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44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在使用时会因为通风不畅或者内部部件损坏导致散热不畅,使元件运行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电脑死机或者芯片烧毁,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申请号为:201320668467.4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计算机CPU高温语音报警器,包括扬声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接CPU端、集成芯片和电位器。上述专利只能检测单个芯片的温度,不能对机箱温度进行监测,安装不便,且参数读取不直观,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洁,且便于实时观察监测信息的计算机温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源开关、控制面板,所述上壳体卡装在所述下壳体一侧,所述上壳体上方安装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上壳体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安装有报警指示灯,所述上壳体一侧设置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一端设置有温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上安装有吸盘,所述下壳体下方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下壳体一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上设置有手把,所述支腿下方粘接有防滑垫,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扬声器,所述下壳体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下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单片机一侧设置有AD转换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温度监测器通过所述吸盘吸附于待测计算机外壳上,设备开启后,所述AD转换器将所述温度监测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所述单片机,进而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实时温度信息,当温度值超过限定值后,所述报警指示灯与所述扬声器在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下显示报警,设备放置时,可通过所述手把将所述支腿抬起一定角度,即可使设备稳定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单片机为51系列单片机或ARM系列单片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或LED显示屏。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防滑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套装在所述支腿下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扬声器共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把两侧。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吸盘吸附于待测计算机上,安装方便,且无需外部供电,减少了外部线路的数量,外观更加简洁,同时采用所述支腿支护摆放,使数据的观察更加方便,设备放置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1、下壳体;2、上壳体;3、电源开关;4、支腿;5、手把;6、防滑垫;7、保护垫7;8、扬声器;9、显示屏;10、报警指示灯;11、控制面板;12、数据线;13、吸盘;14、温度监测器;15、蓄电池;16、单片机;17、AD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计算机高温报警装置,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1、电源开关3、控制面板11,上壳体2卡装在下壳体1一侧,上壳体2上方安装有电源开关3,上壳体2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安装有显示屏9,显示屏9为LCD显示屏,用于显示实时温度信息,显示屏9一侧安装有报警指示灯10,上壳体2一侧设置有数据线12,数据线12一端设置有温度检测器14,温度检测器14上安装有吸盘13,下壳体1下方设置有保护垫7,下壳体1一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支腿4,支腿4上设置有手把5,支腿4下方粘接有防滑垫6,下壳体1上安装有扬声器8,下壳体1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6,单片机16为STC89C52单片机,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息处理后通过显示屏9显示,单片机16下方设置有蓄电池15,单片机16一侧设置有AD转换器17。

上述结构中,温度检测器14通过吸盘13吸附于待测计算机外壳上,设备开启后,AD转换器17将温度检测器14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单片机16,进而通过显示屏9显示实时温度信息,当温度值超过限定值后,报警指示灯10与扬声器8在单片机16的控制下显示报警,设备放置时,可通过手把5将支腿4抬起一定角度,即可使设备稳定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单片机16为51系列单片机或ARM系列单片机,显示屏9为LCD显示屏或LED显示屏,防滑垫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套装在支腿4下方,蓄电池15为锂电池,扬声器8共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手把5两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

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