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终端、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84412发布日期:2018-09-08 00:2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能够使部件的一部分凹凸而位移的外部设备进行操作的操作终端和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利用在显示图像和信息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设置触摸面板、由使用者利用触摸面板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终端。在这样的操作终端中,公知有这样的技术:即使视觉有障碍的人是使用者,也可以经由触摸面板进行操作(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156607号公报)。在该技术中,在显示部显示信息的情况下,当触摸了触摸面板时,将显示在该触摸位置的信息转换成点字进行输出。

然而,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12-156607号公报中,无法直观地把握显示部显示的图像内包含的被摄体等的对象物的边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直观地把握显示部显示的图像内包含的对象物的边界的操作终端和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操作终端,其具有:判定部,其根据触摸面板受理了输入的位置信号,判定该触摸面板上的触摸区域的变化;检测部,其检测该触摸区域内的图像的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以及信号生成部,其根据该判定部判定出的判定结果和该检测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起伏量的驱动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由操作终端执行的操作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根据触摸面板受理了输入的位置信号,判定该触摸面板上的触摸区域的变化;检测该触摸区域内的图像的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以及根据判定该触摸面板上的该触摸区域的变化得到的判定结果、和检测该触摸区域内的图像的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得到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起伏量的驱动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该程序使操作终端执行以下步骤:根据触摸面板受理了输入的位置信号,判定该触摸面板上的触摸区域的变化;检测该触摸区域内的图像的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以及根据判定该触摸面板上的该触摸区域的变化得到的判定结果、和检测该触摸区域内的图像的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得到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起伏量的驱动信号。

对于以上所述内容、以及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优点和技术及产业上的意义,若对照附图阅读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则可以进一步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设备的截面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用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进行了触摸的状况的图。

图5a是示意性示出用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进行了滑动操作的状况的图。

图5b是示意性示出用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进行了滑动操作的状况的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的信号生成部生成驱动信号时的状况的图。

图7a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设备的动作的动作图。

图7b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设备的动作的动作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外部设备的截面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性示出用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进行了滑动操作的状况的图。

图13a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位移产生部的动作的动作图。

图13b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位移产生部的动作的动作图。

图13c是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位移产生部的动作的动作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进行摄影时的状况的图。

图18是示意性示出用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进行了滑动操作的状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并且,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部分附上相同标号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操作系统的概略结构]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1所示的操作系统100具有:操作终端1,其显示图像,并受理来自用户的输入;和外部设备2,其能够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信号使一部分表面起伏(凹凸)。

[操作终端的结构]

首先,对操作终端1的结构进行说明。

操作终端1具有:图像取得部10、显示部11、触摸面板12、通信部13、以及控制部14。

图像取得部10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取得(生成)该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图像取得部10是使用对被摄体像进行成像的光学系统、以及通过接收该光学系统成像的被摄体像并进行光电转换来生成图像数据的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摄像元件来构成的。这里,图像数据包含有:表示被摄体的距离的距离信息、表示亮度的亮度信息和表示颜色的颜色信息。另外,图像取得部10也可以从外部的设备、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取得图像数据。而且,图像取得部10也可以经由网络从记录图像数据的服务器取得图像数据。

显示部11在控制部14的控制下,显示与图像取得部10取得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部11是使用由液晶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ence,电致发光)形成的显示面板和驱动用驱动器等来构成的。

触摸面板12重叠设置在显示部11的显示区域上,检测来自外部的物体的触摸区域,受理与该触摸区域对应的位置信号的输入。

通信部13在控制部14的控制下,依照预定的通信标准,将用于使外部设备2位移的驱动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2。

控制部14通过进行对构成操作终端1的各部的指示和数据转发等,统一控制操作终端1的动作。控制部14是使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来构成的。

这里,对控制部14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控制部14具有:显示控制部141、判定部142、检测部143、以及信号生成部144。

显示控制部141控制显示部11的显示方式。具体地,显示控制部141使显示部11显示与图像取得部10取得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判定部142根据触摸面板12受理了输入的位置信号,判定触摸面板12上的用户的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例如,判定部142判定在触摸面板12上的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的轨迹。这里,触摸区域是以触摸位置为中心的区域。

在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内,检测部143检测在判定部142判定的触摸区域内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具体地,检测部143检测与图像取得部10取得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内包含的多个对象物(被摄体)的区域各自的距离信息,根据该距离信息检测在判定部142判定的触摸区域内距离不同的区域的边界。在该情况下,检测部143根据图像数据内包含的像面相位差数据(距离信息),检测对象物的区域的距离。另外,检测部143也可以不仅检测对象物的区域的距离,而且检测颜色信息、亮度信息和轮廓中的任一方。在该情况下,检测部143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检测亮度信息的明暗或轮廓。

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用于使外部设备2起伏(凹凸)的起伏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

[外部设备的结构]

下面,对外部设备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示意性示出外部设备2的截面的概略结构图。图2所示的外部设备2具有:壳体20、驱动部21、传递部22、按压部件23、施力部件24、支撑部件25、以及位移传递部件26。

壳体20呈有底的筒状,在内部收容驱动部21、传递部22、按压部件23、施力部件24、支撑部件25以及位移传递部件26。

驱动部21通过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使传递部22旋转。驱动部21是使用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来构成的。

传递部22与驱动部21连接,具有旋转部221和进给螺钉222,旋转部221根据驱动部21的驱动而旋转,进给螺钉222根据旋转部221的旋转沿左右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a))移动。

按压部件23呈大致三角锥状,沿壳体20的侧壁201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按压部件23通过与进给螺钉222抵接而沿垂直方向移动。

施力部件24与壳体20的底部202和按压部件23分别连接,使按压部件23向底部202施力。施力部件24是使用弹簧等来构成的。

支撑部件25设置在按压部件23处,支撑位移传递部件26。支撑部件25呈大致圆柱状,由弹性体例如橡胶等构成。

位移传递部件26被设置成能够沿壳体20的侧壁201在垂直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b))上移动。位移传递部件26通过隔着支撑部件25对按压部件23进行按压而从壳体20突出。

这样构成的外部设备2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驱动信号,随着驱动部21驱动而使旋转部221上的进给螺钉222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传递部件26的位置移动而起伏。

[操作终端的处理]

下面,对操作终端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操作终端1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判定部142判定是否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步骤s101)。具体地,如图4所示,判定部142判定是否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在判定部142判定为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操作终端1转移到步骤s102。与此相对,在判定部142判定为对触摸面板12没有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操作终端1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102中,判定部142判定是否用户的触摸操作是滑动操作、且通过图像或被摄体(对象物)的特征的边界部(步骤s102)。在该情况下,在用户进行滑动操作时,判定部142可以判定由检测部143检测出的图像的特征变化的时刻,也可以从最初如数据库那样保持图像的变化点,并判定手指从未对应于该变化点处滑动到对应于该变化点处的时刻。并且,也可以施加在手指沿轮廓滑动的情况下不判定等的设计。

例如,如图5a和图5b所示,判定部142根据从触摸面板12连续地输入的位置信号,判定是否用户进行了在对触摸面板12保持触摸的状态下使手指朝左方向(参照箭头(c))移动的滑动操作(图5a→图5b)。在该情况下,判定部142根据从触摸面板12连续地输入的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每个区域的图像的特征变化),判定用户的触摸操作是否是滑动操作。此时,检测部143在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内的触摸区域中检测特征、例如距离信息、亮度成分和颜色成分中的任一方以上不同的区域的边界。在判定部142判定为用户的触摸操作是滑动操作、且通过了被摄体(对象物)的特征的边界部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操作终端1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03。与此相对,在判定部142判定为用户的触摸操作不是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操作终端1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05。另外,检测部143的边界可以仅根据图像来检测,根据其特征的变化来判定边界,然而,也可以并用基于与图像的坐标等位置、区域各自对应的自动对焦时的信息的远近判定分布等其他信号。

在步骤s103中,判定部142判定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是否重复为相同轨迹。在判定部142判定为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重复为相同轨迹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操作终端1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04。与此相对,在判定部142判定为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不重复为相同轨迹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操作终端1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06。

在步骤s104中,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增大了用于使外部设备2起伏的起伏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具体地,如图6所示,信号生成部144根据检测部143检测出的被摄体k1的区域的边界、例如背景与被摄体k1之间的距离变化的边界和判定部142判定的触摸区域,生成增大了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由此,如图7a和图7b所示,外部设备2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驱动信号,使驱动部21进行驱动,由此使位移传递部件26大幅上升(图7a→图7b)。其结果,用户可以在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内直观地把握被摄体k1和背景的边界。

接下来,在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操作终端1转移到步骤s102。与此相对,在没有对触摸面板12进行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操作终端1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106中,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用于使外部设备2起伏的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在步骤s106之后,操作终端1转移到步骤s105。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用于使外部设备2起伏的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使外部设备2起伏,因而即使是眼睛看不见的用户,也可以直观地把握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由判定部142判定为触摸区域的区域变化重复为相同轨迹的情况下,信号生成部144生成增大了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由于使外部设备2进一步起伏(凹凸),因而用户可以进一步把握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图8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外部设备的截面的概略结构图。图8所示的外部设备3具有:壳体30、位移部31、按压部件32、支撑部件33、施力部件34、以及位移传递部件35。

壳体30呈有底的筒状,在内部收容位移部31、按压部件32、支撑部件33、施力部件34以及位移传递部件35。壳体30在内部具有保持位移部31的一端的保持部301。

位移部31呈平板状,一端部由保持部301保持,另一端部312与按压部件32抵接设置。位移部31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驱动信号进行位移。具体地,位移部31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驱动信号,以一端部311为支点使另一端部312沿上下方向位移。位移部31是使用高分子致动器或者双金属来构成的。

按压部件32经由支撑部件33设置在壳体30的底部30b上。按压部件32的一端部321与位移部31的另一端部312抵接,按压部件32的另一端部322与位移传递部件35抵接。

施力部件34与按压部件32和底部30b分别连接,使按压部件32向位移传递部件35施力。施力部件34是用弹簧等来构成的。

位移传递部件35被设置成能够沿壳体30的侧壁303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移传递部件35通过对按压部件32进行按压而从壳体30突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外部设备3根据从操作终端1输入的驱动信号,随着位移部31位移而使位移传递部件35移动,因而即使是不具有点字知识的使用者或者眼睛看不见的用户,也可以直观地把握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的内容或者摄影时的构图。

实施方式2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2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的结构不同。具体地,本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具有位移产生部,该位移产生部具有多个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设备。因此,以下,在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结构之后,对本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1和外部设备2各自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操作终端的结构]

图9是本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概略结构图。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操作终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9和图10所示的操作终端1a具有:图像取得部10、显示部11、触摸面板12、控制部14、以及位移产生部4。

位移产生部4具有位移部41~位移部49。具体地,位移产生部4使位移部41~位移部49呈格子状配置。例如,位移产生部4使位移部41~位移部49以3×3配置。位移部41~位移部49分别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设备2或者外部设备3相同的结构,在控制部14的控制下,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起伏(凹凸)。另外,位移部41~位移部49的数目不限定于9个,可以适当变更,也可以配置例如16个(4×4)。

[操作终端的处理]

下面,对操作终端1a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操作终端1a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判定部142判定是否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步骤s201)。在判定部142判定为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操作终端1a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202。与此相对,在判定部142判定为对触摸面板12没有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操作终端1a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202中,判定部142判定用户的触摸是否是滑动操作。例如,如图12所示,判定部142判定是否用户用户进行了对触摸面板12保持触摸的状态下使手指朝左方向移动的滑动操作。在判定部142判定为用户的触摸是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操作终端1a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203。与此相对,在判定部142判定为用户的触摸不是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操作终端1a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206。

在步骤s203中,检测部143判定是否在用户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滑动范围内存在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具体地,检测部143通过对与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进行预定的处理、例如图像数据的亮度值的二值化处理,检测图像内的轮廓,判定该检测出的轮廓是否在滑动范围内。例如,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下,检测部143将背景区域和被摄体k1的被摄体区域的轮廓检测为边界。在检测部143判定为在用户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滑动范围内存在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操作终端1a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204。与此相对,在检测部143判定为在用户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滑动范围内不存在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操作终端1a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206。

在步骤s204中,检测部143根据从判定部142输入的触摸区域的判定结果,判定图像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的方向。例如,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下,检测部143判定用户的食指r1的触摸区域中的被摄体k1的边界方向。

接下来,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边界方向的凹凸图案,生成边界方向的凹凸图案的驱动信号并发送到位移产生部4(步骤s205)。由此,如图13a~图13c所示,用户用食指r1进行滑动操作,使得位移产生部4的位移部41~位移部49分别根据在触摸区域内的图像上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而起伏(凹凸)(图13a→图13b→图13c),因而用户用左手食指l1感受凹凸的感触,从而可以更详细地直观地把握图像的构图。另外,在图12和图13a~图13c中,为了简化说明,以涂黑的方式表现了突出的状态的位移部41~位移部49。利用这样的设计,使突出部位(位移部41~位移部49)对应于在上述图像上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的变化方向(图12中人物的腰的线的倾斜方向)而排列。可以用9个点表现纵、横、斜(右上、左上)等。由检测部143进行的边界判定只要按各画面区域判定颜色、亮度、图案等、并判定其变化即可。在图12中,采用黑白描绘,然而实际上,在背景和人物的边界、人物的手和身体重叠的部分处存在这样的图像特征的变化,一般能够作为轮廓来识别。并且,该轮廓随着手指的移动方法而使感受方法变化,然而只要使该位移产生部4产生以与显示画面相同的面为基准的起伏变化,就能得到与变化方向对应的触感。

之后,在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操作终端1a回到步骤s202。与此相对,在对触摸面板12没有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操作终端1a结束本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用于使位移产生部4起伏的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4,使位移产生部4起伏,因而即使是不具有点字知识的使用者或者眼睛看不见的用户,也可以直观地把握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或者摄影时的构图。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信号生成部144生成位移部41~位移部49各自的驱动信号并将其输出,因而可以更详细地直观地把握图像的构图或者被摄体的轮廓。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位移产生部4和操作终端1a一体设置,然而位移产生部4和操作终端1a也可以分开设置。例如,也可以使位移产生部4作为可相对于操作终端1a拆装自如的附件执行功能。

实施方式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3针对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应用于摄像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以下,在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的结构之后,对本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终端1和外部设备2各自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摄像系统的概略结构]

图14是本实施方式3的摄像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3的摄像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4和图15所示的摄像系统200具有:摄像装置5,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生成该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和外部设备2,其能够根据从摄像装置5输入的驱动信号使部件的一部分凹凸而位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摄像装置5作为操作终端执行功能。

[摄像装置的结构]

下面,对摄像装置5的结构进行说明。

摄像装置5具有:显示部11、触摸面板12、通信部13、摄像部15、变焦驱动部16、操作部17、记录部18、以及控制部19。

摄像部15具有:光学系统151,其使被摄体像成像;摄像元件152,其通过接收光学系统151成像的被摄体像并进行光电转换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镜头信息记录部153,其记录光学系统151相关的镜头信息。

光学系统151具有:变焦光学系统151a和对焦光学系统151b。变焦光学系统151a通过沿着光轴o移动而送出,来变更摄像部15的焦距。对焦光学系统151b通过沿光轴o移动,调整摄像部15的焦点位置。

变焦驱动部16在控制部19的控制下,使变焦光学系统151a沿光轴o移动。变焦驱动部16是使用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来构成的。

操作部17受理指示与摄像装置5相关的各种动作的指示信号的输入。操作部17是使用以下部件等来构成的:将摄像装置5的电源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的电源开关;受理赋予摄影指示的释放信号的输入的释放开关;和切换摄像装置5的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

记录部18记录有经由控制部19输入的图像数据、用于使摄像装置5进行动作的程序等。记录部18是使用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和存储卡等来构成的。

控制部19具有:显示控制部141、判定部142、检测部143、信号生成部144、以及摄影控制部145。

摄影控制部145控制摄像部15的摄影。具体地,摄影控制部145在从操作部17被输入了释放信号的情况下,使摄像部15执行摄影。

[摄像装置的处理]

下面,对摄像装置5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摄像装置5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16所示,对摄像装置5被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步骤s301:是)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41使显示部11显示与摄像部15生成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实时取景图像(步骤s302)。具体地,如图17所示,用户在将大拇指置于外部设备2上的同时,一边用左手摆姿势一边进行摄影。

接下来,检测部143判定实时取景图像的特征(步骤s303)。具体地,检测部143根据实时取景图像数据,检测在实时取景图像内特征例如亮度不同的区域的边界。例如,检测部143根据实时取景图像数据,检测在实时取景图像内天空和地面的边界。

之后,在作为附件的外部设备2与摄像装置5的通信部13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304:是),控制部19从外部设备2取得附件信息(步骤s305)。在步骤s305之后,摄像装置5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06。与此相对,在作为附件的外部设备2与摄像装置5的通信部13未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304: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09。

在步骤s306中,在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当由检测部143在滑动操作的轨迹上检测出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时(步骤s307:是),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用于使外部设备2起伏的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步骤s308)。由此,如图18所示,用户通过对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进行滑动操作(参照图18的箭头(f)),使外部设备2起伏(凹凸),从而可以直观地把握图像内的被摄体k1的区域和背景区域的边界。而且,用户可以在用手指把持操作部17的同时把握被摄体k1的区域和轮廓,因而可以防止错过快门机会。

接下来,在从操作部17有释放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9:是),摄影控制部145使摄像部15执行摄影(步骤s310),将摄像部15生成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部18内(步骤s311)。

之后,在通过操作部17的操作使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312:是),摄像装置5结束本处理。与此相对,在未通过操作部17的操作使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312:否),摄像装置5回到步骤s301。

在步骤s306中,在没有对触摸面板12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步骤s309。

在步骤s307中,当检测部143在滑动操作的轨迹上未检测出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时(步骤s307: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步骤s309。

在步骤s309中,在没有从操作部17释放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9: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步骤s312。

然后,对在摄像装置5未被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01:否)、摄像装置5被设定为再现模式时(步骤s313:是)进行说明。此时,显示控制部141使显示部11显示与记录在记录部18内的多个图像数据各自对应的图像的一览(步骤s314)。

接下来,在经由触摸面板12或者操作部17从显示部11显示的多个图像中选择了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315:是),显示控制部141使显示部11放大显示所选择的图像(步骤s316)。

之后,检测部143检测显示部11进行了放大显示的图像的特征(步骤s317)。

接下来,在对触摸面板12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18:是),摄像装置5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19。与此相对,在没有对触摸面板12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18: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22。

在步骤s319中,控制部19从摄像部15的镜头信息记录部153取得镜头信息。

接下来,在由检测部143检测出在滑动操作的轨迹上存在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320:是),摄影控制部145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执行变焦处理,该变焦处理包含根据信号生成部144生成的驱动信号使变焦驱动部16驱动而使变焦光学系统151a送出的放大变焦处理或者使变焦光学系统151a退回的缩小变焦处理(步骤s321)。由此,用户通过使变焦光学系统151a从摄像装置5的壳体送出或者退回,可以直观地把握图像的凹凸。

之后,在经由操作部17对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的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322:是),摄像装置5回到步骤s316。与此相对,在未经由操作部17对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322:否),摄像装置5回到步骤s312。

在步骤s320中,在由检测部143判定为在滑动操作的轨迹上的图像特征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320: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步骤s322。

在步骤s313中,当摄像装置5未被设定为再现模式时(步骤s313: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步骤s312。

在步骤s315中,在未经由触摸面板12或者操作部17从显示部11显示的多个图像中选择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315:否),摄像装置5转移到步骤s312。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信号生成部144根据判定部142判定的判定结果和检测部143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生成表示用于使外部设备2位移的驱动量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2,使外部设备2起伏,因而即使是不具有点字知识的使用者或者眼睛看不见的用户,也可以直观地把握显示部11显示的图像内的特征不同的区域的边界或者摄影时的示意性构图。

其他实施方式

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除了数字单眼反射照相机以外,还可以应用于例如能够安装附件等的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电话和平板型便携设备等电子设备。并且,若进行诉诸这样的用户的五感(这里是触觉)的用户辅助,即使是产业用设备和医疗用设备,也能得到视觉确认以外的辅助信息,能够进行与单纯的触摸和滑动相比可靠性高的操作和其判定。无需如照相机那样记录摄像结果,也可以在观察时利用该技术。因此,该终端也可以用作有效利用了用户的五感的观察装置,根据这样的设计,对滑动操作等用户辅助是有效的。

并且,使本发明的操作终端和摄像装置执行的程序是以可安装的形式或者可执行的形式的文件数据被记录在cd-rom、软盘(fd)、cd-r、dvd(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通用盘)、usb介质、快闪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内来提供的。

并且,使本发明的操作终端和摄像装置执行的程序也可以构成为,存储在与互联网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通过经由网络下载来提供。而且,使本发明的操作终端和摄像装置执行的程序也可以构成为,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提供或者发布。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的流程图的说明中,使用“首先”、“之后”、“接下来”等的表现来明示了步骤间的处理的前后关系,然而为实施本发明所需要的处理顺序并不是根据这些表现来唯一决定的。即,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流程图中的处理顺序可以在没有矛盾的范围内变更。

这样,本发明可以包含这里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能够在由权利要求范围确定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更多的效果和变形例可以由本行业人员容易导出。因此,本发明的更广泛的方式如以上所示,而且不限定于所描述的特定的详情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能够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的总体的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