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及其授权方法

文档序号:660325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及其授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及其授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越来越显示出突出的价值,但是,在利益 的诱惑下,假货盛行,严重侵害了合法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为了保护合法消费者的正当权益,防伪技术应运而生,主要有传统的标识物防伪 及数码电话认证防伪。传统防伪技术的主要思路是努力创造一个不容易被仿制的防伪识别 物;而造假者的思路是努力做一个同真的一样的仿制识别物。这样,就造成一个创造、被仿 制、再创造、再被仿制的循环过程。所以,现有的防伪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假冒现象。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电话防伪技术的原理图。数码电话防伪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通过给每个商品分配一个唯一的防伪号码,使商品拥有一个数字身份证号码(数字ID,即 防伪号码),从而是物品具有数码防伪功能的。首先,生产厂商通过给商品或者物品贴上防 伪编码,消费者或厂商得到贴有防伪编码的物品后,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者手机短信的形 式进行查询;接下来,用户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商品上的防伪编码,编码库将查询结果输出给 用户,输出的结果是该编码是否存在或者是否首次查询。现在,电话防伪技术是国内最为流 行的防伪技术,但是,该技术存在有许多漏洞,如果在假货上贴上相同的标识,通过拨打热 线电话查询得到的结果却是真货,根本不能真正实现物品的身份识别及防伪。如图2所示,是现有的防伪查询流程图。当用户取得物品后,在该认证防伪体系 中,是否意识要进行防伪认证是该系统面对的第一个判断。而该系统中,用户绝大多数都忽 略了认证防伪过程而直接使用,则该物品上的防伪号码可能被造假者使用;只有验证完成 后,该防伪号码才可能作废。来自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的最新资料,现有的电话防伪系统的商 品查询率不足1 %。该类系统最大的漏洞就是因为没有提醒,而使大部分的用户都没有认证 防伪的意识。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人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系统本身的缺陷造成的。现有的防伪查询包括以下漏洞漏洞一,查询率低。大量的没有被查询的编码被造假者使用,从而使假成真。漏洞二,对某些假冒生产模式无效。即使是查询率达到了 100%由于,也不能对防 伪号码进行有效的保护。对某些假冒生产模式是无效的,下面举例说明以酒类为例,假冒 生产者欲生产某名牌酒,只需购进一定的数量的真货,打开或用仪器探测出其中的查询数 码,然后生产同等数量的假冒产品;将假货卖出,再将真货退回厂家;真品所携带的防伪标 识即为造假者得到。这是一个容易的造假模式,现有的电话数码信息防伪系统对此没有办 法防止。漏洞三,商品上带有完整的防伪数码信息,易于造假却不易被发现。防伪技术的防 伪原则在于加大区别和加大造假难度。数码防伪技术将完整的防伪数码信息标注在商品 上,商品本身的造假没有因此增加难度。造假通过回收未查询的旧包装、打开新包装、利用黑客程序获取、自编防伪数码等方式即可获取完整的防伪数码信息,可轻易实现造假,并且 假冒品进入销售领域后不易被发现。总之,上述的数码防伪体系的三个漏洞已经证明,大家熟知的数码电话防伪技术 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轻而言之,防伪效果不佳,重而言之,可能成为假冒品的帮凶。综上所述,现有的防伪技术的缺陷包括1、现有的的标识物防伪技术是一个创造-仿造的循环,不能真正解决防伪问题。2、现有数码认证防伪系统中,在数码防伪系统中验证的实际上不是物品,而是防 伪标识。由于防伪标识同物品可以分离,造成验证的物品同实际物品的未必相同,使得假货 贴上真的防伪标识即为真货。3、现有数码认证防伪系统中,验证和使用也是可以分离的,甚至连提醒都做不到, 验证过程往往被使用者忽略,造成查询率极低。4、同时,大量的防伪方法不断涌现,对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有了“惰性” 而很少使用;防伪方法同假货一样多,既不好识别,也不好使用。5、由于查询率低,使得很多没有被检验的编码被造假者使用,致使原本用来保护 真品的编码成了假品的保护伞及通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防 伪、认证和识别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生成模块、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 和编码密码库,其中,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密码并对密码锁进行密码设置,将所述密码发送给所述 编码密码库,将所述密码锁发送给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所述密码用于开启所述密码 锁;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用于生成物品编码并接收所述密码锁,将所述物品编码同 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编码密码库,接收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并将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配对和存储;或 者,当接收到所述物品编码时,根据所述物品编码查询对应的所述密码,并将找到的所述密 码反馈给用户。优选的所述密码是随机产生的多位乱码;或者,所述密码采用预先设定的规则。优选的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用于按照设定规则对物品进行编码,并将物品 编码传送给所述编码密码库;当接收到所述密码锁后,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按照约定 索引对所述密码锁和所述物品编码进行配对,并将所述物品编码同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优选的所述编码密码库对所述密码和所述物品编码按照所述设定规则进行配对 和存储。优选的所述密码、密码锁和物品编码相对应。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开辟了一种全新 的防伪、认证和识别技术。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包括生成密码,并对密码锁进行密码设置,所述密码用于开启所述密码锁;生成物品编码,将所述物品编码同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将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配对和存储,当接收到所述物品编码时,根据所述物品编 码查询对应的所述密码,并将找到的所述密码反馈给用户。进一步当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绑定后,解锁时,按照所述逻辑关系进行解锁。进一步所述密码、密码锁和物品编码相对应。进一步按照设定规则对物品进行编码,当接收到所述密码锁后,按照约定索引对 所述密码锁和物品编码进行配对,并将所述物品编码同密码锁进行绑定,对所述密码和物 品编码按照所述设定规则进行配对和存储。进一步用户将所述密码作为查询结果,并根据所述查询结果对物品进行验证防 伪。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包括1、本发明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防伪、认证和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物品身份识 别、物品防伪和身份鉴定等领域。2、本发明解决了查询率低的问题,使每个防伪设定都得到查询。3、本发明中,验证标识物同物品相分离,完整的防伪编码密码被分开,并将不同防 伪编码密码分置异处,分置开的防伪编码密码是有对应关系的,并且不能或不易被伪造,从 而完全杜绝了造假的可能性。4、本发明中,验证是对物品进行验证,而非仅仅只对编码进行验证;验证是100% 的提醒,可根据需要进行强制验证;验证及使用权是相统一的,从根本上杜绝了造假的产生。5、验证采用了信息的分置和配对的形式,彻底改变了只对编码进行查询的方式, 使得密码和物品真正绑定,并作为物品的特性,从而实现对物品真正的验证。6、将发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繁为简、化多为一;将各种防伪方法归结为一种 简单的方法,有利于市场推广使用。7、利用本发明,可以在传统防盗用密码锁上进行认证识别,将开锁的过程作为认 证的过程。8、利用编码、密码、密码锁的绑定等特性,对指定的物品进行授权管理。


图1是现有的电话防伪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现有的防伪查询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中物品身份识别系统的原理图;图4是本发明中物品身份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技术方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防伪技术,被验证物品同密码和密码锁的绑定是不能或者不易分开的,使用时,在对物品编码进行查询的同时实现了对物品真伪的辨别,彻 底改变了只对编码进行查询的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物品身份识别系统的原理图。物品身份识别系统的结构 包括密码生成模块31、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32和编码密码库33。其中,密码生成模块31用于生成密码并对密码锁进行密码设置,然后,将密码发 送给编码密码库33,将密码锁发送给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32 ;密码是开启密码锁的钥匙, 每一个密码对应于一个密码锁。密码生成模块31可以设置在计算机上,密码是计算机随机 产生的多位乱码(特殊情况可以按照约定的规则进行编码)。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32能够独立按照设定规则对物品进行编码,并将物品编码 传送给编码密码库33 ;当接收到密码锁后,按照约定的索引对密码锁和物品编码进行配 对,将物品编码同密码锁进行绑定,形成含有认证防伪特性的物品。编码密码库33接收密码和物品编码,并对密码和物品编码按照约定的规则进行 配对和存储;当有用户输入物品编码时,编码密码库33根据该物品编码查询对应的密码, 并将找到的密码反馈给用户。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可以设置内部门户形成,供内部人员使用,例如,行业内网络、 企业内部网络或者其他不对外公开的系统;身份识别系统还可以设置开放公共门户形成,
供普通消费者使用。下面对物品身份识别系统的使用过程做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物品身份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图。身份识别系统的工作流 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 01 制作密码锁和密码,对密码锁设置密码;可以用时间、逻辑关系、指定号码、密码等需要的条件,对指定的物品进行授权提 供密码。密码锁和密码可以批量化生成,每个密码锁和密码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每个 密码锁和密码是相对独立的。密码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规则。例如密码锁1对应于密码1 ;密码锁2对应于密码2 ;密码锁3对应于密码3 ;......密码锁n对应于密码n,其中,n是自然数。步骤4. 02 将密码发送给编码密码库33保存;步骤4. 03 将密码锁传递给需要绑定的物品;步骤4. 04 制作物品编码,并将密码锁和物品绑定;编码方式必须要保证编码的唯一性,编码可选择的总数应远远大于要使用的编码 数,也就是说编码要有相当的冗余度。同时,可以将需要进行授权使用或识别的物品的权利 条件,如指定的时间、通讯号码、密码等,作为编码的附件。物品编码可采用组别码或其他编码形式,在可以编制的范围内制作物品编码,并用序号表示。由于每个物品具有自己的物品编码,对应于每个物品编码设置对应的密码锁, 由此,物品编码、密码锁和密码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按照逻辑关系设置绑定,解锁时,需要按照设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解锁。例如, 控制车厢的密码如果打不开,那么车里所箱子的密码就不能查询到,每一个箱子的密码没 有打开,则箱内物品上的密码就不能查到。另外,可以在绑定关系上设置权限和查询密码, 例如,对特定密码可以设定指定号码和查询密码,只有具有特定权限或者获得查询密码的 人员才可以解锁和查询。也可以对特定的物品的编码的查询设定时间限制。此内容就是授 权及特许的重要基础。对于批量化的物品绑定完成后,物品、物品编码、密码锁和密码就形成如下对应形 式1号物品对应于物品编码1,物品编码1对应于密码锁1,密码锁1对应于密码1 ;2号物品对应于物品编码2,物品编码2对应于密码锁2,密码锁2对应于密码2 ;3号物品对应于物品编码3,物品编码3对应于密码锁3,密码锁3对应于密码3 ;......n号物品对应于物品编码n,物品编码n对应于密码锁n,密码锁n对应于密码n, 其中,n是自然数。序号匹配只是一个应用示例,也可以采用事先约定的规则进行配对。上述批量化生成的物品编码、密码和密码锁彼此独立,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步骤4. 05 将密码锁对应的物品编码发送给编码密码库33保存;步骤4. 06 编码密码库33对物品编码和密码进行配对;步骤4. 07 将物品和物品编码传递给用户;配对过程中,可以给每组对应的密码和密码锁设置相同的索引号,如果是批量化 的物品,则批量化的物品编码和密码就存储在编码密码库33中,并有相应的对应关系。经过上述步骤,就对物品构造了一个完整防伪的体系。步骤4. 08 通过相应的平台,用户将物品携带的物品编码发送到编码密码库33进 行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等手段构筑的平台进入物品身份识别系统。步骤4. 09 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编码密码库33根据物品编码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查询结果的内 容包括物品编码对应的密码、告知为第几次查询或没有找到对应的密码。步骤4. 10 用户根据查询结果进行验证防伪。如果不是首次查询则,说明有人已经使用过该密码,而不能保证物品的真实;如果 是首次查询,使用者用查到的密码打开密码锁。开锁的过程就是一个配对的过程,使用者用 密码和密码锁进行配对,开锁的过程同时也是验证用户手中物品真伪的过程。配对成功,打 开密码锁则说明与密码锁绑定的物品为“真”,否则,该物品为“伪”。在上述步骤中,包括密码的生成及密码锁的制作,物品编码的制作,密码传递到 编码密码库33,以及编码传递到编码密码库33,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不需要严格的先后 顺序,只要能保证在制作过程中遵守约定的索引字段的配对规则,就能够保证物品、编码、 密码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比较灵活地形成认证防伪体系。另外,本发明还有许多延伸功能,包括
7
1、利用解锁实现对物品流通中的运输、存储、销售、使用各环节的统计功能;2、利用绑定关系防止窜货;3、利用绑定和解锁,可以实现对重要的物品、重要环节的及时监控功。能。4、利用编码_密码_绑定等特性,可对特定物品的特定环节进行指定的授权。
权利要求
一种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生成模块、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和编码密码库,其中,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密码并对密码锁进行密码设置,将所述密码发送给所述编码密码库,将所述密码锁发送给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所述密码用于开启所述密码锁;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用于生成物品编码并接收所述密码锁,将所述物品编码同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编码密码库,接收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并将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配对和存储;或者,当接收到所述物品编码时,根据所述物品编码查询对应的所述密码,并将找到的所述密码反馈给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是随机产生的多位 乱码;或者,所述密码采用预先设定的规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用 于按照设定规则对物品进行编码,并将物品编码传送给所述编码密码库;当接收到所述密 码锁后,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按照约定索引对所述密码锁和所述物品编码进行配对, 并将所述物品编码同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密码库对所述密码 和所述物品编码按照所述设定规则进行配对和存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密码锁 和物品编码相对应。
6.一种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包括生成密码,并对密码锁进行密码设置,所述密码用于开启所述密码锁;生成物品编码,将所述物品编码同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将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配对和存储,当接收到所述物品编码时,根据所述物品编码查 询对应的所述密码,并将找到的所述密码反馈给用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绑定后, 解锁时,按照所述逻辑关系进行解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密码锁和物品编码 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设定规则对物品进行编 码,当接收到所述密码锁后,按照约定索引对所述密码锁和物品编码进行配对,并将所述物 品编码同密码锁进行绑定,对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按照所述设定规则进行配对和存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识别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将所述密码作为查询结 果,并根据所述查询结果对物品进行验证防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身份识别系统,其中,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密码并对密码锁进行密码设置,将所述密码发送给所述编码密码库,将所述密码锁发送给所述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所述密码用于开启所述密码锁;编码生成及绑定模块用于生成物品编码并接收所述密码锁,将所述物品编码同所述密码锁进行绑定;编码密码库接收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并将所述密码和物品编码配对和存储;或者,当接收到所述物品编码时,根据所述物品编码查询对应的所述密码,并将找到的所述密码反馈给用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品识别授权方法。本发明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防伪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物品身份识别、物品防伪和身份鉴定等领域。
文档编号G06Q30/00GK101853472SQ20101018683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祝明敬 申请人:祝明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