简化,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第35发明的触控面板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其配置于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一面上;且上述透明压电片包含(1)第1透明片构件,其于下面形成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2)片状透明压电体层;以及(3)第2透明片构件,其是于上面形成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上述第1透明片构件、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及上述第2透明片构件是依此顺序而积层。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除具有与第1发明的触控面板相同的效果以夕卜, 由于可使用通用的构件(例如,附有ITOandium TinOxide,氧化铟锡)的 PET (Polyethyleneter印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作为形成有平板电极的透明片构件,故而容易制造。第36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7发明至第35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而可准备并制造大面积的片状透明压电体层,故可降低制造成本。第37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36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通过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而具有特别高的透明度。第38发明的触控面板如第27发明至第37发明中任一发明的触控面板,其中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而能以更高感度检测触控压力。发明效果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由于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故而可藉由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而以高精度检测触控位置,并且可藉由上述透明压电片而检测触控压力。对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形式并无限定,故可采用任意的位置检测方式者。作为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可使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 故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时可利用已进行大量生产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自身及其制造装置。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可用于触控压力的检测。特别是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的情形时,以及于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的情形时,可使能够检测触控压力及触控位置双方的区域、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检测区域高度一致,故而可适合与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又,特别是于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包含黏着部的情形时,藉此可黏附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等任意物体上而使用,从而可对其表面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


图1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的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的一实施形态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的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一实施形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通过按压22kN/m2的触控而引起的电信号产生的图表(测试例2)。图9是表示通过按压12kN/m2的触控而引起的电信号产生图表(测试例2)。图10是表示压电信号的检测图表(测试例4)。图11是表示压电信号的检测图表(测试例4)。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式,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由于优先考虑理解容易度,故该等图式并未准确地表示各尺寸比。又,以下所说明的构成要件并非均为本发明所必需的构成要件。此外,于以下的图中,相同符号者表示相同意思。〈触控面板〉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触控面板100)的图。触控面板100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作为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通用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作为如此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形式,例如可列举电阻膜式、静电电容式、超声波式及光学式等,但并不限定于该等。其中,较好的是(a)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阻膜式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或者(b)多点检测较容易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直接保持该等方式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所具有的优
点ο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厚度较好的是100 μ m 2mm。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厚度过大,则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透明度有可能降低。又,特别是将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对于透明压电片20而配置于触控侧的情形时,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厚度过大,则通过透明压电片20的触控压力检测的感度有可能降低。透明压电片20是配置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一面上。透明压电片20可对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而配置于触控侧,亦可反的而配置于触控侧的相反侧。于使用有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及输入装置中,显示器是配置于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触控侧相反的侧。透明压电片20包含(1)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 ;(2)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一面上;以及(3)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另一面上。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只要是具有压电性及透明度者,则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层、含有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的层、以及含有聚偏二氟乙烯的层。其中,较好的是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层。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中的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摩尔比)自与触控压力的检测感度相关的压电性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50 50 90 10,更好的是65 35 80 20。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层、含有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的层、 以及含有聚偏二氟乙烯的层,自提高压电性的观点考虑,亦可进行延伸处理。此处,延伸较好的是单轴方向的3 10倍的延伸。该延伸处理通过惯用的方法进行即可。为对含有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层、含有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的层、以及含有聚偏二氟乙烯的层赋予压电性,进行分极处理(polarizationtreatment) (亦称为极化处理(polingtreatment))即可。该分极处理可通过电晕放电处理或惯用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以金属电极等自薄膜的两面夹入,施加0. 1秒 60分钟的30 400MV/m 的直流电场。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于不会破坏其压电性及透明度的范围内,亦可含有添加于树脂薄膜中的添加剂。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厚度通常为1 200μπι,自透明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 50 μ m以下,自触控压力的检测感度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20μπι ΙΟΟμπι。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既可为单一层,亦可为复数层。透明压电片20自易于操作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收纳于框架M内。如图2所示, 包含透明压电片20及触控位置检测用面板10的触控面板整体亦可收纳于框架M内。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只要是具有透明度者即可,例如可使用ITO(氧化铟锡)及氧化锡等无机电极、以及选自噻吩是导电性聚合物、聚苯胺及聚吡咯等的导电性聚合物的电极。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可通过例如分别利用溅镀法或蒸镀法等形成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面上,而配置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面上。根据需要,亦可于第1透明平板电极22的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为相反侧的面上,配置第1透明片构件32。又,同样地,根据需要,亦可于第2透明平板电极22的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为相反侧的面上,配置第2透明片构件33。于如上所述的态样的情形时,例如,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可通过溅镀法或蒸镀法等而形成于第1透明片构件32的一面上。作为其他方法,亦可通过黏接剂(例如,环氧黏接剂)而于第1透明片构件33的一面上黏接第1透明平板电极22。继而,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可通过旋涂法等,而形成于第1透明片构件33的形成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22侧的面上(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22的与第1透明片构件33为相反侧的面上)的面上。当于第1透明平板电极22的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为相反侧的面上配置有第1 透明片构件32,且于第2透明平板电极22的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为相反侧的面上配置有第2透明片构件33时,本发明的触控面板IOOa如图2所示,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IOOa ;以及透明压电片20a;且上述透明压电片20a包含(1)第1透明片构件32,其是于下面形成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22 ;(2)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 ;以及(3)第2透明片构件33,其是于上面形成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23 ;上述第1透明片构件32、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及上述第2透明片构件33是依此顺序而积层。作为第1透明片构件32及第2透明片构件33,例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但只要为透明且可形成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及第1透明平板电极23者,则并无特别限定。第1透明片构件32及第2透明片构件33的厚度较好的是1 μ m 200 μ m。当该厚度过大时,存在透明度的降低以及触控压力的检测感度降低的虞。透明压电片20a自易于操作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收纳于框架M内。如图2所示,包含透明压电片20a及触控位置检测用面板10的触控面板整体亦可收纳于框架M内。 又,虽未图示,但亦可于收纳有透明压电片20的同时,亦收纳有液晶显示器面板。自触控压力检测的准确性的观点考虑,如图3所示,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2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23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较好的是,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 24重合。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以及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1导线部222,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以及将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2导线部232。
较好的是,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31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如图3所示,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的轮廓。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既可分别覆盖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图3中未图示)的整个主面,亦可覆盖其一部分,但是此时,当其一的平板电极的平板电极部覆盖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整个主面的情形时,必然地,另一平板电极的平板电极部仅覆盖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主面的一部分。再者,于俯视观察时,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的轮廓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 的轮廓分别不存在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主面的轮廓的外侧。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于俯视观察时所重合的部分成为可检测按压的位置的部分,故而相对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主面的面积的该重合部分的面积的比,较好的是70%以上,更好的是80%以上。又,相对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主面的面积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的面积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的面积,分别较好的是80%以上,更好的是90%以上。通过采用如此的构造,制造时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与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231的于俯视观察时的偏移的容许范围将增大,故而可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又,相对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主面的面积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及第2 透明平板电极部231分别于俯视观察时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的主面重合的部分的面积中较小者的面积的比,较好的是70%以上,更好的是80%以上。因此,能够以较广面积来检测触控压力。再者,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与第1导线部222、以及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231与第2导线部232如图4所示,分别既可形成为一体,亦可由各别单独形成者所连结而成。又,第1导线部222及第2导线部232亦可分别如图4所示,自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 21突出。较好的是,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23中的触控侧的电极是接地电极。因此,可减少输出电压的杂讯。此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于上述透明压电片 20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与触控侧为相反侧的面相接而配置的情形时,上述触控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可兼作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的接地电极(未图示)。S卩,于此情形时,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是其自身并不单独发挥作为触控位置检测用面板的作用者。因此,可简化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构造,由此可降低制造成本。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未图示)。因此,能够以更高感度检测触控压力。弹性体片较好的是配置于压电片与液晶显示器之间。自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弹性体片的厚度为ΙΟμπι 2mm。若向例如图1的中空箭头A或A’的位置方向按压触控面板100,则于所有情形时, 均可通过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10来检测触控位置,且可通过透明压电片20来检测触控压力。
〈透明压电片(实施形态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的一实施形态(透明压电片200)的图。透明压电片200包含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 ;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以及黏着部5。此处,具有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触控面板100)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构件是与触控面板100中的构件相同者,故省略其说明。黏着部5能够以任意大小、个数、形状而存在于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23的表面上。黏着部5的厚度较好的是200 μ m以下(例如,2 200μπι)。当该厚度过大时,透明度有可能降低。黏着部5较好的是透明。透明压电片200可通过黏着部5而黏附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等物品的表面上,从而可对上述物品赋予触控压力检测功能。透明压电片200较好的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形式较好的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透明压电片(实施形态2)>又,上述触控面板100中所使用的透明压电片20中包含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231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231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21的轮廓,如此的透明压电片亦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此处,具有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触控面板100)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构件是与触控面板100中的构件相同者,故省略其说明。该态样的透明压电片20能够以高精度进行触控压力的检测。又,该态样的透明压电片20的精度不易受到触控面板的构成构件的强度及透明压电片20的影响。<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一实施形态(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200a)的图。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200a包含透明压电片2;框架对,其是收纳该透明压电片;以及黏着部fe,其是设置于该框架Ma的表面上;且上述透明压电片2包含
(1)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1 ;(2)第1透明平板电极22,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C3)第2透明平板电极23,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此处,具有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触控面板100)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构件是与触控面板100中的构件相同者,故省略其说明。黏着部fe能够以任意大小、个数、形状而存在于框架Ma的表面上。黏着部fe的厚度较好的是200 μ m以下(例如2 200 μ m)。当该厚度过大时,透明度有可能降低。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200a可通过黏着部fe而黏附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等物品的表面上,从而可对上述物品赋予触控压力检测功能。该黏着部fe只要设置于框架2 的整个表面、或者如图7所示设置于一部分上即可。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200a较好的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 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形式较好的是电阻膜式或静电电容式。<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黏附有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或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或显示装置也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又,黏附有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或本发明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一实施形态。对于该等,已赋予检测触控压力的功能。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及测试例来更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制造例1 4(膜的制造)通过下述制造法,制造用作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膜厚分别为20μπι(实施例1)、 50 μ m(实施例2)、80 μ m(实施例3)及100 μ m(实施例4)的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摩尔比80 20)。膜厚20 μ m(实施例1)及50 μ m(实施例2)的膜是将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摩尔比80 20)的甲基乙基酮(methylethylketone)溶液流延于PET基材上,并于 150°C使溶剂气化而成形。膜厚80 μ m(实施例3)及100 μ m(实施例4)的膜是将包含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摩尔比80 20)的颗粒状熔融物,利用设置有T模的薄膜制造设备而成形。比较例1 4(膜的制造)又,作为对照,通过下述制造法,制造膜厚分别为30μπι(比较例1)、50μπι(比较例2)、80μπι(比较例3)及100μπι(比较例4)的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膜(摩尔比 75 25)。膜厚30 μ m(比较例1)及50 μ m(比较例2)的膜是将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摩尔比75 25)的甲基乙基酮溶液流延于PET基材上,并于150°C使溶剂气化而成形。膜厚80 μ m(比较例3)及100 μ m(比较例4)的膜是将含有偏二氟乙烯_三氟乙烯共聚物(摩尔比75 25)的颗粒状熔融物,利用设置有T模的薄膜制造设备而成形。测试例1(透光性测试及H^E(浊度)测试)使用上述成膜的膜,于下述条件下实施透光性测试及H^E (浊度)测试。透光性测试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H^EGuardI I,根据 ASTMD1003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D1003,美国材料及试验学会标准D100;3)进行测定。HAZE测试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H^EGuardI I,根据 ASTMD1003进行测定。膜厚20 μ m(实施例1)、50 μ m(实施例2)及80 μ m(实施例3)的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总透光率及H^E值分别为95%及5。膜厚100 μ m(实施例4)的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总透光率为95%, H^E值为7。将该薄膜夹于两块玻璃板的中,于150°C进行10分钟的热处理之后,使其迅速冷却至室温为止。处理后的薄膜的膜厚为100 μ m,总透光率为94%,H^E值为8。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膜(摩尔比75 25)的总透光率与H^E值,于膜厚30μπι(比较例1)的情形时为94%及14,于膜厚50 μ m(比较例2)的情形时为95%及 18,以及于膜厚80 μ m(比较例3)的情形时为95%及27。膜厚100 μ m(比较例4)的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摩尔比75 25)的总透光率为93%,Η/^Ε值为35。将该薄膜夹于两块玻璃板的中,于150°C进行10分钟的热处理之后,使其迅速冷却至室温为止。处理后的薄膜的膜厚为100 μ m,总透光率为93%,H^E 值为88。将结果示于表1。如根据该等所明确,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及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膜于已测试的膜厚的范围内,均透光性较高,且具有同等的透光性。但是,关于浊度(透明度),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膜于膜厚变厚时,透明度会降低,与之相对,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于已测试的膜厚的范围内,显示出较高的透明度。又,与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膜相比,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于热处理后迅速冷却的情形时的H^E值的变化较小。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明压电片,其包含 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 μ HI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第1导线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第2导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进一步包含黏着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者静电电容式。
9.一种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收纳于框架内,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
10.一种透明压电片,其包含 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 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以及黏着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是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者静电电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 μ m。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17.一种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将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收纳于框架内,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
18.一种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包含透明压电片;框架,其用于收纳该透明压电片;以及黏着部,其设置于该框架的表面上;且上述透明压电片包含(1)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3)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1导线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进一步包含将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2导线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与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组合而使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者静电电容式。
22.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配置于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一面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8及权利要求10至 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压电片、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及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是电阻膜式或者静电电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
25.一种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其通过上述黏着部而黏附有根据权利要求6或10 所述的透明压电片、或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
26.—种显示装置,其是通过上述黏着部而黏附有根据权利要求6或10所述的透明压电片、或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
27.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 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其配置于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一面上;且上述透明压电片包含(1)片状透明压电体层;(2)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3)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是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厚度为1 200 μ HIo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
30.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透明压电片是收纳于框架内,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的于俯视观察时的重合部,于俯视观察时未与上述框架重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以及将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1导线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以及将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与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线加以连接的第2导线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33.根据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 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控侧的电极是接地电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透明压电片是连接于上述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与触控侧为相反侧的面而配置,且上述触控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接地电极。
35.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 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压电片,其配置于该触控位置检测用触控面板的一面上;且上述透明压电片包含(1)第1透明片构件,其是于下面形成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2)片状透明压电体层;以及(3)第2透明片构件,其是于上面形成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上述第1透明片构件、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及上述第2透明片构件是依此顺序而积层。
36.根据权利要求27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上述片状透明压电体层含有有机聚合物。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有机聚合物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38.根据权利要求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进一步包含弹性体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具有(1)透明度较高、(2)可采用各种位置检测方式、且(3)于其制造时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装置、或者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触控位置检测用的触控面板。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透明压电片,其包含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一面上;以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片状透明压电体层的另一面上;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或者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观察时包含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165400SQ20098013830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日
发明者向井惠吏, 大东弘二, 小谷哲浩, 表研次, 金村崇, 高明天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理想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