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524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两层触控电极层(例如,触控驱动电极层和触控感测电极层)来检测手指在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平面内的坐标位置,并根据该坐标位置来进行相应的显示。

一般而言,触控显示装置的集成电路依次向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为了减少集成电路向各触控驱动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端口数量,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设置移位寄存器来实现触控驱动信号的逐级输出。如图1所示,在触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集成电路11、移位寄存器12和触控选通单元13,移位寄存器12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单元120,触控选通单元13包括多个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11可通过一个输出端口将触控驱动信号输入到触控选通单元13,触控选通单元13基于移位寄存器12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单元120的输出信号对触控驱动信号进行逐级移位和输出,从而实现向各触控驱动电极TX依次施加触控驱动信号。

这就需要在移位寄存器中设置与触控驱动电极相同数量的移位寄存单元,然而,由于每个移位寄存单元包含的电气元件数量较多,其所需占据的空间相应地较大,不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扫描电路和m个依次排列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每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包括2n-1个依次排列的触控驱动电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具有n-1个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驱动扫描电路包括:与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一一对应的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每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输入端、多个第一开关及与所对应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一一对应的2n-1个第一控制输出端;以及移位寄存器,包括与各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一一对应的m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每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包括第一移位输出端。其中,第一控制输入端与所对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一移位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控制输出端与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并且在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一个第一控制输出端与第一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开关与第一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包括不少于n个且不超过2n-1个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与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相邻,并且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与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具有n-1个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驱动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二驱动控制单元,第二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控制输入端、多个第二开关及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输出端。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单元,第二移位寄存单元与第m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级联,第二移位寄存单元包括第二移位输出端。其中,第二控制输入端与所对应的第二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二移位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控制输出端与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并且在第二驱动控制单元中,一个第二控制输出端与第二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的第二控制输出端分别通过多个第二开关与第二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为薄膜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扫描电路还包括触控信号线、公共电压线、公共电压控制线和多个触控显示开关组。其中,第一控制输出端通过触控显示开关组与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触控显示开关组基于第一控制输出端的信号将触控信号线上的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或基于公共电压控制线的信号将公共电压线上的公共电压信号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与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彼此间隔n-1个触控驱动电极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与同一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之间连接有逻辑或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在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任一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触控显示面板的方法,触控扫描包括多个相邻的子扫描,该方法包括:在每个子扫描期间,相邻的n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在相邻的两个子扫描期间,存在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期间,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相邻的n-1个第一开关导通,移位输出信号被传输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触控驱动电极;当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不存在未被扫描的触控驱动电极时,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停止提供移位输出信号,第i+1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其中,i为正整数,且i≤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期间,包括n个相邻的子扫描;在第j个子扫描期间,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j个至第j+n-2个第一开关导通。其中,j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n次后,第i+1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1个至第n-1个第一开关导通。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显示面板分成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并且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共用一个移位寄存单元,从而减少了移位寄存器中移位寄存单元的级数,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窄边框的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驱动如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时序图;

图6示出了驱动如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时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21和m个依次排列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m为大于1的整数。

每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可包括2n-1个依次排列的触控驱动电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可具有n-1个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n为大于1的整数。这里,n为触控扫描时在一次子扫描期间同时扫描的触控驱动电极数量。

例如,当n为3时,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1~TX5,第二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4~TX8,其中,有两个触控驱动电极TX4和TX5同时包含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类似地,第m-1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3m-5~TX3m-1,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3m-2~TX3m+2,其中,有两个触控驱动电极TX3m-2和TX3m-1同时包含在第m-1个和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

驱动扫描电路21可包括移位寄存器24和与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一一对应的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每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可包括第一控制输入端、多个第一开关及与所对应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221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一一对应的2n-1个第一控制输出端;移位寄存器24可包括与各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一一对应的m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241,每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241可包括第一移位输出端。其中,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可与所对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241的第一移位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可与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并且在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中,第n个第一控制输出端可与第一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控制输入端电连接(也就是说,每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231中可包括2n-2个第一开关)。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可包括nm+n-1个触控驱动电极,而移位寄存器24中可仅包括m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241,也就是说,移位寄存器24中需要设置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241的数量不到触控驱动电极数量的n分之一,从而大大减少了移位寄存器24中第一移位寄存单元241的级数,减小了移位寄存器24所占的版图空间,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

继续参考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不再赘述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而重点描述不同之处。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可包括不少于n个且不超过2n-1个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可与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321相邻,并且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与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321可具有n-1个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

例如,当n为3时,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321可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3m-2~TX3m+2,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可包括触控驱动电极TX3m+1~TX3m+4,其中,有两个触控驱动电极TX3m+1和TX3m+2同时包含在第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321和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中。

相应地,驱动扫描电路31还可包括第二驱动控制单元332,第二驱动控制单元332可包括第二控制输入端、多个第二开关及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的各触控驱动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输出端;移位寄存器34还可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单元342,第二移位寄存单元342与第m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341级联,第二移位寄存单元342包括第二移位输出端。其中,第二驱动控制单元332与第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331相邻,第二驱动控制单元332的第二控制输入端可与所对应的第二移位寄存单元342的第二移位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驱动控制单元332的第二控制输出端可与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并且在第二驱动控制单元332中,第n个第二控制输出端可与第二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其余的第二控制输出端可分别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二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尽管图3示出了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包括4个触控驱动电极,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可包括n至2n-1之间的任意个触控驱动电极,例如,当n为3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可包括3个、4个或5个触控驱动电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来设置。

由于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之间具有n-1个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每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321包括2n-1个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包含的触控驱动电极数量至少为n个,最多为2n-1个。这样,触控显示面板中包含的触控驱动电极数量可以是n(m+1)和n(m+1)+n-1之间的任意数量,也就是说,触控驱动电极的数量不必是m和/或n的倍数。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可包括不少于n(m+1)个且不超过n(m+1)+n-1个触控驱动电极,而移位寄存器34中可仅包括m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341和一个第二移位寄存单元342,也就是说,移位寄存器34中需要设置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341和第二移位寄存单元342的数量之和不超过触控驱动电极数量的n分之一,从而大大减少了移位寄存器34中移位寄存单元的级数,减小了移位寄存器34所占的版图空间,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并且由于设置了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322,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能够应用于包含任何数量的触控驱动电极的触控显示面板,适用性更广。

可选地,驱动扫描电路31还可包括触控信号线TXS、公共电压线COM、公共电压控制线COM_SEL和多个触控显示开关组35。其中,第一控制输出端和/或第二控制输出端通过触控显示开关组35与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触控显示开关组35基于第一控制输出端或第二控制输出端的信号将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或基于公共电压控制线COM_SEL的信号将公共电压线COM上的公共电压信号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从而实现了触控驱动电极在显示期间接收公共电压线COM上的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期间接收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

继续参考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41和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驱动扫描电路41同样可包括移位寄存器44和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对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的结构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具体地,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一开关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

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施例的驱动扫描电路41还包括第二驱动控制单元时,第二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二开关也可以是薄膜晶体管。

可选地,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各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沟道类型相同。例如,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一开关可以均为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或者均为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

如图4所示,驱动扫描电路41还可包括多条开关控制线CK1~CK2n-2,例如,当n为3时,驱动扫描电路41可包括开关控制线CK1~CK4。在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第一开关的栅极分别与各开关控制线CK1~CK2n-2电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一极与第一控制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极分别与各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

此外,驱动扫描电路41还可包括触控信号线TXS和多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触控显示开关组45可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开关(例如,NMOS晶体管)。其中,该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的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极与触控信号线TXS电连接,第二极与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

此外,移位寄存器44还包括移位输入端,用于向移位寄存器44提供启动信号STH,使移位寄存器44启动。

尽管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开关组45包括一个NMOS薄膜晶体管开关,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触控显示开关组45可包括多个NMOS和/或PMOS薄膜晶体管开关,例如,还可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开关,用于在显示期间将公共电压线上的公共电压信号传输到各触控驱动电极。

本实施例中,m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441的第一移位输出端SO1~SOm可依次提供移位输出信号,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可基于开关控制线CK1~CK2n-2的信号将移位输出信号传输到触控显示开关组45,触控显示开关组45基于移位输出信号将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从而可实现对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

下面将以n为3、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和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均为NMOS晶体管为例,结合图5所示的时序来描述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

在移位寄存器44启动期间Ps,向移位寄存器44输入启动信号STH(例如,高电平信号),使移位寄存器44启动。其中,启动信号STH的脉冲宽度与三个触控驱动电极接收的触控信号的脉冲宽度之和相同。

在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被扫描期间P1,第一移位输出端SO1提供移位输出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其中,期间P1包括三个子扫描期间P11、P12和P13

在子扫描期间P11,仅开关控制线CK1和CK2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开关被导通,第一个和第二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被导通,由于第一移位输出端SO1直接连接到第三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第三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也被导通,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被传输到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3;在子扫描期间P12,仅开关控制线CK2和CK3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第一开关被导通,第二个至第四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被导通,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被传输到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2~TX4;在子扫描期间P13,仅开关控制线CK3和CK4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第一开关被导通,第三个至第五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被导通,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被传输到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3~TX5

由上可知,在期间P1,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5以3个触控驱动电极为一个子扫描单位,分三次被扫描,并且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例如,触控驱动电极TX2和TX3在子扫描期间P11和P12被扫描两次)。

类似地,在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被扫描期间Pi,第一移位输出端SOi提供移位输出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其中,期间Pi包括三个子扫描期间Pi1、Pi2和Pi3。这里,i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

在子扫描期间Pi1,仅开关控制线CK1和CK2提供高电平信号,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开关被导通,第3i-2个和第3i-1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被导通,由于第一移位输出端SOi直接连接到第3i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第3i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也被导通,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被传输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3i-2~TX3i;在期间Pi2,仅开关控制线CK2和CK3提供高电平信号,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第一开关被导通,第3i-1个至第3i+1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被导通,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被传输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3i-1~TX3i+1;在期间Pi3,仅开关控制线CK3和CK4提供高电平信号,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第一开关被导通,第3i个至第3i+2个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被导通,触控信号线TXS上的触控信号被传输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3i~TX3i+2

由上可知,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3i-2~TX3i+2以3个触控驱动电极为一个子扫描单位分三次被扫描,并且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例如,触控驱动电极TX3i-1和TX3i在子扫描期间Pi1和Pi2被扫描两次)。

此外,在第i-1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被扫描期间Pi-1可包括三个子扫描期间P(i-1)1、P(i-1)2和P(i-1)3,在期间P(i-1)3,第i-1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3i-3~TX3i-1被扫描。即,包含在第i-1个和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TX3i-2和TX3i-1,在子扫描期间P(i-1)3和Pi1均被扫描。也就是说,当相邻的两次子扫描分别包含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被扫描期间时,则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两个(或n-1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其中,在子扫描期间P(i-1)3,仅开关控制线CK3和CK4提供高电平信号;而在子扫描期间Pi1,仅开关控制线CK1和CK2提供高电平信号。也就是说,在从第i-1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的最后一次子扫描(例如,子扫描期间P(i-1)3)切换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的第一次子扫描(例如,子扫描期间Pi1)时,对于开关控制线而言,也相应地从由开关控制线CKn~CK2n-2(例如,n为3时的开关控制线CK3和CK4)提供高电平信号切换为由开关控制线CK1~CKn-1提供高电平信号(例如,n为3时的开关控制线CK1和CK2),从而使第i-1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一开关断开并且使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与开关控制线CK1~CKn-1对应的第一开关导通。

由上可知,当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共用同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时,通过上述步骤,以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两个(或n-1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的方式,实现了对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

下面仍以n为3、第一驱动控制单元431中和触控显示开关组4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均为NMOS晶体管为例,继续结合图6的时序来说明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工作方式。

图6所示的工作方式与图5所示的工作方式类似,触控显示面板同样以捆绑方式进行触控扫描,每次扫描的触控驱动电极数量同样为3个。

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所示的工作方式中,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一个或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具体地,在移位寄存器44启动期间Ps,启动信号STH的脉冲宽度与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接收的触控信号的脉冲宽度之和相同。这样,每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被扫描期间可包括两个子扫描期间。

具体而言,在第i-1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被扫描期间Pi-1可包括两个子扫描期间P(i-1)1和P(i-1)2。在子扫描期间P(i-1)1,仅开关控制线CK1和CK2提供高电平信号,触控驱动电极TX3i-5~TX3i-3被扫描;而在子扫描期间P(i-1)2,仅开关控制线CK3和CK4提供高电平信号,触控驱动电极TX3i-3~TX3i-1被扫描;类似地,在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被扫描期间Pi可包括两个子扫描期间Pi1和Pi2。在子扫描期间Pi1,仅开关控制线CK1和CK2提供高电平信号,触控驱动电极TX3i-2~TX3i被扫描;而在子扫描期间Pi2,仅开关控制线CK3和CK4提供高电平信号,触控驱动电极TX3i~TX3i+2被扫描。

由上可知,在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触控驱动电极TX3i-2~TX3i+2以3个触控驱动电极为一个子扫描单位分两次被扫描,并且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触控驱动电极TX3i被扫描两次。

此外,包含在第i-1个和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421中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TX3i-2和TX3i-1,在子扫描期间P(i-1)2和Pi1均被扫描。也就是说,当相邻的两次子扫描分别包含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被扫描期间时,则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两个(或n-1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由上可知,当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共用同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时,通过上述步骤,以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一个或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的方式,实现了对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

综上所述,以每次扫描3个触控驱动电极的方式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当相邻的两次子扫描包含在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被扫描期间时,则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一个或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当相邻的两次子扫描分别包含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被扫描期间时,则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类似地,可以推断,以每次扫描n个触控驱动电极的方式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当相邻的两次子扫描包含在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被扫描期间时,则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至少一个且不超过n-1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当相邻的两次子扫描分别包含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被扫描期间时,则在这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n-1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控制单元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时,各信号的时序同样可参考图5或图6所示的时序,在此不作赘述。

继续参考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71和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721,驱动扫描电路71同样可包括移位寄存器74、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731和多个触控显示开关组75。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与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彼此间隔n-1个触控驱动电极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即,第一开关)的沟道类型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以n为3为例,包含在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721中的触控驱动电极TX1~TX5中,触控驱动电极TX1与触控驱动电极TX4间隔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电极TX2与触控驱动电极TX5间隔两个触控驱动电极。在第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开关731中,第一开关T11、T12、T13和T14分别与触控驱动电极TX1、TX2、TX4和TX5电连接,其中第一开关T11与T13的沟道类型不同,第一开关T12与T14的沟道类型不同。例如,第一开关T11和T12为NMOS薄膜晶体管开关而第一开关T13和T14为PMOS薄膜晶体管开关,或第一开关T11和T12为PMOS薄膜晶体管开关而第一开关T13和T14为NMOS薄膜晶体管开关。

由于彼此间隔两个(即,n-1个)触控驱动电极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不会在同一个子扫描期间被扫描,这样,可将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与这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两个第一开关的栅极连接到同一条开关控制线。例如,在第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731中,第一开关T11与T13的栅极与开关控制线CK1电连接,第一开关T12与T14的栅极与开关控制线CK2电连接;类似地,在第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731中,第一开关Tm1与Tm3的栅极与开关控制线CK1电连接,第一开关Tm2与Tm4的栅极与开关控制线CK2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减少了开关控制线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开关控制线所占的走线区域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此外,当开关控制线的信号由集成电路提供时,还减少了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口数量。

图7所示的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继续参考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81和m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821,驱动扫描电路81同样可包括移位寄存器84、m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831和多个触控显示开关组85。

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扫描电路81还包括逻辑或门86。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831中与同一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即,第一开关)之间连接有逻辑或门86,其中,逻辑或门86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这两个第一开关的第二极电连接,逻辑或门86的输出端与该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

仍以n为3为例,第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831中与触控驱动电极TX4连接的第一开关T13和第二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831中与触控驱动电极TX4连接的第一开关T21分别与逻辑或门86的两个输入端连接,触控驱动电极TX4(通过触控显示开关组85)与逻辑或门86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在驱动扫描电路81中设置逻辑或门可防止第一移位寄存单元841的移位输出信号被误传输到相邻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821中不被扫描的触控驱动电极上,保证了触控检测的准确率。

例如,在第一开关T13和T21的沟道类型相同(例如,PMOS薄膜晶体管)并且它们的栅极均连接到开关控制线CK1的情况下,当触控驱动电极TX3~TX5被扫描时,开关控制线CK1提供低电平信号,开关控制线CK2提供高电平信号。若未设置逻辑或门86时,由于第一开关T21此刻也处于导通状态,所以第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841提供的移位输出信号就会被误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TX6连接的触控显示开关组85中的薄膜晶体管开关,使得触控驱动电极TX6被误扫描;而设置逻辑或门86之后,移位输出信号就无法通过相邻的第一驱动控制单元831中的第一开关被传输,从而保证在每次子扫描期间只有n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

可选地,包含在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任一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与触控驱动电极TX4连接的两个第一开关T13和T21中,第一开关T13为NMOS薄膜晶体管而第一开关T21为PMOS薄膜晶体管,或者第一开关T13为PMOS薄膜晶体管而第一开关T21为NMOS薄膜晶体管。

该方式的好处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与同一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两个薄膜晶体管之间不需要通过逻辑或门电连接。

例如,当第一开关T13和T21由同一条开关控制线(例如,开关控制线CK1)控制时,在同一时刻第一开关T13和T21仅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这样,当其中一个第一开关被导通时,移位输出信号无法通过另一个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被断开)被传输到相邻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821连接的触控显示开关组85,从而在不需要设置逻辑或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触控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额外的逻辑或门,从而减小了驱动扫描电路所占的版图面积,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

继续参考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9所示,触控显示面板900可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920和彩膜基板910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920和彩膜基板910之间的液晶层930。其中,彩膜基板910可包括触控感测电极911,阵列基板920可包括公共电极921,公共电极921可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

在触控期间,驱动扫描电路向各触控驱动电极921依次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感测电极911的触控感测信号,然后根据接收到的触控感测信号的不同确定触摸位置。在显示期间,驱动扫描电路向公共电极921提供公共电压信号,使得阵列基板920和彩膜基板910之间的液晶层930中的液晶分子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偏转,从而实现预定画面的显示。

本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公共电极层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层,简化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扫描期间包括多个相邻的子扫描期间,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0,在每个子扫描期间,相邻的n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

步骤1020,在相邻的两个子扫描期间,存在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

在这里,当将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图2、图3、图4、图7或图8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时,各信号的时序可以参见图5或图6所示。

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图10示出了步骤1010和步骤1020的执行顺序,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010和步骤1020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可选地,在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期间,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相邻的n-1个第一开关导通,移位输出信号被传输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触控驱动电极;当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不存在未被扫描的触控驱动电极时,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停止提供移位输出信号,第i+1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其中,i为正整数,且i≤m。

这样,通过控制同一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一开关,实现了在同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期间对同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的捆绑扫描,这样,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或,2n-1个触控驱动电极)仅需要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从而减少了移位寄存器中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单元的数量。

可选地,在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期间,包括n个相邻的子扫描;在第j个子扫描期间,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j个至第j+n-2个第一开关导通。其中,j为小于n的正整数。

该方式实现了以每次扫描n个触控驱动电极、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n-1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的方式,对触控驱动面板进行捆绑扫描。

可选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n次后,第i+1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1个至第n-1个第一开关导通。

由于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直接与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电连接,因此,在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的n个子扫描期间,该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了n次。从而完成对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的触控扫描。然后,第i+1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第i+1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1个至第n-1个第一开关导通,开始对第i+1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进行触控扫描。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之间的扫描切换。

可选地,在第i个第一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移位输出信号期间,包括k个相邻的子扫描;在第j个子扫描期间,第i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个至第个第一开关导通。其中,j、k为自然数,k≥2,j<k,且n-1是k-1的倍数。

该方式实现了以每次扫描n个触控驱动电极、相邻的两次子扫描期间存在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两次的方式,对触控驱动面板进行捆绑扫描。

类似地,第i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第n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k次后,第i+1个第一驱动控制单元中的第1个至第n-1个第一开关导通。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触控驱动电极组之间的扫描切换。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11中所示。其中,触控显示装置1100可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触控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公知的结构。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1所示的蜂窝式移动电话11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