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388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多数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处都设有home键1,当需要调用功能界面时,在home键1所在区域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实现对功能界面的调用。但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已成为了发展潮流,若在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处设置home键1,由于home键1的占用面积较大,则需要在下边框上预留足够的宽度。这就导致边框宽度增大,不利于全面屏的实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虚拟home键来代替设置在边框上的home键,但是,虚拟home键使用不便利,用户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home键所导致的边框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压力传感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单元设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非走线区域内,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用于感应施加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压力,并输出相应的压力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相连,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单元输出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区显示预设的功能界面。

根据压力传感单元的特性,当在压力传感单元的周边区域施加一定的压力时,能够被压力传感单元感应到,压力传感单元根据感应到的压力输出相应的压力信号,当输出的压力信号大于压力阈值信号时,处理单元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显示预设的功能界面。可见,基于压力传感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相互配合,在显示面板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调用功能界面。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无需再单独的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处设置占用面积较大的home键,从而能够减小边框宽度,更好的实现全面屏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单元的压力感应范围仿真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单元的压力感应范围仿真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金属走线跨桥设置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六;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七;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图;

图19是图18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引脚,但这些引脚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引脚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引脚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引脚,类似地,第二引脚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引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压力传感单元3和处理单元4,显示面板2包括非显示区5和显示区6。其中,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非显示区5的非走线区域内,用于感应施加在显示面板2上的压力,并输出相应的压力信号。处理单元4与压力传感单元3相连,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单元3输出的压力信号,控制显示区6显示预设的功能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非走线区域是指显示面板2上未设置走线的区域。通常,显示面板2上的走线用于传输显示面板所需的各种信号,非走线区域可以为独立的非走线区域,也可以为相邻走线之间的空闲区域。再或者,非显示区5还包括虚设走线区,虚设走线区内设有一些不具有实际功能的虚设走线,即虚设走线不传输任何信号,但可以和传输信号的走线采用相同制程制作在显示面板上。通常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5需要设置围绕显示区6的框胶(图中未示出),用于封装显示面板,下文会进行详细说明,框胶和显示面板上的布线会有重叠,设置虚设走线的作用是保持显示面板非显示区5布线的均一性,防止封框胶固化时造成不同区域固化程度不均一,从而对显示面板2的性能造成影响。在设置压力传感单元3时,可以将部分虚设走线去除,在去除后的空闲区域设置压力传感单元3,而这部分去除虚设走线后的空闲区域,同样也属于非走线区域。

并且,还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压力传感单元3仅仅为示意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相对于home键的占用面积,压力传感单元3在非显示区5内的占用面积很小。

根据压力传感单元3的特性,当在压力传感单元3的周边区域施加一定的压力时,能够被压力传感单元3感应到,压力传感单元3根据感应到的压力,输出相应的压力信号,当输出的压力信号大于压力阈值信号时,处理单元4控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6显示预设的功能界面。可见,基于压力传感单元3和处理单元4的相互配合,在显示面板2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调用功能界面。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无需再单独的在显示面板2的边框处设置占用面积较大的home键,从而能够减小边框宽度,更好的实现全面屏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2包括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显示面板2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并进行封装。若显示面板2是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基板可以是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是彩膜基板;若显示面板2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第一基板可以是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是封装基板。基于此,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5内还设有用于封装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框胶7。当非显示区5内设有框胶7时,为了更加准确的感应到施加在显示面板2上的压力,可以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框胶7的内侧,其中,框胶7的内侧为框胶7朝向显示区6的一侧。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5包括沿列方向排列的上侧非显示区51和下侧非显示区52,其中,下侧非显示区52是指非显示区5中包括有绑定区域的区域。

可选的,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当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一个时,若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下侧非显示区52的左侧,那么,当对显示面板2的右侧施加一定的压力时,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距施加压力的位置较远,因而压力传感单元3可能会无法准确的感知到压力。同理,若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下侧非显示区52的右侧,那么,当对显示面板2的左侧施加一定的压力时,压力传感单元3也可能无法准确感知到压力。

为克服上述问题,请再次参见图4,该压力传感单元3可设于下侧非显示区52中间位置处的非走线区域内。如图5所示,图5是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下侧非显示区52中间位置处,压力传感单元3的压力感应响应范围的仿真示意图。图5中的横纵坐标所体现是显示区6的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关系,其中,显示区6的宽度为显示区6沿行方向的长度,显示区6的长度为显示区6沿列方向上的长度。当对显示面板2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显示面板2发生形变时,压力传感单元3对形变的感应强度,沿着最内圈的曲线所限定的区域向四周区域逐渐减弱。基于图5所示的压力感应响应范围可知,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置在中间位置,不管是对显示面板2的左侧还是右侧施加一定的压力,压力传感单元3对都可以感应到形变,从而准确的感应到所施加的压力。

为增大压力感应范围,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显示面板2可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单元3,当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压力传感单元3可均匀分布在下侧非显示区52的非走线区域内。其中,均匀分布是指任意相邻两个压力传感单元3在行方向上的距离相同。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5除了包括沿列方向排列的上侧非显示区51和下侧非显示区52之外,还包括沿行方向排列的左侧非显示区53和右侧非显示区54。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7,压力传感单元3可设置在第一非走线区域和/或第二非走线区域。其中,第一非走线区域为左侧非显示区53的非走线区域中靠近下侧非显示区52的区域,第二非走线区域为右侧非显示区54的非走线区域中靠近下侧非显示区52的区域。

如图8所示,图8是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第一非走线区域处,压力传感单元3的压力感应响应范围的仿真示意图。图8所示的横纵坐标所体现的是显示区6的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关系,其中,显示区6的宽度为显示区6沿行方向的长度,显示区6的长度为显示区6沿列方向上的长度。当对显示面板2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显示面板2发生形变时,压力传感单元3对形变的感应强度,沿着最内圈的曲线所限定的区域向四周区域逐渐减弱。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第二非走线区域处,压力传感单元3的压力感应响应范围的仿真示意图与图8类似。

基于图8所示的压力感应响应范围可知,将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设置在左侧非显示区53和右侧非显示区54,能够增大压力传感单元3的压力感应范围,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左侧、右侧还是下侧对显示面板2进行按压,都能够使形变处于压力传感单元3的压力感应范围内,从而使压力传感单元3准确的感应压力,提高了感应精度。

示例性的,当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2m个时,可以将m个压力传感单元3设置第一非走线区域内,m个压力传感单元3设置第二非走线区域内,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为了使压力传感单元3均匀分布,对于设置在第一非走线区域内的m个压力传感单元3,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压力传感单元3在行方向上的距离相同。同理,对于设置在第二非走线区域内的m个压力传感单元3,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压力传感单元3在行方向上的距离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常规的显示装置,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用户的可操作性,上述实施例优选的将压力传感单元3设置在了显示面板2的下侧非显示区52、左侧非显示区53中靠近下侧非显示区52的区域、以及右侧非显示区54中靠近下侧非显示区52的区域。但是,这并不代表本实施例对压力传感单元3的设置位置进行了限定。针对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压力传感单元3的设置位置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具体设置。例如,对于圆形的显示装置来说,压力传感单元3可围绕环形的非显示区5进行整圈设置。

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5对应的边框宽度,可将处理单元4集成在驱动芯片内,这样一来,就无需在非显示区5内为处理单元4额外预留设置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边框的宽度。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在非显示区5中框胶7背向显示区6的一侧,还设有绑定区域8。可选的,压力传感单元3和处理单元4可以通过与绑定区域8的引脚相连的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

下面以处理单元4集成在驱动芯片内为例,根据驱动芯片的设置方式,对压力传感单元3和处理单元4的设置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一、当驱动芯片设置在非显示区5内时,显示面板2的绑定区域8包括用于绑定驱动芯片的芯片绑定区域、以及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绑定区域。集成在驱动芯片中的处理单元4与芯片绑定区域的引脚相连,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或电路板绑定区域的引脚相连。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将驱动芯片16绑定在芯片绑定区域81上时,驱动芯片16位于芯片绑定区域81内,且驱动芯片16和芯片绑定区域81内的引脚通过压接的方式相连,当驱动芯片16和芯片绑定区域81内的引脚压接后,集成在驱动芯片16内的处理单元4和引脚之间也就实现了电连接。

以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一个,且该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下侧非显示区52的非走线区域内为例。示例性的,请再次参见图10,非显示区5设有第一金属走线9,芯片绑定区域81设有第一引脚12,处理单元4和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与第一引脚12相连。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因而,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直接连接至第一引脚12。其中,第二金属走线10可与第一金属走线9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金属走线9为非显示区中除第二金属走线10之外的其他金属走线,第一金属走线9包括多种类型的金属走线,例如与驱动芯片16相连的用于向显示区数据线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电路板绑定区域82设有第二引脚13,处理单元4与第一引脚12相连,压力传感单元3与第二引脚13相连,并且,为了实现压力传感单元3和处理单元4的电连接,第二引脚13还与第一引脚12对应相连。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即若想要实现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的第二引脚13相连,就需要跨过第一金属走线9,因而,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需要跨桥连接至第二引脚13。

结合图12和图13,其中,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金属走线跨桥设置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当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排布有第一金属走线9时,在设置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时,在第二金属走线10与第一金属走线9交叠的区域,为了防止信号串扰,需要通过第三金属走线30实现第二金属走线10的连接。其中,第三金属走线30所采用的金属材料与第一金属走线9和第二金属走线10所采用的金属材料不同。

以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设于左侧非显示区53的第一非走线区域和右侧非显示区54的第二非走线区域为例。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非显示区5设有第一金属走线9,芯片绑定区域81设有第一引脚12,处理单元4和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与第一引脚12相连。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即若想要实现压力传感单元3与第一引脚12的相连,就需要跨过第一金属走线9,因而,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通过跨桥的方式与第一引脚12相连。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电路板绑定区域82设有第二引脚13,处理单元4与第一引脚12相连,压力传感单元3与第二引脚13相连,并且,为了实现压力传感单元3和处理单元4的电连接,第二引脚13还与第一引脚12对应相连。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因而,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直接连接至第二引脚13。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显示装置,压力传感单元3、芯片绑定区域81、电路板绑定区域82以及第一金属走线9的设置位置可能有所区别,因而,压力传感单元3可能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也可能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由于金属走线跨桥连接会增大工艺复杂度,因而,为了降低工艺复杂度,压力传感单元3可选的与能够直接相连的绑定区域相连。也就是说,在处理单元4与芯片绑定区域81的第一引脚12相连时,若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压力传感单元3与第一引脚12相连。当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压力传感单元3的金属走线与第二引脚13相连,然后令第二引脚13与第一引脚12对应相连。

当然,当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和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都排布有第一金属走线9时,若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排布的第一金属走线9的数量,少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排布的第一金属走线9的数量,可以令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相连;若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之间排布的第一金属走线9的数量,多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排布的第一金属走线9的数量,可以令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相连。

二、当驱动芯片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时,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包括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绑定区域。柔性电路板与电路板绑定区域的引脚相连,实现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的驱动芯片与引脚的相连,进而实现集成在驱动芯片中的处理单元与引脚的电连接。此时,压力传感单元与电路板绑定区域的引脚相连。

以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一个,且该压力传感单元3设于下侧非显示区52的非走线区域内为例。示例性的,如图1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六,非显示区5设有第一金属走线9,电路板绑定区域82设有第三引脚14,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与第三引脚14相连。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因而,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跨桥连接至第三引脚14。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绑定区域82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此处不再赘述。

以压力传感单元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设于左侧非显示区53的第一非走线区域和右侧非显示区54的第二非走线区域为例。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七,电路板绑定区域82设有第三引脚14,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压力传感单元3分别与第三引脚14相连。由于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因而,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直接连接至第三引脚14。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显示装置,压力传感单元3、电路板绑定区域82以及第一金属走线9的设置位置可能有所区别,因而,压力传感单元3可能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也可能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当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时,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的引脚通过跨桥的方式相连;当压力传感单元3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之间没有第一金属走线9排布时,连接压力传感单元3的第二金属走线10与电路板绑定区域82的引脚直接相连。

此外,如图18和19所示,其中,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图,图19是图18沿a-a'方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2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23,对应显示区6所在区域,该衬底基板23上设置有多条栅线gate、多条数据线data,多条栅线gate和多条数据线data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17和像素电极22,其中,薄膜晶体管17包括栅极18、源极19、漏极20和有源层21。薄膜晶体管17的栅极18与栅线gate相连,源极19与数据线data相连,漏极20与像素电极22相连,并且,栅极18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源极19、漏极20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此外,显示面板2还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图中未示出)和用于驱动触控电极的多条触控信号线tx,每条触控信号线tx与一个触控电极电连接,触控信号线tx所在膜层位于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背向衬底基板23的一侧。触控信号线tx用于向触控电极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来自触控电极的触控感测信号,从而判断触摸位置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2是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2还包括和阵列基板相对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在对应的栅线gate的控制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19对应的数据线data通过薄膜晶体管17向漏极20对应的像素电极22实施充放电,像素电极22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通过像素电极22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达到显示功能。

为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可以令第二金属走线10与栅线gate同层设置,或与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或与触控信号线tx同层设置。

当第二金属走线10与触控信号线tx同层设置时,由于触控信号线tx所在膜层位于源极19和漏极20背向衬底基板23的一侧,也就是说,相较于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触控信号线tx所在膜层位于靠近框胶7的一侧,因此,为了降低框胶7对第二金属走线10的腐蚀,可以将第二金属走线10尽可能的设置为与框胶7不重合,即,尽可能的令第二金属走线10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7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外。

以图17为例,将框胶7朝向显示区6的边缘定义为内边缘,将框胶7朝向非显示区5的边缘定义为外边缘。假定第二金属走线的长度为k,框胶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的宽度为h,h<k。可以令长度为h的第二金属走线设于框胶7的下方,也就是令这部分第二金属走线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7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然后令其他区域的第二金属走线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7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外,具体的,可令一部分在框胶的内侧沿着列方向延伸设置,另一部分部分在框胶的外侧沿着行方向延伸设置。这样一来,仅有长度为h的第二金属走线可能会受到框胶7的腐蚀,而其他区域的第二金属走线10都不会受到框胶7的腐蚀,从而降低了框胶7对第二金属走线10的不良影响。

当第二金属走线10与栅线gate或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时,由于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所在膜层距离框胶7较远,因而,与栅线gate或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的第二金属走线10不会受到框胶7的腐蚀。并且,为了进一步减少边框宽度,可以尽可能的将第二金属走线10设于框胶7下方,即,尽可能的令第二金属走线10在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7在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示例性的,将框胶7朝向显示区6的边缘定义为内边缘,将框胶7朝向非显示区5的边缘定义为外边缘。假定第二金属走线的长度为k,压力传感单元3与框胶7的第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f,框胶7的第一外边缘和与压力传感单元3相连的绑定区域的引脚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第一内边缘为框胶7中与压力传感单元3距离最近的内边缘,第一外边缘为框胶7中与和压力传感单元3相连的绑定区域距离最近的外边缘,f<k,d<k,且f+d<k。

可以令长度为f的第二金属走线在框胶7的内侧延伸设置,令长度为d的第二金属走线在框胶7的外侧延伸设置,令长度为k-f-d的第二金属走线设置在框胶7的下方,即,长度为k-f-d的第二金属走线在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7在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以图14所示的压力传感单元3与芯片绑定区域81的第一引脚12相连为例,压力传感单元3与框胶7的第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f,框胶7的第一外边缘和芯片绑定区域81的第一引脚12之间的距离为d,长度为k-f-d的第二金属走线全部沿着框胶7的延伸方向与框胶7重合设置,只有长度为f的第二金属走线和长度为d的第二金属走线裸露在外面。这样一来,仅有总长度为f+d的第二金属走线在非显示区5中额外的占用了面积,其他的第二金属走线都不用额外占用空间,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边框宽度。

具体的,处理单元4具体可包括比较器和控制器。其中,比较器与压力传感单元3相连,比较器用于将压力传感单元3输出的压力信号与存储的压力阈值信号进行比较,并向控制器输出比较结果。控制器与比较器相连,控制器用于在压力信号大于压力阈值信号时,控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6显示预设的功能界面。

可选的,上述压力传感单元3可为惠斯通电桥式压力传感器。如图20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惠斯通电桥式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r1,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入端in2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r2,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r3,第二输出端out2和第一输入端in1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r4。

当显示面板2没有发生形变时,电桥为平衡状态,即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阻值之比等于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之比,第一输出端out1的电压值等于第二输出端out2的电压值。

当对显示面板2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显示面板2发生形变时,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均会发生形变,导致各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打破电桥的平衡状态。此时,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阻值之比不等于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之比,第一输出端out1处的电压值不等于第二输出端out2处的电压值。其中,第一输出端out1的电压值与第二输出端out2的电压值之差与显示面板2受到的压力值存在对应关系,基于第一输出端out1的电压值、第二输出端out2的电压值、以及对应关系,即可得到相应的压力值。

可选的,上述压力传感单元3也可为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如图2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可以为整片的四边形结构,该四边形结构的四条边分别与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相连接。其中,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入端in2'分别与相对的两条边相连,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分别与另外相对的两条边相连,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入端in2'向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施加偏置电压。

当对显示面板2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显示面板2产生形变时,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发生变化,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所输出的信号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通过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上电压的变化检测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