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

文档序号:663101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基于在信号发生器中内嵌的一个USB接口的无线模块芯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结构初始化;步骤二,检测通信通道是否有数据;步骤三,有数据,则对上位机传输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将解析成功后的数据送入数据执行部件并映射给命令执行函数,若判断该数据信息的操作类型正确,则将正确解析后的参数通过整机接口送入仪器中,完成一次控制操作;若无数据,则结束此次通信;步骤四,上述控制操作完成后,若检测到信号发生器给上位机反馈信息,则利用TCP/IP标准的库函数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上位机,传送结束后结束此次通信。
【专利说明】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自动测试系统日臻成熟并应用到工业生产实践中。现代测试理念要求实现仪器资源共享和远程控制,依靠现有网络技术,人们已能够有效控制远程仪器设备,在任何地方进行采集、分析和显示来自仪器的各种数据。
[0003]目前,常用的通信方法几乎都是采用有线传输介质,例如双绞线、光纤等,由此也带来了测试现场网络布线、网络线路维护等问题,在一些需要突发性、临时性处理和信息交换设备需要较大范围移动的场合,更带来了应用上的一些困难。
[0004]以电磁波或光波充当传输介质的无线信道克服了上述组网中的缺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与测量仪器相关的测试系统中却少有应用。目前,已有的仪器无线程控的方式主要是:测量仪器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上位机再通过无线路由或无线网桥与交换机交互,如图1所示。
[0005]上述方法的主要缺点是:
[0006](I)对于自动测试现场而言,测量仪器可能会相当零散地分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布线较为复杂,且在测试系统需要扩充增加新的设备时需要重新布线,在某些工作场合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财力的消耗。
[0007](2)对于网络交换机而言,其功耗较大,设备可能会有较大的电力消耗,同时有的大型交换机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在运输方面非常麻烦,同时由于使用交换机结构复杂不易组建,有时会给测试系统带来不稳定因素。
[0008]传统的自动测试系统的通信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传输提出的要求。为了实现人们在任何分散的测试节点,在任意时刻获取到测量数据的愿望,现代智能仪器具备无线程控的功能就成为弥补有线网络之不足,达到网络延伸效果的最佳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环境复杂的测试环境,因为地理、成本因素而无法使用有线网络的时候,提供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便于组建网络化的自动测试系统。
[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基于在信号发生器中内嵌的一个USB接口的无线模块芯片,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数据结构初始化;
[0013]步骤二,检测通信通道是否有数据;
[0014]步骤三,有数据,则对上位机传输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将解析成功后的数据送入数据执行部件并映射给命令执行函数,若判断该数据信息的操作类型正确,则将正确解析后的参数通过整机接口送入仪器中,完成一次控制操作;若无数据,则结束此次通信;
[0015]步骤四,上述控制操作完成后,若检测到信号发生器给上位机反馈信息,则利用TCP/IP标准的库函数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上位机,传送结束后结束此次通信。
[0016]可选地,所述步骤三中,有数据的情况下,解析控制指令、控制仪器设置的过程具体包括:
[0017]首先,对USB接口初始化;
[0018]在初始化过后,USB接口以描述符的形式将各个接口的信息报告给仪器端,仪器端收到接口报告后通过该USB接口进行数据读写。
[0019]可选地,所述USB接口读写是分层实现的,仪器端应用程序由系统服务接口作用到内核模式管理器,管理器进行必要检查后,创建一个数据包传递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通过调用硬件抽象层来实现对USB硬件的访问。
[0020]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对USB硬件的访问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a,应用层将数据缓冲区内数据送入I/O管理器;
[0022]步骤b,I/O管理器向USB层发出数据互换请求;
[0023]步骤C,判断驱动程序是否正常;
[0024]步骤d,正常,则硬件抽象层实现对USB硬件访问,进行步骤e ;异常,则结束访问;
[0025]步骤e,调用应用层回调函数,完成数据通信,结束访问。
[0026]可选地,本发明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还包括通过定时触发模块在一定的周期内实时监控无线模块芯片的步骤,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触发信号,则系统会向仪器端发出告警信号,再采取相应措施。
[0027]可选地,所述定时触发模块的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0028]首先,启动定时器;
[0029]然后,检测是否有软硬件异常:无异常,则定时结束,重新开始计时;有异常,则保护现场;
[0030]接下来,当前指令重新执行或复位芯片;
[0031]定时结束,重新开始计时。
[00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3]基于本发明的方法,无固定工作场所、有线网络架设受环境限制以及其他特殊使用环境的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的组建基于信号发生器的自动测试环境,从而提高信号发生器的系统可用性,缩短系统部署时间并降低仪器的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现有的无线程控设备控制框图;
[0036]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3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的步骤三的流程图;
[0038]图4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的定时触发模块的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基于在信号发生器中内嵌的一个USB接口的无线模块芯片,信号发生器通过该无线模块芯片与上位机进行无线通信,使信号发生器具备接受计算机无线程控的功能,可以在测试环境复杂的现场成为有线网络程控的有益补充,并尽量将大量繁复、琐碎的工作由软件自动完成,从而节省宝贵的测试资源。
[0041]本发明需要进行双向通信,同时需要对两个通信通道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步骤一,数据结构初始化;
[0043]步骤二,检测通信通道是否有数据;
[0044]步骤三,有数据,则对上位机传输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将解析成功后的数据送入数据执行部件并映射给命令执行函数,若判断该数据信息的操作类型正确,则将正确解析后的参数通过整机接口送入仪器中,完成一次控制操作;若无数据,则结束此次通信;
[0045]步骤四,上述控制操作完成后,若检测到信号发生器给上位机反馈信息,则利用TCP/IP标准的库函数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上位机,传送结束后结束此次通信。
[0046]上述步骤三中,有数据的情况下,需要解析控制指令,控制仪器设置,具体包括:
[0047]首先,对USB接口初始化;
[0048]在初始化过后,USB接口以描述符的形式将各个接口的信息报告给仪器端,仪器端收到接口报告后通过该接口进行数据读写。
[0049]本发明USB接口读写是分层实现的,仪器端应用程序由系统服务接口作用到内核模式管理器,管理器进行必要检查后,创建一个数据包传递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通过调用硬件抽象层来实现对USB硬件的访问,上述硬件抽象层为硬件操作系统对操作者提供的软件接口。
[0050]如图3所示,驱动模块对USB硬件的访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1]步骤a,应用层将数据缓冲区内数据送入I/O管理器;
[0052]步骤b,I/O管理器向USB层发出数据互换请求;
[0053]步骤C,判断驱动程序是否正常;
[0054]步骤d,正常,则硬件抽象层实现对USB硬件访问,进行步骤e ;异常,则结束访问;
[0055]步骤e,调用应用层回调函数,完成数据通信,结束访问。
[0056]为了增加本发明无线程控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定时触发模块在一定的周期内实时监控无线模块芯片,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触发信号,则系统会向仪器端发出告警信号,再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无线模块芯片能正常工作。定时触发模块的执行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57]首先,启动定时器;
[0058]然后,检测是否有软硬件异常:无异常,则定时结束,重新开始计时;有异常,则保护现场;
[0059]接下来,当前指令重新执行或复位芯片;
[0060]定时结束,重新开始计时。
[0061]本发明的基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首先,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测试需求,对有线网络程控信号发生器提供一种无线程控方法,扩展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范围;其次,此无线程控方法,可以根据测试现场不同的环境,减少使用者的测试成本;此外,用户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用户在使用有线程控所完成的控制程序无需更改,可以直接用来无线程控;最后,与现有无线程控方法相比,在效率和方便性上有很大提高。
[00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在信号发生器中内嵌的一个USB接口的无线模块芯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结构初始化; 步骤二,检测通信通道是否有数据; 步骤三,有数据,则对上位机传输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将解析成功后的数据送入数据执行部件并映射给命令执行函数,若判断该数据信息的操作类型正确,则将正确解析后的参数通过整机接口送入仪器中,完成一次控制操作;若无数据,则结束此次通信; 步骤四,上述控制操作完成后,若检测到信号发生器给上位机反馈信息,则利用TCP/IP标准的库函数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上位机,传送结束后结束此次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有数据的情况下,解析控制指令、控制仪器设置的过程具体包括: 首先,对USB接口初始化; 在初始化过后,USB接口以描述符的形式将各个接口的信息报告给仪器端,仪器端收到接口报告后通过该USB接口进行数据读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读写是分层实现的,仪器端应用程序由系统服务接口作用到内核模式管理器,管理器进行必要检查后,创建一个数据包传递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通过调用硬件抽象层来实现对USB硬件的访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对USB硬件的访问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应用层将数据缓冲区内数据送入I/O管理器; 步骤(b),I/O管理器向USB层发出数据互换请求; 步骤(c),判断驱动程序是否正常; 步骤(d),正常,则硬件抽象层实现对USB硬件访问,进行步骤(e);异常,则结束访问; 步骤(e),调用应用层回调函数,完成数据通信,结束访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定时触发模块在一定的周期内实时监控无线模块芯片的步骤,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触发信号,则系统会向仪器端发出告警信号,再采取相应措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触发模块的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启动定时器; 然后,检测是否有软硬件异常:无异常,则定时结束,重新开始计时;有异常,则保护现场; 接下来,当前指令重新执行或复位芯片; 定时结束,重新开始计时。
【文档编号】G06F13/38GK104317755SQ20141056192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时慧, 周俊杰, 刘亮, 刘青松, 王琨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