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978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场、火车站、出入境等关键区域的出入口,设置安全通道,布设安全检查设备,通过设备的手段对这些场所的出入人员、物品进行稽查,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常规手段。目前,常规的安检设备主要突出对物品的稽查和检验,例如利用x光机安检仪对通行人员随身携带的提包等进行检测、利用液体检测仪对随身携带的液体物品进行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缺失了安全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对人的身份和信息的采集与检验。如何在不影响通行效率、不需要工作人员大量人工参与、不强制通行人员进行过度配合的前提下,将出入关键区域的人员管控起来,“一次通过,全面管控”,成为设计新一代安全通道体系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其包括

工控机、身份证读卡器模块、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三维图像识别模块、三维人脸建模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金属物品检测模块、手机终端信息采集模块、报警模块、中心端数据库、后端综合管控平台;所述身份证读卡器模块、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三维图像识别模块、金属物品检测模块、手机终端信息采集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分别与工控机连接;

所述身份证读卡器模块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并发送至中心端数据库进行存储,所述身份证信息包括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性别、发证时间、制证机关;

所述三维图像识别模块用于三维人脸颜色和深度数据采集,具体通过三维摄像头实时采集通行人员面部不同角度多帧的rgbd(颜色和深度数据)数据,并对人脸颜色和深度数据自动同步;

所述三维人脸建模模块用于三维人脸实时建模,具体通过所述三维图像识别模块采集到的多帧的三维人脸颜色数据与深度数据实时建模,建立包含多种微表情的三维人脸模型;

所述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通行人员面部进行自动检测,并对检测到的多帧人脸图像选取特定角度、光线、表情、分辨率、清晰度的一帧或几帧人像进行自动抓拍;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通过所述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与身份证读卡器模块读取的人员头像进行比对,判断通行人员是否是身份证持有者本人,若不是本人则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二维图像、三维图像和后端综合管控平台的重点人员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比对识别,识别出重点人员则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如果是同一个人,则将采集的三维人脸颜色和深度数据、身份证信息、侦测的手机wifimac地址信息、手机侦码imsi/imei/esn、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通过网络上传至中心端数据库进行存储,后期可将人员信息进行多维比对,展示其流动轨迹;

所述金属物品检测模块用于对通行人员是否携带金属物品自动检测,当检测到金属物品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

较佳地,包括人员通过计数模块,所述人员通过计数模块通过双侧对射红外可以自动检测到通过人数和报警人数发送至工控机,所述工控机根据计数对通行人员进行编码,根据编码将通行人员的身份信息、rgbd数据、二维人像图片、建模数据、数据门信息进行绑定。

较佳地,包括手机终端wifimac地址侦测装置,通过手机wifi探针传感器实现,用于对设定距离和角度范围内通行人员手机wifi的mac地址进行自动侦测,侦测到的手机mac地址、侦测时间、设备id信息进行本地保存并上传到中心端数据库。

较佳地,包括手机侦码信息侦测模块,用于对一定距离和角度范围内通行人员的手机侦码信息(imsi/imei/esn)进行自动侦测,可侦测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2g/3g/4g所有手机制式,侦测到的手机侦码信息、侦测时间、设备id信息进行本地保存并上传到中心端数据库。

较佳地,包括人行闸机自动控制模块,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到通行人员是为身份证持有者本人,发送控制信号至闸机自动控制模块打开闸机放行。

较佳地,包括液晶屏本地显示模块,用于支持液晶屏本地显示功能,接收所述中心端数据库实时显示现场采集视频、二维人脸抓拍、三维人脸建模、二代证读取、通行引导等交互信息的显示。

较佳地,所述金属物品检测模块为金属物品探测传感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采用三维人脸识别比对技术,提高了识别的速度、准确率,同时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对重点人员进行报警处理,并能真正做到人员一次通过,全面采集。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其包括工控机1、身份证读卡器模块2、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3、三维图像识别模块4、三维人脸建模模块5、所述人脸识别模块6、金属物品检测模块7、手机终端信息采集模块8、报警模块9、中心端数据库10、后端综合管控平台11;所述身份证读卡器模块2、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3、三维图像识别模块4、金属物品检测模块7、手机终端信息采集模块8以及报警模块9分别与工控机1连接;

所述身份证读卡器模块2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并发送至中心端数据库进行存储,所述身份证信息包括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性别、发证时间、制证机关;

所述三维图像识别模块4用于三维人脸颜色和深度数据采集,具体通过三维摄像头实时采集通行人员面部不同角度多帧的rgbd(颜色和深度数据)数据,并对人脸颜色和深度数据自动同步;

所述三维人脸建模模块5用于三维人脸实时建模,具体通过所述三维图像识别模块采集到的多帧的三维人脸颜色数据与深度数据实时建模,建立包含多种微表情的三维人脸模型;

所述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3用于对通行人员面部进行自动检测,并对检测到的多帧人脸图像选取特定角度、光线、表情、分辨率、清晰度的一帧或几帧人像进行自动抓拍;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6通过所述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与身份证读卡器模块读取的人员头像进行比对,判断通行人员是否是身份证持有者本人,若不是本人则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二维图像、三维图像和后端综合管控平台的重点人员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比对识别,识别出重点人员则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如果是同一个人,则将采集的三维人脸颜色和深度数据、身份证信息、侦测的手机wifimac地址信息、手机侦码imsi/imei/esn、二维人脸图像、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通过网络上传至中心端数据库10进行存储,后期可将人员信息进行多维比对,展示其流动轨迹;

所述金属物品检测模块用于对通行人员是否携带金属物品自动检测,当检测到金属物品时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的三维人脸模型包括包含以下30种表情模型:1.中性表情、2.左眉毛下压、3.右眉毛下压、4.两眉毛同时上扬、5.左眉毛上扬、6.右眉毛上扬、7.嘴巴微张、8.嘴角左撇,9.嘴巴张开、10.嘴角右撇、11.嘴巴左歪、12.嘴巴右歪、13.嘴巴向左皱、14.嘴巴向右皱、15.嘴巴向左微笑、16.嘴巴向右微笑、17.嘴巴向左笑出现酒窝、18.嘴巴向右笑出现酒窝、19.嘴唇向左伸展、20.嘴唇向右伸展、21.上嘴唇闭合、22.下嘴唇闭合、23.上嘴唇向上、24.下嘴唇向下、25.下嘴唇张开、26.嘴唇嘟嘴、27.嘴唇皱起、28.微笑、29.左脸颊偏移、30.右脸颊偏移;

本实施例还包括人员通过计数模块,所述人员通过计数模块通过双侧对射红外可以自动检测到通过人数和报警人数发送至工控机,所述工控机根据计数对通行人员进行编码,根据编码将通行人员的身份信息、rgbd数据、二维人像图片、建模数据、数据门信息进行绑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还包括手机终端wifimac地址侦测装置,通过手机wifi探针传感器实现,用于对设定距离和角度范围内通行人员手机wifi的mac地址进行自动侦测,侦测到的手机mac地址、侦测时间、设备id信息进行本地保存并上传到中心端数据库。

本实施例还包括手机侦码信息侦测模块,用于对一定距离和角度范围内通行人员的手机侦码信息(imsi/imei/esn)进行自动侦测,可侦测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2g/3g/4g所有手机制式,侦测到的手机侦码信息、侦测时间、设备id信息进行本地保存并上传到中心端数据库。

包括人行闸机自动控制模块,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到通行人员是为身份证持有者本人,发送控制信号至闸机自动控制模块打开闸机放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还包括液晶屏本地显示模块,用于支持液晶屏本地显示功能,接收所述中心端数据库实时显示现场采集视频、二维人脸抓拍、三维人脸建模、二代证读取、通行引导等交互信息的显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物品检测模块为金属物品探测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人像综合识别系统采用三维人脸识别比对技术,提高了识别的速度、准确率,同时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对重点人员进行报警处理。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